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8|回復: 0

Misc ---- 期望能收集主流意識形態之外的許多精彩火花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2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6-5-12 08:2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獨立出版的魅力

李性蓁  (20060512)

     


    在一個以「小資」為主流的社會裡,音樂和出版創作往往流於取悅大眾,重點在於賣得好不好、能不能成為話題,上不上得了排行榜,更需要花大錢在宣傳通路銷售網,好打進最偏遠的地方,洗了更多人的腦。然而,在這樣的目的下,所有人唱得越來越像同一條歌,看不一樣的媒體也跟看同一本露出的消息差不多。畢竟大多數媒體擁有的資源重疊部分很多,如果不在其中找到新的可能,那麼看一本雜誌和看十本的效果並無不同。

    亞洲最近也開始了出版物目標讀者分眾化、個性化的現象。舉例來說,在台北曾經出版了四期的眾合時尚雜誌「misc.」,雖然已經停刊,也曾是是矚目的出版品。不同於一般雜誌的人多手雜,misc.只有四個工作伙伴,他們都曾有多年的跨國大型雜誌工作經驗,Olive主掌服裝編輯部分,Nick為美術編輯,Sam和Fisher為主要攝影師,他們更為許多知名港台藝人的專輯封面與MV掌與設計鏡。因為過去的工作關係,他們結識了一群同樣對視覺、文字和概念敏感的同伴,這些人幾乎都是流行、音樂圈內人,對制式化的編輯早已厭煩,渴望擁有真正能實現創意的空間。他們都扮演過我工作上的好伙伴,所以對於其創刊與停刊,感受特別深刻。  


    我曾經問過他們雜誌名字為什麼叫做「misc.」?藝術總監Nick解釋,這是miscellany的縮寫。在英文,這個字被解釋為Made up of avarity of different elements:mixed;其實常用於文件歸檔時,將較瑣碎不能歸類的雜項歸類於「misc.」為名的文件夾這也是他們的創刊──原意期望能收集主流意識形態之外的許多精彩火花。那時候,misc.在台灣感覺如同時尚工作者的同仁誌,每個人都期待在其中表達一點什麼概念,無論是文字、攝影、繪畫、肢體或設計。
    在收到雜誌時,我還請Nick推薦了幾本超酷的雜誌,那就是法國的Purple、雜誌日本的Common Scense雜誌、荷蘭的RAP 雜誌。除此,台灣現在也時常冒出小巧玲瓏的雜誌,也許只有幾十頁,也許\只出版幾期,但其中都充滿創意。

    香港朋友給了我些獨立出版藝術雜誌名單,其中包括「越界」、「外邊」、「視角──視覺文化雜誌」、「工作室」、「左右」等等,看了真是大呼過癮。而在大陸內地,「城市畫報」也頗為有力。

    除了雜誌,台灣唱片公司近年紛紛被跨國公司合併,結果是只發行一堆老闆自以為能賣的芭樂歌曲,聽似朗朗上口其而毫無深度。一些從怪獸似的巨大跨國公司解約的歌手開始自力救濟,他們平常在台灣大學與師範大學一帶如女巫店,地下會社等等半賺錢半像同樂會似得獻唱,時間久了,音樂概念醞釀越來越清楚,標的聽者群相當死忠,但老留在這一小圈圈裡也沒啥意思。獨立出版就是個解決之道,這個模式在歐美行之有年,甚至許多音樂樂派如電子樂、Hip Hop、酸爵士等一開始也被大公司拒絕,乾脆在租來的小錄音室中完成,由創作者自己帶著箱子到街頭去賣。我最喜歡的是英國的EMI公司,當初也是從獨立出版發起的,其中的音樂令我愛不釋聽。

    曾經,在高中的文藝少女時代,我經常往公館的小巷子裡鑽,專買詩人或詩社自費出版的集子,這些出版品藏到現在,只要靠近我二十公分,便足以使我氣喘發作,但我還是捨不得丟,因為那裡面曾經藏有多少人的夢想啊!

    出版品是有價的,也因此總是出出停停,但夢想無價,我寧願讓它們停留在我的書櫃當中,直到我生命消逝的那一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