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71|回復: 19 | 養豬學基礎 產房管理 [複製鏈接] |
|
作者:Graeme Taylor和Greg Roese, 塔姆沃斯集約化產業發展部養豬業官
新生仔豬
仔豬生出來後,先將其口、鼻上的粘液擦乾淨。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臍帶切口上蘸上消炎藥,然後再將仔豬置於仔豬區或暖床當中晾乾。或者也可讓較大的仔豬先哺乳一小時,然後再限制兩小時。大個的仔豬第一個小時可攝取100ml以上的初乳,不會因短時間的限飼而影響生長。
弱小仔豬可留在母豬身邊。關進仔豬區之前可讓它們佔據充足的乳頭,盡情哺乳。造成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饑餓。換句話說,除死產之外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仔豬缺乏活力或出生體重過低,從而吃不上奶,造成死亡。
出生重對仔豬的存活至關重要。斷奶前死亡率8-10%是很平常的,其中40%左右的死亡仔豬出生體重都不及1.0kg。這些弱小仔豬面臨的風險最大。由於出生前母豬幾乎無法通過胎盤把抗體傳給仔豬,所以仔豬出生後必須要攝入初乳,以便獲得被動免疫保護。
要想仔豬存活,出生時就要將其置於溫暖的環境當中,以便讓它們保持身體裏僅有的一點能量,並儘快找到母豬,安全地哺乳。
供暖
仔豬初生頭一周的死亡率可高達20%,其中大部分不是凍死的就是壓死的。新生仔豬對寒冷和潮濕特別敏感。它們的皮膚很薄,體內的脂肪很少,體重相對於皮膚表面積的比例很低。它們調節體溫的能力非常弱,其調節系統直到3周齡時才能發育完全。
豬的正常體溫範圍為38℃至40℃。仔豬出生後,體溫在半個小時內就可能下降1℃,視環境條件而定。如果條件適宜,24-48小時後體溫會恢復正常。
同時,仔豬出生時體內可供隨時動員的能量非常有限,出生後需及時哺乳才能維持血糖水準。如果血糖水準無法維持,仔豬就會陷入休克,進而死亡。寒冷的環境會迅速耗盡仔豬的能量儲備,使仔豬衰弱,存活機會降低。
對5kg的仔豬來說,普遍認為,環境最低臨界溫度為29℃。隨著仔豬長大,其對低溫的耐受能力增強
-
體重10kg仔豬的環境臨界最低溫度是24℃。(上述為低氣流速度下的溫度要求)。在仔豬感到舒適的溫度下,母豬會感到不舒服。為了保證仔豬適宜的出生環境,產房的溫度應準確控制在18至20℃範圍內。在遠離母豬的仔豬區,需要給仔豬提供額外的供暖。
輔助供暖
由於新生仔豬對溫度的要求與母豬有很大的區別,因此需要專門在仔豬區進行供暖或鋪設稻草。目前諾廷根式仔豬箱在產房中用得越來越普遍。這種仔豬箱用隔熱性能良好的材料做成,前面設置雙層塑膠吊簾,溫度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出生頭一天仔豬區溫度控制在40℃,此後緩慢降低,每天調低1℃,10日齡時降到29至30℃左右。特別弱小的仔豬(包括嚴重八字腿的仔豬)可安排到暖箱裏,這樣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暖箱是一個乾燥的箱子,裏面有一個溫控採暖燈。在這裏,它們可以擁有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而且免得被母豬壓到或踩到。
可用奶瓶或胃管給這些弱小仔豬餵食,等它們恢復之後再放回去和母豬在一起。如果環境溫度過低,仔豬需要攝入更多食物才能勉強維持體溫;如果環境足夠溫暖,那麼仔豬攝入較少的食物即可高效生長。
