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奸臣

血清療法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72

升級   73.11%

發表於 2008-1-2 23:09:16 | 顯示全部樓層

來討論吧!!!!!

剛剛看舊文章~~想起來最近有幾個朋友在跟我討論這個問題~~正所謂養豬最少要看半年~~~剛好看到這篇文章~不知道~~現在大家對於這個血清的看法是不是還是一樣呢??????:066

升級   3.42%

發表於 2008-1-3 01:54:3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11# wangborchin 的帖子

血清這ㄍ問題我有請教過專門製作疫苗的廠商...大多不贊同...因為自家血清沒有經過減毒而且內容物包含很多例如..大腸桿菌.....等等的有害菌...而且血清屬於活毒...試想幫豬隻施打活毒...也許會造成更大規模的爆發...
如果委託疫苗公司代制...那花的成本會更大..而且要大量...划不來..成效也不一定會好...三思...
總帖子數排名︰44

升級   30.45%

發表於 2008-1-3 07:54:02 | 顯示全部樓層
血清~~~有些人反對做血清  但是偏偏就是有人認為他的豬場注射血清是對的     以我的觀點是反對注射血清
ps:我問各白痴問題喔  千萬別打我哈哈哈
請問 ~ 自家疫苗與血清是不同的吧
總帖子數排名︰46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8-1-3 13:32:50 | 顯示全部樓層

血液中的液態成份

血液中的液態成份

血液中的液態成份,就是血漿血清,其中包含的物質成分就簡直無法計數了。血漿和血清的差別,在於血清是凝固過的血漿,已經除去了大部分的參與凝固的特殊蛋白。餘下的血清部分,仍包含著血漿內的絕大部分成分,以下的討論,就不再分血清或血漿而談。血漿中的物質,依化學特性而言,有礦物鹽類(或叫電解質)、脂類、蛋白類、醣類等。血中的電解質如鈉、鉀、鈣、鎂、磷等,以及其他種種微量金屬,都影響細胞功能,可以測驗其濃度是否適中,並幫助診斷其病因。醣類則以葡萄糖為主,主要用於糖尿病之診斷及治療中觀察。值得一提的是葡萄糖在血球中、血漿中、以及血清中的濃度,即使是同一個人同一支抽出來的血,也不一樣。血清裡的葡萄糖,因為在等待凝固的過程中會被血球消耗掉,所以濃度較低。同理血球內的葡萄糖也往往比血漿中濃度低,如果是用個人用或居家用的葡萄糖測定儀檢測全血(例如指尖血滴),測得的濃度會較血漿濃度低一成左右。血液中的脂類,以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為主。二者均不溶於血水中,所以需要和靠結合蛋白結合與助溶,才能在血液中流動。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都是現代人關心的指標與血管粥狀硬化、心臟或腦部血管阻塞有關。血液中的蛋白質性物質很複雜,在下一段討論。



血液中的蛋白質性物質

血清中的蛋白質,已除去促凝固蛋白,所以若要檢定血友病等凝固因子異常的疾病,就必需用血漿。已除去促凝固蛋白的血清,內含的其他蛋白仍然是五花八門,很難一一列舉,在此只能提出幾類,並略述其效能:

1.白蛋白

血中蛋白的第一大類是白蛋白,各種球蛋白等較無功能的蛋白,基本上這些是保持血清黏度,擔任結合各種物質,以便在血液中攜帶運輸的蛋白,其本身也往往是一個人營養是否充分的指標。

2.酵素

第二大類是酵素:人體各器官都製造與保有各種具特殊摧化功能的酵素。酵素製造異常或不足有時可從血液中測出來。在器官受傷時,原來保持在細胞裡的酵素有時會溢漏出來,而且往往受傷愈嚴重,溢漏到血液的量就愈多,因此測定血液中的特殊酵素,可得知心臟、肝臟等等器官受傷的程度。

3.荷爾蒙與其攜帶蛋白

第三大類是各種荷爾蒙及它們的攜帶蛋白,可以反映出各內分泌系統的機能是否適中合宜。

4.發炎反應的產品

第四大類是發炎反應的產品,雖往往不能指出那裡發炎,但可指出人體有某處在發炎。

5.特殊攜帶蛋白

第五大類是某些特殊的攜帶蛋白,例如攜帶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等的脂蛋白原、或攜銅蛋白、攜鐵蛋白等等。血液裡這些蛋白的濃度,可以幫助預測心臟血管阻塞之可能性或是幫助診斷鐵、銅等代謝異常。

