查看: 861|回復: 0 | 邁向可持續發展的農業──亞洲小農的社會鬥爭 [複製鏈接] |
|
邁向可持續發展的農業──亞洲小農的社會鬥爭[url=http://tw.rd.yahoo.com/referurl/news/logo/lihpao//SIG=10r5pg5jg/*http://lihpao.shu.edu.tw/][/url] 更新日期:2011/01/21 00:57 新國際編輯部
文■弗弘索.鄔達François Houtart 翻譯■林倬立
編按
由比利時魯汶大學「三大陸研究中心」(CETRI)與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合作主辦的「農民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於2010年11月16日到18日在北京召開,與會者有來自外蒙古、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尼、南韓、越南、台灣等亞洲各地的農業專家和農民團體代表,鄔達神父以85歲高齡神采奕奕主持多場座談。
本文是鄔達在會議後所寫下的一篇文字,對亞洲的小農農業提出相當有啟發性的思考。鄔達指出,小農權利的保障牽涉到糧食安全、糧食主權以及有尊嚴的工作等多個面向,需要整個社會有意識地去捍衛。他更進一步指出,小農運動本質上就是要推動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因為它是重大利益受到威脅時的社會鬥爭。他預料資本主義系統必然會反制並試圖收編。小農運動是一項長期鬥爭,但是它已經開始了!
奠基於對許多亞洲國家的分析,在人民大學的北京會議設想過有效率的小農農業所應具備的條件。在探討經濟、社會與文化條件,以及城鄉間應該如何連結之前,首先要說明亞洲的小農農業所指為何。
什麼是亞洲的小農農業?
我們使用各式名詞:小農、家用、家庭、小規模農業,上述的用詞都具有以下共同特性。它基本上是小面積的持有者的農業活動,依據不同的法定地位:個人財產、與國家或行政區的契約、每年重新分配的集體財產、合作社等等。此類農業生產和畜牧業是用來滿足自身生存或供應當地市場,並不倚賴農企業公司。這些農產品很多元,大部分是有機的。小農農業鑲嵌在歷史社會結構中(當這些結構仍然存在時),並且形成一個堅實的基礎來捍衛小農權利(糧食安全與糧食主權、有尊嚴的工作等等)。
如同之前所描述的情況,在許多亞洲國家,此類農業型態遭受了系統性的破壞。農企業商將現金流與現金獲利最佳化,已經導致土地集中化,將小農從原來的居住地驅離,迫使他們遷徙到都市或國外、有計畫地奴役留下的小農,或使小型土地的持有人完全屈從全國性或跨國的公司。這些都導向生產少數能獲利的產品(包含近來的農作燃料),此外,它們生產的方式會破壞自然、家庭與社區。大公司正在控制市場,快速且未經規劃的都市化與工業化、還有國際旅遊業的擴張,這些都造成可耕地的消失。
國際金融組織如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區域性銀行都在提倡一種模式:減少農村人口、強加法律使市場成為唯一標準,以促進現金作物的出口。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杜哈回合談判裡,開放農產品市場就是呼應相同的邏輯。許多地方政府都依循相同理念,並透過稅務減免及其他誘因來鼓勵企業。
在中國與越南,由於土地改革主要以小農農業為基礎,所以情況有所不同。然而,1980年代的改革已經促成工業化與都市化,並透過市場引進了一種生產至上主義的邏輯,吸收了大量的小農進入此過程。這激起了國家內部移民的問題,伴隨著引發所有社會及文化的後果。由於小農農業並沒有像其他案例中被農企業消滅,小農的存在,可以促使反向移民潮回到農村地區,來因應金融危機的衝擊(在中國至少2千萬人)。無論如何,大量使用化學藥劑已經導致嚴重的環境破壞。
在亞洲許多國家,農民運動與農民組織反抗生產至上主義農業的模式,以及許多有機農業的倡議正在進行中。以浪漫的態度去發展小農農業,或是將過去理想化並不是問題。困難乃在於要發展全方位的方式來面對問題,試著設想所有現實面:有效率的農業生產、良好的社會環境、保護自然環境與文化成果。
▲一名越南河內的農民於2008年4月9日在田間潑灑肥料。(圖文�路透)
小農農業的經濟條件
小農農業必須要有生產力才能持續。已經確定的是,就中程和長遠來看,小農農業比單一作物的農業類型更具生產力。2008年IAASTD「國際農業知識科學與科技發展評估」的報告中已經明確說明這一點。
第一個條件是土地改革。當然這不僅僅是土地分配:它指的是新的社會與經濟建構。當然也有非常不同的情況和作法。
在南韓與台灣,是由資本主義的角度生產廉價勞動力以加速工業發展。在其他國家,土地改革是要廢除地主制度,而另一些國家有不同動機。無庸置疑的,土地改革是國家的責任。
土地改革應該為小農創造土地所有權的保障,而今日國家必須保障他們以抵抗反抗土地掠奪。欠缺土地改革已經對年輕人造成激烈的處境,例如在斯里蘭卡,過去40年間許多青年的反叛與屠殺事件。