弱仔護理
即使環境條件良好,仔豬也有可能天生體弱。通常包括分娩延遲或出生重過低的仔豬。這樣的仔豬活動困難,風險較高,夠到乳頭之前就很容易死掉,或被母豬壓死。即便能夠夠到乳頭,也可能由於過度虛弱,無力哺乳,尤其是在與同窩其他仔豬競爭乳頭的情況下。
要為弱小仔豬安排出至少五個乳頭,讓它們盡情哺乳一小段時間。務要讓它們在出生第一個小時內攝入最低50-60ml初乳。然後再讓所有的仔豬一起哺乳。多數情況下,只要有溫暖的環境和充足的食物,仔豬會出奇迅速地恢復健康。
用奶瓶和胃管進行飼喂
為了保證仔豬攝入足量的初乳,可在母豬分娩的時候收集初乳,裝在奶瓶裏喂給弱小仔豬。初乳收集可在母豬產出一至兩頭仔豬後進行,收集到廣口容器裏。收集過程中大部分乳頭都應擠到。
如果當日初乳沒有用完,可放在冰箱裏冷凍保存,待需要時用,用前加熱至體溫。小型冰塊冷凍託盤很適合用來冷凍初乳。此外,也可購買商品人工初乳(例如:Resus®)。每頭弱小仔豬每兩小時需要20-30ml初乳,直到其恢復活動能力為止。通常用奶瓶喂飼即可。但如果仔豬尚未形成正常的吞咽反射,就要採用胃管進行飼喂,或腹腔內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
如果沒有母豬初乳,也可以用初乳替代品或奶牛初乳進行飼喂,可以用注射器或胃管來完成。可冷凍保存,需要時重新加熱至體溫後飼喂。
|
|
|
|
|
|
|
|
樓主 |
發表於 2008-7-12 12:20: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未完~
寄養
以前寄養被當作一種特殊技術,用來解決下列問題:
• 母豬產後死亡或嚴重患病,無法哺育仔豬; • 母豬產健康仔豬數很多,而乳頭數又不夠; • 母豬產仔數特別多,或仔豬個體特別不均勻。
現在,隨著成批分娩技術的漸趨普及,寄養以及所謂的“交叉寄養”越來越成為一種例行工作。產房中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某一頭母豬艱苦地哺育著一大堆仔豬,而旁邊另一頭母豬卻輕閒地餵養著三、五頭仔豬。這種情況下,可從大窩中分出若干頭仔豬交給小窩的母豬哺育,達到很好的平衡。同窩仔豬個體不均勻的問題更為常見,而通過交叉寄養,可使得每頭母豬哺育的仔豬體重都很均勻。
當同窩其他仔豬體重都很大時,出生重小的仔豬的生存機會非常低。但如果同窩其他仔豬也都很弱小,那麼它們的存活機會就很大,而且生長也很迅速。要想把交叉寄養當作例行工作來開展,就要求相互寄養的母豬分娩時間相差不超過6-8小時。
即使豬場不打算把交叉寄養當作例行工作來進行,在緊急情況下也可採取這項措施,只要遵守下列要點即可:
• 先要留出4-6小時讓仔豬攝入初乳,然後將有競爭能力的仔豬寄出,- 寄出的仔豬不應比寄入窩仔豬弱,體重不應比寄入窩仔豬小。
• 不要將新生仔豬寄給48小時以前分娩的母豬 - 理想的是分娩24小時以內的母豬。
• 不要將出生48小時以上的仔豬寄給剛剛分娩的母豬。
• 最好是兩頭母豬基本同時分娩,這樣可及時在寄養仔豬身上搓上寄入母豬的陰道流出物或尿,成功的機會就很大。
• 如果上一條不能保證,可先將寄養仔豬和寄入窩仔豬一同轉入一個箱子裏,用採暖燈供暖,然後再轉回給寄入母豬。
• 也可以往所有相關仔豬身上噴灑各種有味物質,如:牛趾油、香草精或鱈魚肝油等,以便掩蓋其固有體味,這樣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然而這樣做也有風險,有可能所有的仔豬母豬都不認了。