6.抗體

第六大類是抗體,測定抗體是否存在可判定是否得到過某些特殊感染,如B型肝炎、愛滋病等、或是判定是否已經有抵抗力等。

7.腫瘤指標

第七大類是所謂的腫瘤指標,這一類蛋白都是特定癌細胞的產物,目前最常用的有甲型胎兒蛋白(肝癌)、癌胚抗原(CEA),攝護腺特殊抗原(PSA)等。甲型胎兒蛋白及PSA,在明顯升高的狀況下,是有力的癌症診斷工具,也是追蹤治療時觀察癌症是否控制良好的指標。在CEA 及其他所有的癌症指標則主要用在已證實患有癌症的病人之追蹤,並不適合用來做為大量的篩檢,這是因為許多患該癌症的病人,這些指標並未升高,而有一些指標升高的人,後來經過徹底的檢查並沒找到癌症。所以在目前無目的、多項目的癌症指標檢查、除了達不到目的外,還往往製造一場虛驚,PSA及甲型胎兒蛋白(肝癌用),則不在此限。

8.其他

血液中若有寄生蟲(如瘧疾原蟲)、細菌、病毒,還可經直接顯微鏡觀察或是體外培養,來證實之。


以上內容摘錄自以下網站:
http://www.alum.ntu.edu.tw/read.php?num=11&sn=188

[ 本帖最後由 程嘉華(Jessie) 於 2008-1-3 13:36 編輯 ]
總帖子數排名︰46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8-1-3 13:56:10 | 顯示全部樓層

「實驗性疫苗」可能帶來更大毒害

「實驗性疫苗」可能帶來更大毒害

編譯:薛珮臻,TrustMed國際新聞編譯中心

根據英國的研究人員指出,只能提供對抗疾病某些功能的實驗性疫苗,可能會使大眾健康情況惡化。他們催促在推展任何還不完整的疫苗時(如那些正在為瘧疾研發的疫苗),必須小心謹慎。不完整的疫苗是指那些還未能完全預防人們被病原體感染的疫苗;舉例說,一些為瘧疾所研發的備用疫苗,是企圖阻擋這種疾病的寄生物在一個受感染者的血液中繁殖,以完全封鎖感染。
據愛丁堡大學Andrew F. Read教授表示,令人關心的,是此種疫苗會促進「更險惡的」(nastier) 病原體的進化,對於未接種的人來說,那甚至會有更大的致死性。他和他的同事們使用一種數學上的模式,去觀察這些年來,不完整的疫苗可能如何在更多致命的病原體出現時提供幫助。他們在12月13日出版的《自然》中報導了這項發現。Read警告說,無論如何,他們的報導並不在表示要去引起對對標準疫苗的擔心。「這是我們的感覺……多數現在使用的疫苗都接近完美。」他告訴路透健康。然而,他也解釋說,這是由於那些疫苗對一種既定的疾病提高了一個人的自然免疫力。「我們所擔心的是:未來幾代的疫苗在對付疾病上,會如同瘧疾一樣,其發生的地方甚至連自然免疫力也不是非常好。」Read說。他的團隊的數學模式顯示,被設計用來阻斷一種病原體的散布,或減低其在人體內的毒性的疫苗,最終可能刺激更多致命病原體的存活。這可能接著會提高生病者的死亡率——比疫苗之救活人命,此事甚至還顯得更重要。
根據Read表示,這項研究點出了在供給不完整疫苗上,有「發展中的風險」;而如果它們被使用,公共衛生專家必須嚴密監視在環境中出現的病原體毒性。

(路透社醫藥健康新聞,發稿地點:紐約)

以上內容摘錄自以下網站:
http://microbiology.scu.edu.tw/lifescience/sung/chap10.doc

[ 本帖最後由 程嘉華(Jessie) 於 2008-1-3 13:58 編輯 ]
總帖子數排名︰46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8-1-3 14:03:49 | 顯示全部樓層

神奇療法或巧合誇大

神奇療法或巧合誇大
血清療法的早期爭議史


作者: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SARS 這種新的病毒疾病目前還沒有確實有效的療法,因此中國大陸傳出痊癒病患的血清具有療效的說法,就受到相當重視。臺灣有醫院嘗試此療法,有病患家屬在網站上徵求救命血清,也有痊癒者捐血回饋社會。然而,部分醫界專家警告說 SARS 血清的療效不明,卻有引發嚴重副作用的危險。

這些討論彷彿把我們帶回十九世紀末血清療法剛研發應用時的情境。醫學史學者萬德靈(Paul Weindling)指出,當年白喉抗毒血清推出時就出現療效評估困難、副作用風險引起爭議等問題,造成複雜的學術論戰。以下就根據他的精采研究重述這段有趣而發人深省的歷史。

