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1|回復: 3

純種豬隻繁殖性能遺傳研究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100

升級   54.16%

發表於 2006-5-5 06: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母豬繁殖性狀的影響因素很多,遺傳方面計有品種、品系、及父母畜遺傳變異等(Bereskin and Frobish, 1981;Leqault, 1985;Haley, 1988)。環境因子方面在以往各研究共同認為年度、季節、場別、胎次、初產受胎日齡、分娩日齡、飼養方式及營養成分等項目皆會影響母豬繁殖性狀(Schneider et al., 1982;Yen et al., 1987;Clark et al., 1988)。
        母豬繁殖性狀在選拔項目中,常以出生活仔數、出生窩重、三週齡仔數及其窩重等較具有經濟效益的生產性狀供為選拔,而這些性狀間也有高的遺傳正相關(Bereskin, 1984;Ferguson et al., 1985)。雖然母豬繁殖性狀彼此之相關甚大,但各性狀之遺傳變異率甚低。鄒等(1987)估計這些性狀遺傳變異率均低於 0.05,而 Haley et al.,(1988)報告亦皆在 0.10 左右。

        母豬繁殖性狀不同年度間會有變化,這在王(1990);Schlindwein et al., (1985);Rai and Desai(1986);Yen et al.,(1987);Chhabra et al.,(1989)等報告中指出,或許是研究人員針對豬隻提供選拔所造成。母豬配種及分娩的季節會影響到母豬繁殖性狀,在較熱季節配種的母豬,其繁殖性狀較差(Tomes and Nielsen, 1979;Lui et al., 1981;Schlindwein et al., 1985;Rai and Desai, 1986;Yen et al., 1987;Clark et al., 1988)。分娩的季節亦有顯著的作用,以春季較秋季有明顯較多的窩仔數(Schneider et al., 1982)。

        母豬繁殖性能也會受到豬場間、地域性及場內飼養管理方式重大的影響(鄒等,1987;王,1990;Irgang and Robison, 1984;Clark and Leman, 1986, 1987;Yen et al., 1987;Clark et al., 1988)。一般認為初產母豬繁殖性狀皆較其他胎次為差(鄒等,1987;1990;Schneider et al., 1982;Kim et al., 1983;Yen et al., 1987;Baas et al., 1992)。

        母豬初產受胎日齡也會對爾後繁殖性能有所影響,第一次配種若在女豬第二或第三次發情時,會有較佳的繁殖成績(MacPherson et al., 1977;Brooks and Smith, 1980)。女豬初配日齡太年輕時,可能因生理狀況尚未達到完全成熟,所以女豬適當的配種日齡約在 8 月齡左右,對初產母豬產仔數較沒有影響(黃與李,1995;Brooks and Smith, 1980)。
總帖子數排名︰4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6-5-6 02:10:30 | 顯示全部樓層

終於有學術性的文章出現了

謝謝小賓賓的提供!
我也提供學術性的修正:

雖然母豬繁殖性狀彼此之相關甚大,但各性狀之遺傳變異率甚低。


性狀1&2間的相關 = (性狀1&2之間的遺傳共變異數) / (性狀1遺傳變異數x性狀2遺傳變異數)^1/2
母豬繁殖性狀的遺傳變異率甚低,就是因為其遺傳變異數非常小(相對於表現型變異數)
而將這兩個性狀那種非常小的變異數放到分母相乘再開根號(^1/2),實際上相關系數的分母還是很小
所以只要兩性狀間的遺傳共變異數夠一定量的話,此兩性狀的相關係數必定很高
尤其當使用遺傳分析軟體去估計這些變異數(variances)與共變異數(covariance),其反應曲面(response surface)
傾向於平滑而且缺乏明顯的波峰與波谷,所以一般此類直接估計的軟體都會給予兩性狀遺傳變異率
甚低,但是卻有相當高的相關係數。(在1980~1998就有許多的文獻提供這類的結果,包括了我的論文)

但是可以使用canonical transformation將二性狀的變異數及共變異數矩陣轉化為無相關(共變異數轉成零,
變異數則轉成非零的正實數),稱之為simultaneous diagonalization (由現在奎爾夫大學的C.Y.Lin教授推導
出的統計計算方法)就可以避免此一現象,從而在沒有性狀遺傳相關的條件下估計各性狀的變異數,待性狀
的變異數估計值估算出來後,再將所得的矩陣依據先前的矩陣轉化角度反轉回去,即可得到原來的變異數
與共變異數估計值。我個人在美國barrow show肉質測試遺傳估算中就是使用此一方法同時取得超過20個
性狀的變異數與共變異數估計值,後來美國NPPC(National Pork Producers Council)在1994~95請我使用
此一方法同時估算40個性狀的變異數與共變異數估計值,且可以避免上述的遺傳相關超乎尋常的問題,如
果你想要做此類估算,可以採用此一方法,其唯一的限制條件是:如果某些動物缺少其中某一個性狀的記
錄,就必須從分析資料中予以剔除,可能會使資料量變少,但是不會使資料量偏重在某一性狀上。

在較熱季節配種的母豬,其繁殖性狀較差


我想這些大家都知道,最好要提出熱季配種會減少多少的出生活仔數、出生窩重、三週齡仔數及其窩重?


初產母豬繁殖性狀皆較其他胎次為差


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樣也應該提供初產母豬較其他胎次母豬差多少?

嗯嗯嗯,讓我們大家繼續研究這個令人著迷的繁殖性狀,困難重重但是頗具挑戰性,已經挑戰了半個世紀
的科學研究人員與現場管理人員。
大家加油囉!加拿大與丹麥會是很好的借鏡,十年內增進的幅度已經突破以往大家認為的低遺傳率障礙。
所以,我們也應該要從近十年的文獻資料當中來探討別人是如何成功的,然後思考我們該如何在台灣這種
先天不良的環境中(高溫多濕、地窄人稠)突破障礙。

[ 本帖最後由 pighead 於 2006-5-7 03:01 PM 編輯 ]

升級   2.26%

發表於 2006-5-10 00:57:43 | 顯示全部樓層
人在挑豬

豬在挑環境

繁殖性狀遺傳率低,大家都同意

但是曾在現場發現產子數高的母豬

大都來自產子數高的母親

或許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

或許是遺傳了對環境的高度適應能力

以致於可以將該發揮的性能表現出來
總帖子數排名︰4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6-5-10 11:57:05 | 顯示全部樓層

P=G+E+GxE

P=G+E+GxE
Phenotype = Genotype + Environment + GenotypexEnvironment
某性狀表現型 = 基因型(多基因座) + 環境效應 + 基因型與環境交互作用

所以,繁殖性狀的低遺傳率是基因型(G)計算結果,因為其受到環境效應(E)
的影響是頗多樣化,還會加總各種環境效應來影響該性狀的表現型,就是因
為如此我們看到的遺傳率低落的現象,再加上各場的資料集合起來計算時,
基因型與環境交互作用(GxE)又來搞鬼,使得遺傳率更低。
但是,如果我們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下來看,E固定了,GxE的E部分也固定
,所以GxE與G就累加(或說放大的遺傳效果)出來讓我們感覺到如W1984所
說的:
======================
曾在現場發現產子數高的母豬
大都來自產子數高的母親
或許是遺傳了對環境的高度適應能力
以致於可以將該發揮的性能表現出來
======================

提供大家解釋繁殖性狀之遺傳現象的理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