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05|回復: 2 | 瞻前顧後的智慧 ── 1976 年豬流感疫苗事件 [複製鏈接] |
|
事過境遷,人人都是諸葛亮。不過,事在人為,事後諸葛亮還是有機 會表演教人驚艷的本事,甚至垂範後世。 1976 年豬流感疫苗事件就是個例子。它不但是美國公衛學的重要教材,還是對決策過程有興趣的人都必須研究的案例。
◆ 背景
1918 年 9 月,流感開始肆虐美國,喪生人數估計達 50 萬人。那一年,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 39 歲,比前一年跌了 12 歲。那次流感極為獨特,死者中有許多正值青壯年。
一般而言,病毒疾病的致死率與年齡成正比;而其他流感的死亡病例,八成超過七十歲。 1930 年代,美國的科學家發現「1918 年大流感倖存者」的血清中,有對付豬流感病毒的抗體,而 1918 年之後出生的人,沒有這種抗體。從此,「1918 年大流感」是豬流感病毒引起的說法,似乎就確立了。
◆ 事件
1976 年 1 月 6 日星期二,18 歲的大衛.路易士進入美國紐澤西州迪克斯堡(Fort Dix)報到,接受陸軍新兵訓練。
2 月 4 日星期三,大衛出現明顯的流感症狀--發燒、流鼻水、全身酸痛--而臥床休息。傍晚,他強迫自己起床,參加連行軍訓練。可是他中途倒下,送進基地醫院後,幾個小時就死了。 當時,迪克斯堡負責醫務的上校醫官正在為新兵的流感問題操心,因為已經有三百來個新兵病倒了。他將十九份喉嚨檢體送交紐澤西州衛生部,請求化驗;大部分都是 A 型流感,檢驗不出名堂的,就送交聯邦疾病管制中心(CDC)。後來大衛的檢體也送到了 CDC。
2 月 12 日星期四,CDC 發現四份檢體中出現豬流感病毒抗原,大衛的正在其中。大衛感染的竟是豬流感!防疫人員極為緊張,理由有二: 第一、1918 年大流感與一般流感不同,當時孩子與青壯年遭劫的比例極高; 第二、同一個營區中出現了四個病例,表示那是人對人的傳染。
CDC 的專家立即擔心大衛的命運只是一場大流感來襲的警告。
正巧第二天--2 月 13 日星期五--紐約時報刊出了一封讀者投書,執筆人是知名的流感病毒專家基爾波恩(Edwin D. Kilbourne)。
他指出自 1940 年代起,每隔 11 年就會發生一場世界性的大流感疫情,最近一次發生在 1968 年,因此下一次就是 1979 年。他呼籲當局預作準備。
2 月 14 日星期六,CDC 主管山瑟(David Sencer)召集專家會議,達成的共識是:還需要更多證據,目前不宜下結論。 19 日星期四,山瑟召開記者招待會,公布迪克斯堡裡發生了豬流感疫情。他小心措詞,沒有提 1918 年大流感。但是記者不放過他,直接追問迪克斯堡豬流感與 1918 年大流感的關係。當晚,兩個全國電視網都報導了這個消息,都提到 1918 年大流感。第二天,這則新聞還上了紐約時報第一版。
3 月 10 日,CDC 的疫苗諮詢委員會(ACIP)集會,山瑟擔任主席,基爾波恩醫師也參加了。這一年的流感季節即將結束,他們要為下一個流感季節預作準備。若要為豬流感未雨綢繆,時間並不多,新的疫苗還要通過人體實驗呢。 那天出席 ACIP 的人,面臨的情況是這樣的:迪克斯堡內,有一名年輕人死了,喉嚨檢體中有豬流感病毒,有 13 名豬流感病人,還有 500 名體內已有豬流感抗體的新兵。其他地方沒有發現豬流感病毒。
他們該做什麼決定? 基爾波恩認為必須立即採取積極行動,就是訂購對抗豬流感病毒的疫苗。即使不同意這樣做的人,也為手上只有少量明確資訊而感到沮喪。 CDC 是個預防醫學機構,誰能以科學論證大衛感染的豬流感不會潛伏一時,秋天再爆發?萬一這種豬流感像「1918 年大流感」怎麼辦?只要有這個可能,就得採取行動,不然,CDC 是幹什麼的?
