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36|回復: 11 | 政府檢驗不出的瘦肉精你會用嗎? [複製鏈接] |
|
目前市面上最新型之瘦肉精,政府尚未有此標的無法驗出,但價格也略貴。
在政府檢驗不出的情況下,您會考慮使用嗎? |
|
|
|
|
|
|
|
發表於 2008-7-9 15:27:46
|
顯示全部樓層
沒有驗不出的東西....
還是按照政府步調走吧
等下消息流出去
在消費者間越傳越難聽
就糟了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0 08:26:08
|
顯示全部樓層
如Bananafish所說的
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酵素免疫分析法):利用抗原抗體之間專一性鍵結之特性,對檢體進行檢測;由於結合於固體承載物(一般為塑膠孔盤)上之抗原或抗體仍可具有免疫活性,因此設計其鍵結機制後,配合酵素呈色反應,即可顯示特定抗原或抗體是否存在,並可利用呈色之深淺進行定量分析。
HPLC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層析儀):適用於半揮發性和非揮發性化合物或遇熱易被裂解的待測物,應用此方法進行分析的先決條件是標的待測物必須溶於作為移動相的溶劑中;由於移動相的溶劑是在加壓狀況下輸送,所以本方法最初被稱為高壓液相層析(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高效能液相層析分析的原理係藉移動相通過靜相達到分離的效果;混合物中的各成份在靜相和移動相之間的分配係數不相同(即親和力不同),使其在管柱中的滯留時間不相同而得以分離出來。若化合物與靜相親和力較強,則沖提較慢(即滯留時間長),而化合物與移動相的親和力較強,則沖提較快(即滯留時間短) ,依此原理將樣品中的標的待測物與共萃取出來的干擾物分離的方法。
GC-M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氣相層析質譜儀):分析揮發性或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之最適當儀器。將待測成份直接注入層吸管柱或注入注射部經加熱揮發進入層吸管柱後,管柱以恆溫加熱或以程式控制加熱,則各成份依其熱力學性質(化合物在層析溫度之蒸氣壓及對固定相之選擇性)之不同而在固定相及移動相(即載行氣體)中有不同之分佈,載行氣體攜帶化合物之蒸氣通過層析管,並依其蒸氣壓之不同即對固定相之選擇性不同而得以分離不同之成份。
LC-MS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液相層析質譜儀):液相層析質譜儀可對不揮發性化合物, 極性化合物,熱不穩定化合物;有機合成中間體;藥物代謝物基因工程產品和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糖、多聚物等)進行分析測定,不僅提供分子量、結構資訊,而且具有良好的選擇性和靈敏度。已成為現代分析手段中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已在藥物、化工、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化學、商檢及環保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層析 儀/質譜儀聯用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手段。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醫藥、香料、染料、衛生防疫、有機合成等行業。它集中了層析儀的分離和質譜儀的鑒定優勢,可以分析有機混合物,分析天然有機化學成分很複雜的揮發油及其有效成分,可測出分子量及分子式,並能依據裂解機能推斷出物質的結構。
LC-MS/MS (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MS......越多MS就能夠更精準
最近看到些報告有更詳細精準的儀器出現了,叫做UPLC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從數據上看起來比LC-MS/MS/MS....還要準確大量快速,一台可能就要接近台幣兩千萬元,檢測技術一定會越來越進步,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如果檢測物件事關重大(比如CSI犯罪現場的實驗室那些儀器都粉貴的),就會有所投資。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0 11:07:10
|
顯示全部樓層
再好再新的產品
早晚都會被驗出來
到時還不是傷害到我們自己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0 12:52:2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實在也不是想故意打擊大家對"公權力"和"科學"的信心,但是,我認為園長題目裡的敘述並不完全錯誤。
我來拋兩個問題,大家試著思考看看:
1.某個擁有專利的廠商(而且有某國強大的政治實力做後盾),不願意提供某種藥物的標準品和標準檢驗程序,而以商業機密為名,讓台灣政府和學界無法檢驗或無法正確檢驗,是否可能發生?
2.某種藥品的檢驗昂貴且曠日廢時,以致於台灣政府不願意把這一項檢驗工作所需要的經費和法規優先通過,是否可能發生?
想想吧................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0 13:53:4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程嘉華(Jessie) 於 2008-7-10 12:52 發表
我實在也不是想故意打擊大家對"公權力"和"科學"的信心,但是,我認為園長題目裡的敘述並不完全錯誤。
我來拋兩個問題,大家試著思考看看:
1.某個擁有專利的廠商(而且有某國強大的政治實力做後盾),不願意提供某 ...
不是不可能,但是在科學界想要全面隱瞞似乎有相當的難度,
對手國也不是只有台灣這類基礎科學較為薄弱的國家,還有非
常反對的歐洲、怕死的日本、也想要當大國的中國。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0 15:24:43
|
顯示全部樓層
之前有聽親戚提過廠商兜售這類產品
要從仔豬吃到肉豬
每公斤成本約增加1元
但廠商也說效果不如培x只有他的80%
是驗不出啦
親戚用了一段時間
感覺不出效果=.=
又回來吃一般精料狀態
沒辦法 台灣注重體型想賣好價錢
這個領域 一定會有廠商不斷”深耕”著墨
只是廠商宣稱的效果 是否與增加的支出成本相當 就見仁見智摟 |
|
|
|
|
|
|
|
發表於 2008-7-10 16:38:59
|
顯示全部樓層
怎會驗不出來
只是有幾個問題
1. 標準品的問題
有標準品 就可以驗出來 就算是藥廠的混合物
也一樣分析的出來
2. 標準程序步驟
政府檢測有一定的檢測法規
所有的檢測步驟 都要有認證機構 以及政府所公佈的標準方法實行
因此 如果某經過認證的單位 他要做某項檢測的時候
他必須聲明 他是依照 政府所頒訂的檢測流程
比如說 我要檢測臭味 上面就必須註明
檢測方法為
臭氣及異味官能測定法 -- 三點比較式嗅袋法 (NIEA A201.11A)
這種測定方式才能夠得到官方認定
我再次強調 沒有東西檢測不出來
問題是 檢測出來不代表能夠處罰
為何? 因為沒有標準規則出來 行政法令跟不上實際情形
今天我東西檢測出來 又如何? 沒有法令可罰
又不是公認的檢測方法 你能奈我何?
檢測技術絕對不是問題
問題在其他的層面 這就不是我該說的... |
|
|
|
|
|
|
|
發表於 2012-2-12 08:18:21
|
顯示全部樓層
程嘉華(Jessie) 發表於 2008-7-9 22:52
我實在也不是想故意打擊大家對"公權力"和"科學"的信心,但是,我認為園長題目裡的敘述並不完全錯誤。
我來 ...
美國已經有市售的檢驗試劑
來且均附有標準品
這不是問題
大家不用猜來猜去
想東想西
就是養成守法精神
使用不合法的飼料添加劑
再好用也是違法 |
|
|
|
|
|
|
|
發表於 2012-2-12 08:19: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蘇少儀 於 2012-2-11 18:20 編輯
團長 發表於 2008-7-10 01:24
之前有聽親戚提過廠商兜售這類產品
要從仔豬吃到肉豬
每公斤成本約增加1元
來客 多巴胺
使用的時機只有上市前20或40公斤
因此一大堆什麼........................都是要削好騙的農民用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