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4|回復: 1 | 本輪豬價波動具有獨特性 [中國畜牧獸醫信息網] [複製鏈接] |
|
本輪豬價波動具有獨特性
關於豬價上漲有多種解釋版本——週期論、成本論、城鎮化進程的勞動力成本論,從調研情況來看,問題的成因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那麼,哪一個會是主要因素呢?
從養殖環節來看,正常的生豬養殖,從母豬補欄到商品豬出欄約需要18個月;而仔豬養成商品豬只需要6個月。若以豬糧比5.5為界,則對補欄的刺激出現在2006年10月;若按生豬價格飆漲為界,則補欄的刺激出現在2007年6月。但為何至今尚未看到明顯回落?為何豬價漲幅如此之大?
從養殖週期來看,在我國生豬養殖以3—4年為一個週期,包括完整的波谷和波峰。2005年底到2006年上半年,生豬養殖處於上一輪週期的波谷。當時生豬收購價格低到3元/公斤以下,“豬賤傷農”,農戶不得以大量處理生豬,甚至部分母豬也由於飼養成本太高而處理掉了。這造成了生豬供給方面的低谷,預示豬價將要回升。
但問題是,此後回升幅度為何如此之大,且幾乎是一路上揚而無回落跡象?
從上游成本來看,在我國豬糧比5.5為養豬的盈虧平衡點。當豬糧比高於這一數值時,養殖戶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從而補欄、出欄會陸續增加,豬價回落。因此,雖然玉米等農產品(行情論壇)價格也經歷了一輪大幅上漲,但自2006年10月起,豬糧比即超過5.5的平衡點,到了2008年2月豬糧比創下9.44的新高。同時,豬料比已經達到12.01的歷史高點,情況並未得到改觀。顯然,從成本方面考慮似乎也稍欠說服力。
從城鎮化進程帶來的農村勞動力脫離土地化看,農村勞動力之所以脫離土地,在於自給自足式的農作方式機會成本太高。無疑,城鎮化進程的動力在於預期高收入。這一趨勢由我國二元經濟的現實所決定,影響並將長期影響我國生豬養殖業的格局和變遷,將促使小規模散養逐漸萎縮。
另外,城鎮化人口帶來的需求提高又反過來刺激著供給層面,加大了供給壓力。
但是,從我國城鎮化率的變化來看,從1996年開始基本上是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勞動力成本也是逐年提高的,這對豬價波動的影響是集中體現嗎?顯然也不是。
不可否認,養殖週期、糧價飼料成本以及城鎮化的因素,在豬肉漲價這一微觀現象中得以體現,但不是引發價格突然波動的最關鍵因素。因此,無論從投資的角度還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都需要進一步追蹤價值鏈上的其他環節。
∼∼∼∼∼∼∼∼∼∼∼∼∼∼∼∼∼∼∼∼∼∼∼∼∼∼∼∼∼∼∼∼
Jessie註1:『生豬』=『毛豬』
Jessie註2:『補欄』=『增養』
Jessie註3:『商品豬』=『上市肉豬』
Jessie註4:『豬糧比』=毛豬的價格與玉米價格的比稱為"豬糧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