歷史脈絡對於實現土地改革十分重要。若與傳統體系有所連結,土地改革將較為成功。因此,越南北部在土地改革之後,農業生產的集體組織成立於傳統農村體系裡,此作法讓人們得以參與土地改革的過程。
一旦土地改革已經達成,下一個步驟就是發展充足的基礎建設:灌溉系統、電力、信貸管道、集體機構,如學校、健康(也包含使用傳統醫藥、藥草與植物)、公共圖書館、訓練中心(今日為了使用電腦)、交通、取得即時資訊的途徑等等。
為了吸收剩餘勞動力並促進社會生活,村里內的經濟活動一定要具有多樣性。
在地商業及地方工作坊,或家具、木工等小型的家具產業,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重視的,讓它們未來甚至足以和其他較大的產業競爭。生產沼氣運用於供應在地能源及天然肥料,以及沼氣能與太陽能。這樣的作法亦能達到不同村里之間的交流,甚至使用社區貨幣來達成此目的。
源自於合作社基礎而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經濟活動組織,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它可以是與都市合作社交流的基點,其主要價值是廣泛的團結協力以整合經濟,而非競爭。內在的團結力量也可以對抗在地偶發的各種貧困現象。
政府政策與地方決策權之間的持久交流有其必要。政府必須規範主要的糧食市場,以確保小農的基本收入,同時必須使最弱勢的群體能夠取得糧食。
▲一名中國安徽省淮北市的農民於2006年10月10日曬穀。(圖文�路透)
社會條件與文化條件
小農農業的社會功能非常多:糧食安全與主權、永續經濟與社會發展、民眾參與、保護自然、生態旅遊、治安、家庭保護、與都市移民的連結。它們的實現是令整個系統有效率的要件。
地方民主應該得到某種型式的保障,此保障來自村里委員會與經濟活動的集體組織,例如合作社或小額信貸。為了確保婦女的角色,在各類集體組織如合作社、學校董事會等等,裡面要有婦女組織及平等代表權。
農村社會常被「進步的」思想和團體視為是落後又保守。現今年輕人認為農村社會環境不但枯燥且缺乏機會。他們沒有接受新的思想,並認為農場生活毫無吸引力。他們把都市當作現代性的展現、消費的選擇性、文化機會,也是創造未來的地方。教育的提升鼓勵了以上想像。
很大的程度而言,它的確是事實,因為農村地區缺乏正面的經濟、社會與文化條件。然而,這乃是肇因於一個對現代性的特定想像、連結到有些人所謂的「美國模式」,而它一直是市場經濟所賦予的核心角色。這種想像忽略了發展模式的「外部性」,例如生態與環境的破壞,對於資本(私人或國家的)市場邏輯是外部的,但卻造成人類根本的危機。
為了呈現新的價值觀,我們必須改變態度:要與自然共生、人們團結合作,這是地球與人類生存的基礎。復興農村生活與小農農業或許能在此方向發揮作用。
根據許多在亞洲國家的試驗,生態農業非常有創造性:高產量、低耗能、有益健康、而非只是基於利潤的考量或是自我感覺良好。
這些經驗的交流非常豐富,由農夫自身進行的教育過程已經啟動了。上述一切都意味著農業是一套嶄新的哲學方法,農業無所不在,它是人類的生存活動,亦是重建多元且具現代設施的農村社會所具備的條件。偉大的哲學與宗教途徑或許能促成這樣的發展。
源於傳統節慶的集體文化活動,可能有助於創造一個新氣象:像是頌揚與自然相關的節慶、村里間為了慶祝自然產物的文化競賽(歌曲與舞蹈)等等。
另外,還需要外來的參與者,如生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研究的學術角色及跨學科的省思。農村出身的知識份子特別有用,致力於農村與農業議題的特定機構也很有幫助(保護自然、生態宣導、人民科學運動等等)。
面對都市人口的增加,餵養城市無疑是項重大難題。若不從全面性的觀點來看此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方案,這需要根本的宏觀政策。在每個國家,規劃城市的任務不僅是城市內部的, 它更應提高到國家層次,這是基礎的要求。它是建立城市與農村之間健全關係的先決條件,這意指城市的去中心化:發展適當工業化的小型與中型城市,取代越來越難掌握的巨型都會,同時發展擁有足夠農業生產的城郊地區。
在此架構內,城市和農村能夠建立新的關係。為了直接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城市與郊區之間的交換可透過雙方的合作社來安排。都市有機農還可發展為補充性的基地。要發展便利的管道,使農村能接近城市以獲取知識與休閒。農村地區可以為遷往國內或國外城市的臨時或永久移民做好準備,同樣地,亦有能力接待回鄉的移工。妥善運用移工匯寄回鄉的薪資應該受到鼓勵。
以上條件可能被視為是烏托邦,但其實它們已經存在,只是普遍而言規模較小而分散。小農運動本質上就是要推動這種生活方式,因為它是重大利益受到威脅時的社會鬥爭。小型的進展與勝利是鼓舞人心的,也不應該被輕視。我們預料資本主義系統必然會反制並試圖收編。小農運動是一項長期鬥爭,但是它已經開始了,而且絕對無法避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