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通益國際 於 2012-3-1 02:09 編輯
目前全省的畜牧產值 前三名應為 毛豬.白肉雞.蛋雞..各協會的運作模式不同,但業界公認,最建完體系的應該是白肉雞.本人剛好有參加過相關事務,可供養豬業界做參考
1.飼養普查:毛豬在養頭數普查.一般都是公所獸醫.挨家挨戶做普查.坦白說都是豬農說的算,真正有進去清點的,真是少之又少(防疫問題)養豬戶,都不願讓普查人員進場..所以普查出來的數字,跟實際在養量會有落差...而白肉雞普查..的方式卻跟毛豬不同, 首先由各縣市協會,召集(養雞班班長.飼料業者.電宰業者.動物疫苗業者...一同出席,種雞業者)交差比對..例如以疫苗量推算出生小豬量,母豬量.飼料業者由飼料量推算肉豬量)這樣子普查出來的數字會比較客觀~~而且出席人員,還有車馬費可領.參與會議的人員,會比較積極.協會人員,也會定期電訪.做電話普查..做相關統計
2.義務告知: 協會統計之相關資料,如.在養戶數,在養頭數.使用飼料廠牌(自配.廠料.代工).出豬市場.畜舍設備(傳統,水濂.負壓)記錄應祥細.供會員了解.並且提供相關價量比照表...例如:一月份總進口量,總屠宰量..豬價比對,例如:全省出豬頭數21000.豬價約70元/kg. 25000頭豬價約在58~60元/公斤左右.....給養豬戶有相關的認知..豬價好壞,簡單來說,就是價量的問題而已...
3.產銷調節: 養豬戶跟白肉雞戶不同之處,在於..養豬戶要出豬,都是透過合作社或者個人,還是載運業者,跟肉品市場調度人員做協調,安排出豬事宜.沒有一個完整系統,簡單來說....我若是大場的,我高興那一天出豬就是那一天出豬.沒有規範可言...肉雞業者,在進雞時,就必須跟電宰業者商定好,出雞事宜,日期,由電宰場人員做調度...比較有一個完整系統.才不會有所謂的爆量,或者不夠量的現象出現. 若協會可以參與肉品市場調度的角色.....視市場需求量,來調度豬隻,才會有穩定的價格~~不然有時候豬量太多,造成賤價傷農的事件發生..... 站在肉商的角度來看,他當然希望肉品市場每天都有一堆爆量的豬,可以讓他們挑到爽,撿便宜..價格越低越好.若協會有參與調度,有主導權....就不會讓肉品市場,予取予求了.....
4.付款問題: 全國的養豬戶都知道.出完豬,大約2~3天錢就會滙進去養豬戶的帳頭...但是白肉雞戶出完雞,卻要等7~10天,才會收到錢,看起來好像養豬比較好...其實!肉品市場這個制度不見得最好...假設,我今天是養豬戶,月底到了,要去交支票,其它雜支類的..當然我會挑,25號或者26號出豬...等出完豬,領到錢,再去付支票錢...造成一種投機的心態.如果我今天缺錢,見面一定打去肉品市場說我要出豬,叫肉品市場排,以肉品市場的角度來說,當然豬越多越好,肉商更爽..如果肉品市場把付款日期延後,至七天...我敢說.要調度豬隻一定很好調,豬農也會提早一星期做預備. 光是延後付款的那些錢,肉品市場一年下來,所累積的利息錢,就夠他們付年終了,何樂而不為...或者把這筆錢當成補貼豬農的基金,也是不錯的方法...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感謝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