白喉(diphtheria)是一種好侵犯兒童的疾病,傳染途徑包括飛沫、傷口接觸,乃至飲用沒有加溫消毒的牛乳。在十九世紀後期,白喉是歐美兒童主要死因之一。白喉病因的闡明,可說是一批傑出細菌學家的接力研究成果。德國細菌學家克列伯(Edwin Klebs, 1834-1913)在一八八三年首度辨識出白喉的致病細菌。次年,另一位德國細菌學家羅福樂(Friedrich Loeffler, 1852-1915)成功培養出白喉桿菌。羅福樂還懷疑某些感染白喉的患者不會發病卻具有傳染力,為「健康帶原者」(healthy carrier)這個對預防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的概念奠下基礎。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胡斯(Emil Roux, 1853-1933)與葉赫森(Alexandre Yersin, 1863-1943)在一八八七年在白喉桿菌的培養液中發現該菌產生的毒素。接著,德國細菌學家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 1854-1917)與日本細菌學家北里柴三郎於一八九○年在細菌學大師科霍(Robert Koch, 1843-1910)的實驗室中研發抗毒血清。他們將白喉毒素注射到實驗動物體內,宣稱這樣產生的血清具有能對抗細菌毒素的抗體。他們認為這種抗毒素(anti-toxin)可以中和白喉毒素,甚至能殺死白喉桿菌。

著名的英國生理學家薛凌頓爵士(Charles Sherrington, 1857-1952)曾描述他為了拯救罹患白喉的姪子而連夜趕搭火車,小孩在注射了第一批於英國使用的抗毒血清之後痊癒。報章媒體不斷刊出類似報導,使得白喉抗毒血清很快就引起大眾矚目。對細菌學這門新學科而言,血清療法的出現是場及時雨。

當時細菌學雖已發現一些重要傳染病的致病細菌,但不少實務界人士對這門學科的價值還是大有保留。公共衛生工作者認為清潔通風的環境和乾淨的食物與飲水,就能有效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十九世紀的公衛運動在這方面的努力已有很好成效。他們批評細菌學只把焦點放在病菌上面,卻忽略了環境與社會因素,如此狹隘的觀點不只無法周延解釋疾病的發生,反而不利防疫保健。不少臨床醫師則認為細菌學的研究成果對治療無甚助益。白喉抗毒血清的出現,使得細菌學家得以反駁這些批評。

白喉血清療法激起了大眾對消滅傳染病的希望。民眾的捐款、慈善組織的贊助以及政府的支持,使得細菌學研究獲得不少資源。一八九四年貝林在哈勒大學(Halle University)醫學系激烈反對下獲聘為該校正教授。普魯士政府還在柏林近郊設立一個專門測試血清療法的研究機構,由另一位投入血清療法研究的細菌學家艾利希(Paul Ehrlich, 1854-1915,一九○八年獲諾貝爾生醫獎)主持,以推動血清製劑的純化與標準化。該機構後來遷往法蘭克福並擴編為「實驗療法研究所」(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Therapy),艾利希就在此一研究所經 606 次嘗試後,研發出治療梅毒的藥物「砷凡鈉明」(Salvarsan)。

這段期間正好是歐洲傳統藥廠走向現代科技產業的關鍵時刻,貝林等人用馬取代天竺鼠來量產抗毒血清。細菌學家與粗具規模的藥廠合作,立下學術研究和商業生產結合的模式。細菌學家還和小兒科醫師及兒童醫院聯手推廣血清療法,使得兒童醫院獲得更多經費,小兒科在醫界的地位也得以提升。推廣白喉血清療法的小兒科醫師胡貝納(Otto Heubner, 1843-1926)於一八九四年在柏林大學醫學系的反對下,獲普魯士政府聘任為該校正教授。

獲得第一屆(一九○一年)諾貝爾生醫獎的貝林是宣揚血清療法的旗手。他藉由血清療法,對創建細胞病理學(cellular pathology)的偉大病理學家維蕭(Rudolf Virchow, 1821-1902)發動論戰。和科霍不和的維蕭向來強調環境與社會因子在疾病的發生扮演重要角色,宣稱醫學是門社會科學,並致力推動公共衛生。在一八四八年的斑疹傷寒(typhus)流行病學研究調查報告中,維蕭強調貧窮與疾病的關聯,主張政府必須賦予工人個人自由與結社權利以進行民主自治,並且實施進步的稅制,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發生。

