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6|回復: 8 | 搶救台灣! 靠女人 ~~不靠ECFA!! [複製鏈接] |
|
搶救台灣!不靠ECFA 靠女人[url=http://tw.rd.yahoo.com/referurl/news/logo/cwcp//SIG=10npe8cvv/*http://www.cw.com.tw/][/url] 更新日期:2010/04/06 15:53 文�蕭富元
這會是台灣版的二○一二嗎?像在推骨牌。先是台北市,過去六年內,幼托機構從一千家,到現在僅剩四百多家。接著,未來三年,全台國中小學要減招一千多班,學校周邊商店服務業,面臨經營危機。四年後,台灣人口出現負成長。錄取率逼近百分之百的大學,十年內將倒閉三分之一
之後,房市供過於求,內需市場乏人問津,大部份的公共建設,淪為人煙稀少的蚊子館。最後,每一個青壯年勞動人口,要扶養一.五個退休又無收入的老人。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系教授陳寬政計算,如果按照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的目標,台灣婦女生育率在二○一五年,要回到OECD國家平均一.六的標準(台灣目前為一.○二),這就表示,每年要多生十萬個嬰兒。在未來五年內,總共要新生一百五十萬個嬰兒,才養得起沉重的未來。
一百五十萬嬰兒,一百五十萬生力軍。問題是,baby,要從哪裡來?顯然,答案不在內政部斥資一百萬元徵求「聽了就會想生」的口號,也不是正在進行協商簽訂的ECFA。
答案,在女人。搶救生育率之外,實質薪所得停滯、貧窮等長期困擾台灣社會的難題,關鍵之鑰,都在於解決婦女的困境。尤其是婦女大量加入勞動市場,她面臨家庭、工作與薪資的種種不平衡待遇,都牽動台灣最根本的核心問題。
「小孩是長期的錢坑,每個階段都要投資,跟蓋一座DRAM廠是一樣花錢的,」成大研究助理教授吳挺鋒妙喻。經濟負擔過重,是女性不願生育的主因。
既然,生育率低嚴重衝擊台灣的經濟、財政和競爭力,而解決生育的關鍵,又在幫解決婦女困境,有哪些政策,是讓婦女在未來五年「願意生、養得起」一百五十萬新生兒的鼓勵?
【首先,增加公立托育機構】
台灣公托機構數量僅私托機構的九分之一,私立收費又比公立多出三倍以上,很多受薪婦女擠不進公托,又負擔不起私托。學者曾經建議,目前很多小學招生不足,可利用閒置教室,改辦公立托兒所。
【其次,大學設置家庭宿舍】
婦女生育力從十五歲開始進入高峰,三十歲後走下坡。偏偏這個階段的婦女,大部份還在校園讀書。研究人口學的台大農化系副教授陳玉華建議,大學可以仿效國外大學,設置家庭宿舍,因應在學婦女婚育的需求。
【第三,將提高生育率視為施政優先重點,幼教經費必須再提高】
教育部一年花在幼教的經費,不過十三億,只佔教育部經費的百分之一。另一方面,台灣家庭愈來愈多元,政府發放幼兒津貼,應該直接補助嬰幼兒,而非補助家庭。法國就是採取直接補助嬰兒的政策,生育率從一.二,大幅提升到一.九。
ECFA簽不簽?重要。健保漲不漲?重要。五都選舉贏不贏?重要。但解決女人生育、就業、家務勞動、所得偏低的困境,創造一個對婦女公平、對小孩友善的環境,對台灣未來長遠發展,顯然更關鍵。更何況,做這些事,不至於出現朝野荒謬對立,最後落得一事無成吧?
[ 本帖最後由 shapen 於 2010-4-6 21:23 編輯 ] |
|
|
|
|
|
|
|
發表於 2010-4-7 05: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役期可以縮短,教育為什麼不可,大家都知道理論與實務並重,有些書本的內容真的只是應付考試而已,書念得越久,只會讓小孩當米蟲越久,有些書不一定在學校才可以念,有些人出社會念的書絕對不比在學校少..讓大家把大學在20歲甚至18歲以前就念完,然後就可以早一點投入結婚,生小孩,賺錢的行列..再來讓婦女不用出來工作,在家教小孩(省教育費)..亦可以自己自修..遠距學習.提升知識.甚至再獲取學位..亦可以做soho族和網拍之類的..貼補家計...男人也就有多一點工作機會和高薪資(搶人),苦力就讓外勞來,跟美國之前一樣,(華人都是去做苦力)..男人在家更有尊嚴和地位...所得和地位提升..開銷降低..生育率應該也能提升..經濟和社會問題可能會因此改善..也說不定...