同期分娩的效果如今可以通過使用前列腺素來實現,因此交叉寄養也就成了一項極有價值的畜牧技術。
人工哺育
可能有必要對出生至1、2周齡的仔豬進行人工哺育,因為:
• 產仔過多
• 母豬死亡
• 生長緩慢
產仔過多
有時即使採取了寄養措施仔豬仍然很多,仍然有母豬不敷哺育,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行人工哺育。仔豬轉入人工哺育區之前應攝入初乳,這樣存活機會會大大增加。人工哺育區的環境條件至關重要,必須保證衛生、溫暖、無賊風而且舒適。市場上可以買到商品哺育單元,這種哺育單元配有自動液體餵食器,休息部分配有溫控裝置,排糞區裝有漏糞篩網。自動飼喂情況下,每60-90分鐘飼喂一次,每次飼喂20-30ml飼料。如果手工飼喂,每日可飼喂4-6次,每次40-50ml,此後逐漸增加到每次80-100ml。
豬乳替代品有許多種,但實踐證明牛初乳和人工初乳的效果非常好。當仔豬活體重達到3kg時,可改飼以乳製品為基礎的固體日糧。這樣做的理由是:
• 如果仔豬總是採食液體日糧,就容易發生腹瀉。
• 飼喂固體日糧有利於逐漸改變日糧配方,並有助於仔豬消化系統提前發育。
• 與固體日糧相比,仔豬採食液體日糧特別容易過量,引起消化系統的問題。
溫度應控制在35℃,然後逐漸降低,直到仔豬5kg體重時降至29℃。
幹料配製(以穀物為基礎)
為了早期斷奶的目的,可購買專用日糧,但下表列出的小麥基礎日糧或燕麥片日糧也可同時採用。重要的是,任何時間都要保證為仔豬提供新鮮、清潔的飲水。28日齡之前,慢慢改變日糧的配方,這樣,到28日齡時日糧配方剛好變為典型的斷奶日糧。
母豬死亡
如果母豬產後死亡或無乳,又沒有寄養的條件,可考慮人工哺育。時如果仔豬早期喪母(1-2日齡),處理方法同於上述“產仔過多”的情況。如果是1周齡或更晚喪母,可先喂幾天液體日糧,然後轉為固體日糧(以乳製品為基礎)。在這個日齡階段飼喂初乳日糧的價值不大,簡單一些的混合日糧即可。
人工乳的配製
用之前取適量加熱至體溫。每次飼喂3-5分鐘,在此期間讓仔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作為參考,開始的時候每頭仔豬每次喂10-20ml,以後逐漸增至80-100ml(每天3-4次)。重要的是,不要過量飼喂,否則容易發生腹瀉。
具體飼喂方案:
• 1-2日齡每4小時飼喂一次,即每日飼喂4-6次;
• 3-4日齡每6小時飼喂一次,即每日飼喂3-4次;
• 此後每8小時喂一次,即每日3次,直到10-14日齡,此時可完全用固體飼料來替代人工乳。 |
|
|
|
|
|
|
|
樓主 |
發表於 2008-7-12 12:21:52
|
顯示全部樓層
還有咧~~唉~~
生長緩慢(‘營養不良’)
即便採用了交叉寄養技術,還是常常會有仔豬遠遠落在同窩其他仔豬的後面。這種現象在7-10日齡特別明顯,尤其在大窩當中。到斷奶的時候,這樣的仔豬體重會比其他仔豬低很多,此後也無法茁壯成長,甚至還會死掉。這主要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可能是母豬的乳頭幹了,或因同窩仔豬過多或攻擊性過強造成該仔豬哺乳困難。
可將這些‘僵’豬集中到一起進行人工飼養,或寄養給一頭新斷奶的母豬。但在這個日齡,寄養通常會很困難,而且還必須考慮泌乳期延長對母豬產生的影響。可選擇將要淘汰的母豬進行寄養。不管採取何種措施,一旦決定,就應儘快實施,以免弱小仔豬的體況進一步惡化。
仔豬貧血
