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6|回復: 0

腳是第二顆心臟【Happy Mall】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4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8-1-2 18:33: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的老化,由雙腿開始,
>  鍛練雙腿可以預防衰老、促進健康、輕鬆減重。
>  健走,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
>  現正風行很多國家,成為健身新風潮。
>
>
>
>  最平凡的作為,常常有最不凡的效果。健走可以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解除緊
>  張、控制體重等,最重要的是,健走讓人感覺很好。
>  健走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
>   比慢跑安全,比散步有效
>    《走路!不要跑步》(Walk, Don't Run)一書的作者史塔曼博士說:「健走是
>  一項完美的運動。」健走要求走路跨大步、速度敏捷、雙臂擺動、抬頭挺胸,比慢
>  跑安全,也比散步有效。對於很少運動或30歲以上的人,貿然跑步,膝關節、肌腱
>  等,很容易受傷。所以,德國體育運動學專家克勞思.柏斯說,健走比慢跑安
>  全,比散步有效,使人健康並保持健康。
>   健步走喚醒全身活力
>  【健走的特質】
>    健走除了要達到至少每週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標準外,它比平常走路、散步
>  或逛街,還多些運動的特質:
>  !P 步伐要跨大,跨步後腳跟先著地,再有意識地順序讓腳底、腳趾著地,接著再以
>  腳趾用力蹬離地面。膝蓋最好微彎。
>  !P 一定要抬頭挺胸。雙臂要主動運動。擺動雙臂使下臂呈約90度,有節奏地擺到胯
>  後,向上則擺到與肩同高。
>  !P 速度要求舒適而敏捷。運動醫學界認為無論男女,(220-年
>  齡)×(75∼80)%=個人每分鐘最佳的訓練脈搏率,例如30歲的人脈搏應在
>  143∼150次/分之間,個人可依體重或健康狀況再行調整,慢性病患以減至50%為
>  宜。
>  【健走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
>    或許還是有人會想「健走,算什麼運動?」。然而,走路在幾千年前就被醫學
>  之父希波克拉提斯稱為「人類最好的醫藥」,並非毫無根據,已有許多研究證
>  實,有規律的健走計劃,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
>  !P 頭腦 促使腦部釋放腦內啡(endophin),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悅。
>  肺部 增加最大通氣量、增強橫膈肌肉強度、緩和慢性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的症狀、減
>  低對抽菸的渴望。
>  !P 背部 健走時椎間盤承受壓力與站立時差不多,比較不會受傷,同時還能加強背
>  肌以鞏固脊柱。
>  !P 骨骼 骨骼也需要運動,健走相當於對骨骼施予重量訓練,能讓身體多吸收鈣
>  質,對抗骨質疏鬆。
>  !P 膝蓋和腳 健走時關節部位承受壓力不大,又有強化肌肉的功效,當然有所助
>  益。中度病患如果經常從事溫和的運動,比不運動的患者,少受疼痛煎熬。
>  !P 心臟 走路降低血壓,減低阻塞動脈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時的脈搏數,促使心臟
>  側枝血管更發達。
>  !P 腸胃 幫助胃腸蠕動,減低食慾。
>  故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保羅說: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
>  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
>    健走時,配合緩而深的呼吸、雙臂擺動、大跨步快速前進等,更可獲得意想不
>  到的效果。
>  健走的好處
>    健走的好處,可以歸納為塑身與健康兩方面。
>  【走出好身材】
>    肥胖是百病之源。即使輕鬆地走,也能消耗平常10倍以上的脂肪。為了消除體
>  內多餘的脂肪,在自然呼吸的情況下步行,讓心跳維持再最高心跳數的50∼60%之
>  間,就能提升有氧運動的效能。
>
>
>
>  健走有效消耗身體熱量
>
>  時速(km/hr)
>  消耗300卡所需時間(min)
>  每分鐘消耗熱量(卡)
>  蹣跚走
>  3
>  110
>  2.7
>  散步走
>  3.6
>  100
>  3.0
>  自然走
>  4.5
>  90
>  3.3
>  健步走
>  5.4
>  70
>  4.2
>  全力走
>  7.2
>  38
>  7.9
>
>  多走路,多用雙腳,腦力、體力都會更好。身體下半身包括背、腰、臀、大腿、小
>  腿等肌群,都與大腦、脊髓、神經互通訊息,且與腦幹有密切相關。
>  健走這「藥方」,如果每天服用,可以減少20%罹患乳癌、30%得心臟病、50%罹
>  患糖尿病的機會,而且幫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   【遠離乳癌威脅】
>    據美國和《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一項長達20年的統計研
>  究指出,一週運動7小時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健
>  走。
>  【預防心臟病】
>  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一週健走3小時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臟病的
>  風險;美國醫學學會也肯定,每天健走30分鐘,可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即使
>  沒法每天空出一段時間健走,利用短時間走路累積也可有一定成效。
>  【走離老年痴呆】
>    一邊健走一邊配合呼吸,可以獲得全身血液活絡與腦循環順暢的雙重效果,腦
>  血管重返強韌,自然就能預防健忘與痴呆。
>  【健走能降血壓】
>    步行可以減少荷爾蒙分泌(因荷爾蒙促使血壓上升),因而減少血壓上升的機
>  會;其二是步行會增加牛膽酸的分泌,而牛膽酸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為了安全起
>  見,高血壓患者應先跟醫師溝通了解身體所能負荷的狀況,從散步開始,逐步進展
>  到健走,但每次還是要持續30分鐘以上。
>  【預防動脈硬化】
>    血液中膽固醇量過多,會逐漸滲入血管壁,動脈因此變硬變脆變狹窄,容易誘
>  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變。持續20分鐘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
>  肪,增加HDL的量。
>  【預防治療糖尿病】
>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輕快健走1小時,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
>  預防效果。
>    糖尿病患者特別要注意配速,同時最好隨身攜帶點心,補充能量防止低血糖。
>  【健走避免脂肪肝】
>    研究人員發現,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環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臟的眾多微血
>  管末端,肝的代謝功能就好
>  【走出好骨質】
>    預防骨質疏鬆症其實不難,除了多攝取含鈣食物外,運動不可減,健走更理
>  想。需持續的走,朝每天一萬步的目標邁進。
>  【改善腰、肩、頭部疼痛】
>    如果駝背或姿勢不良,僧帽肌的負擔過重,肩膀就容易僵硬痠痛。最有效治療
>  的方式就是健走,因為健走必須抬頭挺胸、雙臂大幅擺動、大跨步前進,自然拉直
>  背肌與僧帽肌。
>  【消除壓力,幫助睡眠、紓解憂鬱】
>    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的操控狀態,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
>  更靈活,有助於消除壓力,更容易入眠。
>  除此之外,這項運動的附加價值:增進自尊、自信與樂觀。
>    不過,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健走時必須特別注意身體狀
>  況,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關節較弱容易痠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調整運
>  動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