貝林宣稱血清療法消滅傳染病的功效遠優於公衛措施,足以取代維蕭所鼓吹的衛生改革。因醫學成就而封爵的貝林,既反對維蕭的公衛觀點,也攻擊他的自由派政治立場。貝林還訴諸民族主義,宣稱血清療法和日耳曼民俗傳統對傳染病的看法相符。日後納粹政權對貝林大加紀念推崇,除了醫學成就之外,或許和他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與保守政治立場也有關。

血清療法並非沒有爭議,有時注射血清的病人會發生過敏反應。輕微者會出現起疹子、發燒與關節疼痛的症狀,當時被稱為「血清病」(serum sickness)。嚴重則會迅速死亡而引起震撼恐慌。血清療法批評者常以其安全性大作文章。柏林著名醫學教授蘭格漢斯(Paul Langerhans, 1847-1888)的兒子在注射白喉抗毒血清後死亡,為喧騰的爭議火上加油。

公衛學者也開始研究血清療法的療效,並質疑其支持者有誇大之嫌。白喉桿菌不同菌株的毒性變異很大,疫情也有高低循環。英國公衛學者鈕修姆(Arthur Newsholme, 1885–1935)在一九○○年指出,倫敦的白喉死亡率在一八九三年還在上升,巴黎卻在一八七七年就已下降,因此不能單把白喉死亡率的下降歸功於一八九○年代推出的血清療法。鈕修姆雖然承認血清療法對死亡人數的降低有貢獻,但也指出疫情循環(epidemic cycle)更是重要因素。

也有一些臨床醫師認為抗毒血清只有類似疫苗的預防效果,療效卻很可疑。維蕭就支持這個看法。發現白血球殺菌功能的細菌學家布希納(Hans Buchner, 1850-1902),在對此進行研究後認為抗毒血清可以防止細胞進一步中毒,但無法殺死白喉桿菌,因此血清只能提供被動免疫,卻無貝林所宣稱的殺菌療效。布希納強調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更為重要。

另一位投身公共衛生領域且成就卓越的細菌學者哥德斯坦(Adolf Gottstein, 1857-1941)則發現,在許多健康兒童的眼結膜與鼻腔都可以發現白喉桿菌,因此菌株的毒性與個人的抵抗力才是罹病與否的關鍵。哥德斯坦批評鼓吹血清療法的人過度誇大白喉抗毒血清,而強調改善個人與居住環境衛生,以及透過兒童福利來改善兒童的營養與提升「自然免疫力」,才能有效防治白喉。

今天的歷史學家仍難以評估血清療法對當年白喉的防治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卻可清楚看出在這個醫療技術誕生時不同的研究取向、學科利益乃至政治立場,如何使得一批最傑出的醫學家對這個療法產生歧異甚大的看法與評價。



請連結右列網站閱讀全文:http://nr.stpi.org.tw/ejournal/Nscm/9208/9208-13.pdf

[ 本帖最後由 程嘉華(Jessie) 於 2008-1-3 14:08 編輯 ]
總帖子數排名︰72

升級   73.11%

發表於 2008-1-4 22:03:5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S 於 2008-1-3 01:54 發表
血清這ㄍ問題我有請教過專門製作疫苗的廠商...大多不贊同...因為自家血清沒有經過減毒而且內容物包含很多例如..大腸桿菌.....等等的有害菌...而且血清屬於活毒...試想幫豬隻施打活毒...也許會造成更大規模的爆發...
...


我沒有要用啦~~只是剛好看到這篇文章~我又對這種東西不了解~所以才想要問一下的!!!!!!!!ㄏㄏㄏ!!謝謝啦!!!
總帖子數排名︰72

升級   73.11%

發表於 2008-1-4 22: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板主大大阿!!

哇賽!一口氣看了板主大大發的三篇文章~~對於血清也有了解~~對自家疫苗也有了解~~~我想在使用上應該是決策者的決定吧~~~~~目前~還是按部就班來吧!!!哈哈哈!!:080 :080
總帖子數排名︰2

升級   0%

發表於 2009-12-19 19:58:45 | 顯示全部樓層

產房秘偏方-很機車

也許已有人行之多年........不告訴你.........?
看後用過.記得分享心得報告哦 !

汽機車保養換下的" 機油 " 刷塗在分娩床面.像上油漆一樣 ( 消毒慨念).

有極端困擾的朋友.Try Try  Try.

" 動"K" 密"
忙又盲的-決策者 ?
" 舉一反三"
Try 一下.( 保育舍)
總帖子數排名︰3

升級   65.65%

發表於 2009-12-19 20:09: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會不會太厚工呀?

用衛可或汎福露液還比較方便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