仔豬出生時,其體內鐵的存量只能維持3-7天的需要,所以必須從外界攝入足量的鐵。自然條件下,仔豬可從土壤中獲得足夠的鐵,但集約化養殖當中豬是在室內分娩、採食的,無法攝入土壤。況且,有些土壤含鐵量也很低,或以化合物形態存在,無法吸收。
如果仔豬是在水泥地上飼養,很快就會表現出缺鐵症狀。患病仔豬呼吸呈沉重、痙攣狀,全身虛弱。眼、口腔粘膜顏色蒼白,皮膚原本鮮亮的粉紅色褪去。隨病情發展,會出現白色、灰漿狀下痢。
如果沒有鐵,仔豬就不能合成血紅蛋白,從而影響攜氧能力,進而限制組織的發育與活力。仔豬可從母乳中攝取一些鐵(1mg/天),但乳中的鐵無法滿足仔豬健康生長的最低需要(7-8mg/天)。如果不從其他來源攝入鐵,仔豬最終就會死亡。
補鐵
• 每天給仔豬提供一鍬乾淨的土,撒上硫酸鐵溶液。或者也可以用草木灰,撒上銅-鐵溶液。
• 有各種口服鐵製劑,可放在仔豬舌頭後面;這種鐵製劑最好在出生36小時之內投用,否則效果會比較差。也可在仔豬飲水中添加鐵製劑,飲水器安置在仔豬區。
• 可將硫酸鐵藥膏塗在母豬乳頭上,每2-3天塗一次。
• 採用補鐵舔磚。
• 豬舍 - 用注射器將專門的補鐵針劑注射到仔豬的組織當中,這樣鐵可以緩慢吸收到血液當中去。在關鍵時期這是最可靠的補鐵方法。頸部是最佳的注射位置。
到仔豬開始採食乳豬料的時候,它們攝取的鐵就能夠滿足生長需要了。仔豬如果缺鐵就會生長緩慢,易於患病。缺鐵仔豬死亡率會比較高,活過來的仔豬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上市體重,這樣每頭豬的盈利空間就會縮小。
斷齒
仔豬出生時有八顆鋒利的稚齒,可能需要剪掉。這些稚齒非常鋒利,可劃破母豬的乳房,咬鬥時還會互相劃破皮膚,引起繼發感染。母豬殘食仔豬的問題可能就和仔豬的稚齒有關。
斷齒不應當作例行工作來進行。然而,如果豬群持續存在稚齒的問題,就應進行斷齒,斷齒應在仔豬出生後3天之內進行。
斷齒可用一把結實的指甲刀來完成。斷齒前指甲刀應該先消毒,並且,盡可能只剪牙尖(上四分之一)。指甲刀應該鋒利、清潔,剪時不要把牙夾裂,也不要留下鋒利的邊緣。注意不要剪得太靠近牙床,否則又會製造一個新的感染點。
斷尾
為了避免相互咬尾,於1至2日齡將仔豬的尾巴剪掉一部分。豬為什麼會咬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還不清楚,但普遍認為與應激有關。飼養密度過大、環境惡劣是兩個主要應激因素,但據發現其他許多因素,包括嚴格限飼、日糧嚴重失衡,以及嚴重的體外寄生蟲問題等均與咬尾有關。如果咬尾問題嚴重,應該全面考察各個因素,以便制定合適的應對策略。
豬少了尾巴不會造成什麼經濟損失,但如果因咬尾而感染,那麼問題就複雜了。感染會嚴重影響生長率,甚至導致患豬死亡,還會影響豬肉品質,在屠宰場分為較次的等級。如果打算進行斷尾的話,就應該在7日齡之前進行斷尾。最佳時機在1-2日齡。此時斷尾,在根部應保留至少2cm的部分。超過7日齡的豬只不宜斷尾,除非情況緊急。
斷尾應在清潔的環境中進行,可通過手術刀、去勢器、手術剪或布剪子完成。斷尾之前最好不用殺菌劑或其他藥膏。為預防細菌感染,可於斷尾之後在尾根傷口處蘸上消毒劑。如果發生咬尾,就說明生產中某些環節出現了問題,需要對豬舍環境和管理過程進行檢查,解決了相關問題之後通常可以避免咬尾事件。
去勢
成年公豬的肉有一種特殊的氣味,這種氣味經烹調加熱之後會更明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屠宰單位都不收公豬,即使收,價格也壓得很低。根據當地市場的要求,可能需要對公豬進行去勢。去勢應由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完成。
