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3|回復: 5

真可惜...整體養豬業理論居然如此。

[複製鏈接]

升級   28.53%

發表於 2024-6-23 13: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目前的國際養豬標準是雙高效運轉制。

但是豬不應該是這樣評估。老外其實常常不懂但是很敢講。這個在平常看不出差異,但是真實的運作就會出事。

所以理論的建構基礎錯誤,後來的操作模式就是亂搞。

大聲的在此建議大家:好好重新思考整個養豬理論。這樣的理論基礎才會引導出正確的方向。不要盲目相信老外的資料。更重要的是三週批真的不是一個良好的管理制度。
總帖子數排名︰78

升級   8.8%

發表於 2024-6-23 22:25:18 | 顯示全部樓層
真是難得給力的帖子啊。

升級   28.53%

 樓主| 發表於 2024-7-9 09:52:15 | 顯示全部樓層
在設備上,為什麼用負壓?法國為什麼用正壓??這個在基礎理論上差異極大的不同。

引伸出了一個問題,究竟污染從哪裡來?

再引伸出了另外一個問題,生物安全確實有效但是你在操作過程中,為何不能有效提升產能?

結果就是究竟要生物安全的設備設計,還是要用開放式的畜舍?什麼理由使用開放式畜舍?在開放式畜舍設備下,如何使用消毒清?消毒器材?

升級   28.53%

 樓主| 發表於 2024-7-23 06:09:00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的大場幾乎都是三週批了,而且育成率都是極高,保飼佳資料擺在那裏,為什麼每頭母豬年上巿肉豬頭數一直都是15上下??如果加上某大契約豬的資料,中華民國養豬業的成績是往下掉的,能看嗎!?

升級   28.53%

 樓主| 發表於 2024-9-8 07:21:22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新女豬,丹麥的標準有改變。

首先應當謹慎的檢視中華民國養豬業現行運作制度。      三十年前的統進統出...夏良宙推動過。後來又推三週批次化。請問國家的農業主導者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叫做三週批次化??三週批次化的先決條件是什麼?三週批次化完全建立在一個蒙蔽運轉效率的基礎上。一如光風電。光風電聽起來又環保,又有效利用自然界的能源,唯一沒跟你講的就是:背後是高度污染。那些電板和葉扇,都是無法回收,連去焚化爐燒掉都有困難的材質。這樣的產業在沙漠裡是可行的,但是在台灣?其實自然條件是不符合的。台灣的陰天,非日照天數高。風力不穩定,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能源。可是在宣傳的時候,永遠只有美好夢幻的一面。等到要付出代價的時候就知道了。同樣的現在政府推動的三週批也是這個問題。以一千頭母豬場為基準,三週批次化,平均產仔(活仔)頭數13,分娩舍育成率83%,分娩率九十二。保育育成率九十五,肉豬育成率九十五,年上巿多少?一年17批,則143*13*17*83%*95%*95%=23673頭。如果是週週批同樣一千頭,數值會是多少?47*13*52*83%*75%*95%=18789頭,看起來相差5000頭的肉豬上巿。這個就是推動三週批的理論基礎。但是你把旁邊站著的母豬放進來計算...週週批準備的每批次新女豬10頭。你的母豬場每個月要40頭新女豬,隔離舍只要80頭新女豬,一年只要520頭新女豬。而三週批次化,你需要多少新女豬?至少850頭新女豬。23673/1850=12.79,18789/1520=12.36兩者的母豬年上巿肉豬很接近,只有3.5%的差異。這個差異是建立在週週批保育育成率75%的基礎上。如果週週批的育成率也是95%,那麼效率相差多少?不用算,剛好是保育的95-75-3.5%=17.5%。這種算法己經很客氣了。所以不論三週批的育成率有多高,其真實效率是低的,也就是你白養了很多母豬。

所以所有的三週批次化的豬場想要穩定生產性能,第一件事就是把新女豬灌水到極限。這個是用新女豬去送死換來的成績。實在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結果還真實效率低落,你確定你真的要持續操作三週批次化?可是當你家老闆看到育成率95%...那是多有面子的事啊!你如果敢到丹麥,美國,去操作三週批,不倒閉那就真的有鬼了。國家確定要再持續推動這種運轉制度嗎?

升級   28.53%

 樓主| 發表於 2024-9-8 07:2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新女豬,丹麥的標準有改變。

首先應當謹慎的檢視中華民國養豬業現行運作制度。      三十年前的統進統出...夏良宙推動過。後來又推三週批次化。請問國家的農業主導者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叫做三週批次化??三週批次化的先決條件是什麼?三週批次化完全建立在一個蒙蔽運轉效率的基礎上。一如光風電。光風電聽起來又環保,又有效利用自然界的能源,唯一沒跟你講的就是:背後是高度污染。那些電板和葉扇,都是無法回收,連去焚化爐燒掉都有困難的材質。這樣的產業在沙漠裡是可行的,但是在台灣?其實自然條件是不符合的。台灣的陰天,非日照天數高。風力不穩定,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能源。可是在宣傳的時候,永遠只有美好夢幻的一面。等到要付出代價的時候就知道了。同樣的現在政府推動的三週批也是這個問題。以一千頭母豬場為基準,三週批次化,平均產仔(活仔)頭數13,分娩舍育成率83%,分娩率九十二。保育育成率九十五,肉豬育成率九十五,年上巿多少?一年17批,則143*13*17*83%*95%*95%=23673頭。如果是週週批同樣一千頭,數值會是多少?47*13*52*83%*75%*95%=18789頭,看起來相差5000頭的肉豬上巿。這個就是推動三週批的理論基礎。但是你把旁邊站著的母豬放進來計算...週週批準備的每批次新女豬10頭。你的母豬場每個月要40頭新女豬,隔離舍只要80頭新女豬,一年只要520頭新女豬。而三週批次化,你需要多少新女豬?至少850頭新女豬。23673/1850=12.79,18789/1520=12.36兩者的母豬年上巿肉豬很接近,只有3.5%的差異。這個差異是建立在週週批保育育成率75%的基礎上。如果週週批的育成率也是95%,那麼效率相差多少?不用算,剛好是保育的95-75-3.5%=17.5%。這種算法己經很客氣了。所以不論三週批的育成率有多高,其真實效率是低的,也就是你白養了很多母豬。

所以所有的三週批次化的豬場想要穩定生產性能,第一件事就是把新女豬灌水到極限。這個是用新女豬去送死換來的成績。實在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結果還真實效率低落,你確定你真的要持續操作三週批次化?可是當你家老闆看到育成率95%...那是多有面子的事啊!你如果敢到丹麥,美國,去操作三週批,不倒閉那就真的有鬼了。國家確定要再持續推動這種運轉制度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