所以說.........男女平等...不一定是好事.....
[ 本帖最後由 probe 於 2010-4-7 05:25 編輯 ] |
|
|
|
|
|
|
|
發表於 2010-4-7 05:27:26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然...把人跟豬一樣分種用或肉用...哈...... |
|
|
|
|
|
|
|
發表於 2010-4-8 11:46:0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2# probe 的帖子
男女一點都不平等
女人可以請生理假 只扣半薪不扣全勤
男人卻不可
還可以當天請生理假 |
|
|
|
|
|
|
|
樓主 |
發表於 2010-4-8 13:18:42
|
顯示全部樓層
|
|
|
|
|
|
|
發表於 2010-4-8 16:40:52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人行剛剛好?台灣家庭新主流
三人行剛剛好?台灣家庭新主流
更新日期:2010/04/08 14:40 文�林倖妃
台灣女人愈來愈不愛生小孩。二○○九年,生育率拿下世界倒數第一,家庭人口數在近二十年也悄悄發生遽變。內政部戶政司資料顯示,一九九一年家庭的平均人口數為三.九四人,十八年後的二○○九年滑落到二.九六人,少了一個人,三人家庭從此成了主流。
兩個孩子恰恰好,仍是眾多紅塵女子心中的夢想,但為何夢想地圖上的第四個人,會憑空消失?台灣的家庭又起了什麼變化,讓女人的夢想轉彎,從女人到母親的過程,從此不再天經地義?
【女人的夢想被迫轉彎】
「我女兒班上的同學,將近一半都是家中的獨生子或女,」現年四十六歲的林玉婷說。獨生子女已逐漸「佔領」小學,成了永遠的「老大」。
林玉婷理想中的家庭有兩個孩子,先生卻以孩子既是牽絆又花錢,堅決不從,兩人吵到快離婚,
爭執三年生下女兒,幾乎都是身為母親的她在照顧,花的錢也全是她一手包。
【遲婚、晚婚,導致生育年齡延後,老媽和老爸更成為現代新趨勢】
去年出生的新生兒中,母親年齡在三十歲到三十四歲間的生產力最旺盛,生出將近七萬兩千個寶寶,高於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的年輕媽媽。
三十五到四十四歲的高齡媽媽,更拚出二萬四千個寶寶的成績。只是,高齡生育衍生的健康風險,讓面臨生育壓力的三十歲以上婦女,對生第二胎有更多考量。
【「老」爸 愈來愈普遍】
四十到四十四歲的中年男性,更令人意外地為台灣共同創造出超過一萬四千個新生兒。
「不少原本不打算生孩子的人,都在四十歲左右的關卡重新檢視生命,而做出不同選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謝文宜點點頭,他們可能年過四十才開始嘗試生育子女,或是領養,一償做爸爸、媽媽的宿願。
【家庭面貌正在改變】
另一個造成孩子消失的關鍵在家庭變遷。傳統一夫一妻和子女的「家庭」有瓦解趨勢,愈來愈多元化,促使生育觀念改變,子女已經不是家的必要元素。一人成其家、二人扶持不論男女也是家,三人可能是高齡父母和單身成年子女,人和寵物也是家。
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范雲說,政府對家庭的想像過於單一化,忽視愈來愈多單身、同居、以及想要相守一生的同志伴侶,也有成家的渴望,「百萬徵口號,不如正視單身和同志的生育需求,」她怒批。
【孩子 給人無法取代的幸福感】
陽光普照的週末午後,在電台任高階主管的蕭先生最喜歡左手牽著兒子,右手挽著太太,一家人去散步。「孩子,讓我的心變得更柔軟,這是種無法取代的幸福感,」蕭先生說。太太說,看著一個小人兒,從無到有,不論是習慣、表情和動作,都和爸爸媽媽這麼像,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也讓自己成長很多,」她補充。
幸福的家庭,該是什麼面貌?多元化社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卻可能是不變的。
[ 本帖最後由 泰宏榮 於 2010-4-8 16:42 編輯 ] |
|
|
|
|
|
|
|
發表於 2010-5-19 20:52:26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只一個車燈吧,應該只剩霧燈了!
(不過晚上常看到剩一個燈的車在路上跑!) |
|
|
|
|
|
|
|
發表於 2010-5-31 23:00: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時候會覺得,目前台灣或是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自然減少一些是不錯的,何必要強求,老是提競爭力或多少年輕人養老人,其實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不要想別人來照顧「我」,假如身體機能哪一天真的不行了,希望到時安樂死能在台灣合法,不要浪費資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