去勢手術要求將動物固定牢固,然後用消毒過的利器如刀子或手術刀將睾丸去除。
建議去勢在2日齡之後進行,這時仔豬當中已經建立起哺乳順序,但不宜超過7日齡。如果對7日齡以上的豬進行去勢,需要選用合適的固定裝置進行可靠的固定。外科去勢可按下列說明進行。
準備工作
主要是衛生方面的條件,尤其是飼養術後豬只的欄位。如有可能,去勢手術應選擇乾燥涼爽的天氣進行,並且儘量避免對豬只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
|
|
|
|
|
|
|
樓主 |
發表於 2008-7-12 12: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最後~~
設備
需要準備一把非常鋒利的刀子(手術刀最好)、紗布、消毒劑和容器等器具。如果一人操作,可採用去勢籠固定豬只。如果豬場存在破傷風問題,去勢之前最好給豬只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可持續3周提供免疫。
操作過程
1. 將豬只抓牢,暴露腹部。握住兩條後腿使其分開,留出足夠的操作空間,但不要分開太多,以便抓握睾丸。用消毒液清洗陰囊及周圍部位,然後擦幹。
2. 用拇指和食指將一側睾丸擠離陰囊中線。只需施加很小的壓力,以便用刀子切開陰囊皮膚。
3. 做15mm長的切口,切口深度以觸及睾丸為宜。切口應靠下,以利於液體排出。從切口處把睾丸擠出,脫離睾丸鞘膜。把那條白色系帶(輸精管)切斷,令其自動縮回。然後用刀子在剩下的連接組織上上下銼動,將其銼斷,- 這樣可以避免過多失血,如果直接切斷就會流很多血。
4. 採取同樣的方式將另一側睾丸摘除 - 不要經陰囊中隔將另一側睾丸取出。
術後處理及管護
乾淨的手術創口比撒藥的創口癒合更快,尤其是手術環境清潔的情況下。如果用藥,就要選用可靠的消毒劑或抗生素粉劑。術後豬只一定要飼養在乾淨的欄位裏。如果欄位骯髒、多灰塵,或泥濘、雜草叢生,常會引起創口化膿。需要指出,閹豬的飼料轉化效率比公豬差,背膘比公豬厚,生長速度也比公豬慢。在決定進行去勢之前,應充分權衡利弊,尤其是想要把豬養到較高體重的情況下。
乳豬料
顧名思義,這是放在仔豬區,供哺乳仔豬採食的飼料,母豬夠不到這種飼料。泌乳期當中,母豬的泌乳量在第3周達到高峰,此後會緩慢下降。然而,隨著仔豬的生長,其營養需要會超過母豬的泌乳能力,因此需要額外補充。
當仔豬非常小的時候,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消化固體食物會有困難。事實上,在生命的頭2周,仔豬只能充分消化乳蛋白(酪蛋白)、 乳糖、葡萄糖和脂肪。這個階段的乳豬料主要是乳製品。到2-3周齡,仔豬的酶系統已有發展,可消化更多的澱粉、蔗糖和非乳蛋白。
補飼乳豬料的仔豬會比那些僅採食母乳的仔豬發育得更成熟。通過補飼乳豬料,可促進仔豬消化系統的發育,以便適應斷奶的需要。
除了可以減輕斷奶應激,補飼乳豬料還有下列好處:
• 可以將不同乳頭供奶量的不同所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
• 使仔豬在斷奶前能夠穩定持續地增重。
• 早期增重的效率是最高的,補飼乳豬料可使仔豬達到最大的斷奶體重,從而降低出欄日齡。
• 高效地使用乳豬料使得早期斷奶成為可能,從而減少母豬泌乳期飼料用量,降低母豬成本。
過程
不同窩的仔豬採食乳豬料的時間各不相同,但通常是1-2周齡開始。早在2-3日齡,即可在仔豬區撒上幾粒飼料或穀物,誘導仔豬採食。把這些食物撒在乾淨的土上有時也能刺激仔豬採食。
