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9|回復: 0 | [中國] 中國豬價4個月漲50% 四成散戶倒在黎明前 [複製鏈接] |
|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23 09:02 ◎每經記者張雯
3年豬價低迷導致的生豬劇烈去產能,使豬價在消費淡季站上獵獵風口。
“這3年不容易,挺過來的、欄裡有豬的,現在都在笑”,7月21日,廊坊勝利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少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這個時候發改委組織座談,我們普遍認為在當時去產能的速度下,豬價應在今年八、九月才開漲,但實際上,去產能比我們預期的更加劇烈,漲價峰段提前到3月即已到來”。
農業部數據顯示,5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923萬頭,同比和環比分別下跌15.5%和1.2%,相比前期高點5068萬頭,下降了22.59%。自今年3月份開始,豬價在4個月裡上漲50%。
也不少養殖戶倒在了黎明到來之前。記者了解到,這輪持續三年之久的“豬週期”大U型底部,擠出了京津冀地區近四成的養殖散戶。“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句俗語正是養殖行業風險的最好體現。
“豬週期”不管用了
雖然歷經三年低迷煎熬,但此輪豬肉價格漲勢依然詭異。
按照經驗,“豬週期”差不多總是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跌,同時大的“豬週期”裡又套著小的“豬週期”,即養殖戶一年內總有幾個月分別賺、平、賠。
而此輪“豬週期”,不僅跳脫了大部分業內人士的經驗預判,而且跳脫了大小兩個“豬週期”規律:大幅漲價提前半年到來,在淡季實現了大逆轉。由此,4個月實現漲價50%的生豬市場,被人稱作“豬價開掛”。
供需不均衡,是導致漲價週期到來的首要因素。
梳理近年數據,可發現生豬存欄量環比自2014年10月開始下降,至今累計降幅達11.7%,已經降至2009年以來同期的最低水平。能繁母豬存欄量更是自2013年2月份開始呈持續下降態勢,截至2015年6月份累計降幅超過23.4%。
孫少志進入生豬養殖行業已有20年,養殖規模在京津冀地區位列前五強,作為資深從業者,他認為,“豬價上漲有兩方面原因,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供少於需,另一個則是進口肉與走私肉。”
“近年歐洲等海外市場經濟不景氣,豬肉消費低迷,冷凍肉積壓的可能性增大,找到市場消化的壓力不小,向中國輸出豬肉的動力很強”,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認為, “國內現在人工成本也比較高,加上以上因素的影響,中國豬肉的成本一般要比國外高上約30%。下半年以來,國內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現在生豬價格漲到每斤9元左右,而美國、巴西的生豬價格在每斤4~4.5元,比國內便宜一半。”
對此,孫少志表示,按其觀察,在飯館、加工企業中使用到的廉價進口肉與走私肉,價格比國內至少低三成,佔據到二成以上的市場空間,“現在海關嚴打走私肉,對市場提振起到重要作用”。
新聞來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