直到2-3周齡,仔豬才會明顯地採食一定量的乳豬料。注意每次添加的量一定要少,並且每天要把剩料清走。飼料可放在一塊乾淨的地板上,不過最好是放在一塊轉的凹陷部位,或放在陶碟裏。每天添五、六次,隨著採食量增加,可改為將飼料放在牢固的料槽裏。然而,添加的量要讓仔豬在24小時內吃完。
隨著仔豬的生長,其採食量會增加,這是可改用小型自動料槽。不過,料槽中所盛的飼料量不應超過幾天的採食量,而且仍然要求每天檢查,看看料槽是否堵塞,料是否變質。填料應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要確保飼料新鮮、適口性好,以便刺激仔豬採食的興趣。除了乳豬料,還要全天為仔豬提供乾淨、新鮮的飲水,這也非常重要。
乳豬料主要是用來補充仔豬的營養需要的,高產母豬的仔豬的營養需要常常會超出母豬的泌乳能力,從而更需要乳豬料。豬場實踐中常常購買商品乳豬料,由熟穀物和大量乳製品加工而成。
開食料應包含至少15.0兆焦(MJ)/kg(DE/kg)的消化能和0.9g可消化賴氨酸/MJ DE。如上所述,這種飼料很大程度上是以乳製品為基礎的,而接下來的乳豬料/斷奶料也至少要含5%的奶粉。對於14日齡斷奶的情況,要求更為嚴格。補飼乳豬料可收到提高仔豬增重、斷奶問題減少、出欄體重更均勻等效果,這些效果所產生的效益足夠彌補乳豬料所帶來的成本增加。
如果是24-28日齡斷奶,那麼仔豬斷奶前補飼乳豬料的目標應為600g/頭。如果斷奶前採食量低,再加上斷奶後飼料管理跟不上,斷奶後仔豬就容易對飼料產生抗原性反應。三周齡斷奶之前最好補飼250g以上的乳豬料,4周齡斷奶為400g。斷奶後,第一周當中採食量目標為150g/天,第二周應提高至250-300g/天。
來源:由新南威爾士第一產業廳發表 - 2006年2月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2 13:25:1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4# 李仔 的帖子
今天小弟又在群英網上了一課.....感謝大哥的這篇文章....真是受益無窮.... |
|
|
|
|
|
|
|
樓主 |
發表於 2008-7-12 14:17:1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5# 木村 的帖子
有沒有叫錯阿 我今天才滿二十五歲咧 唉~~~不老都被你叫老了咧~~~哈~~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2 14:32:42
|
顯示全部樓層
|
|
|
|
|
|
|
發表於 2008-7-12 22:30:0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2# 李仔 的帖子
.....................真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3 00:00:13
|
顯示全部樓層
|
|
|
|
|
|
|
發表於 2008-7-13 08:5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雖然很多 ,但還是全部把它看完 @@ ||| 真是給我上了一課
3Q
(又向成功邁向一大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