CDC 的確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要是 CDC 發出假警報,耗費大錢虛驚一場,無異砸自己招牌。可是,萬一大流感真的來襲,事前 CDC 毫無警覺,結果就不是 CDC 的招牌扛得下的。 山瑟會後呈給上級的政策備忘錄,建議針對「萬一」的情況採取行動,進行全民預防注射。他的理由是,疫苗需要兩個星期才能產生效力,而感染了流感病毒,幾天就會發病。一旦流感爆發,就等不急動員全民注射疫苗了。
1976 年 10 月 1 日,美國公衛單位開始為全民注射豬流感疫苗。事實上,直到疫苗開打,CDC 掌握的事實仍然不出 3 月初所知道的範圍。美國國會為這個計畫撥付的金額是 1 億 3 千 500 萬。另外,國會還通過法案,由聯邦政府承擔疫苗風險。 全民注射疫苗的方案,的確潛藏了不測的風險。美國人口超過兩億,每一分鐘都有人過世,注射了疫苗的人要是在短時間內過世了,如何確定那不是疫苗的副作用?
頭十天,100 萬人接受了注射。 10 月 11 日,賓州匹茲堡有三人在同一診所注射,不久就死了。他們都年過 70,有心臟病史。合眾國際社記者在地方報紙上發現了這則消息,向全國發布。 12 日,負責驗屍的醫師接受電視訪問,指控疫苗可能有問題。當地衛生單位立即宣布暫停注射疫苗,九個州跟進。 接著就是媒體鬨傳每日「疫情」(因疫苗致死的人數統計),以及各種關於疫苗安全的質疑,逼得正在競選的福特總統偕同夫人當著電視注射疫苗。 一直沒有現身的,反而是豬流感。世界各地都沒有。
11 月初,福特總統敗給卡特,月中,新的問題出現了,一位醫師報告疫苗會引起一種叫做「居楊-巴賀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的怪病。病人先是四肢抖動、無力,然後控制呼吸與吞嚥的神經也受影響,原因不明,美國每年有四、五千人得這種病。消息傳出後,病例越來越多,直到 CDC 也承認疫苗脫不了干係(雖然致病風險低於 10 萬分之一,致死風險 200 萬分之一)。 12 月 16 日下午,公衛局(PHS)宣布暫停注射疫苗。這時注射過疫苗的人數,已超過 4000 萬。 12 月 21 日,紐約時報刊出一篇署名評論,以「慘敗」(fiasco)為整個事件定調。
◆ 政治家
預定出任卡特政府健康�教育�福利部(HEW)的卡里發諾(Joseph A. Califano, Jr.)沒空看電視,紐約時報倒是必讀。因此他上任時,對豬流感疫苗事件心中已有定見。 1977 年 2 月 7 日,卡里發諾在電視上當眾開除了山瑟。他說山瑟已在 CDC 服務了 16 年,主任就做了 10 年;他想找年輕的人接棒,讓 CDC 重新出發。
這個舉動為山瑟招來了同情,許多人認為卡里發諾只想證明自己不過是個政客而已。 但是卡里發諾隨後又做了一件事,只有政治家才會做。他邀請兩位哈佛大學教授調查豬流感疫苗計畫始末,寫一份報告,為他「上一課」,好讓他學著點兒。他說, 我是律師,也擔任過國防部長麥納馬拉的特別助理,我面臨的情況,往往涉及我不清楚或根本不懂的事件或題材,它們都經緯萬端,極為複雜。
但是,豬流感疫苗事件教我驚訝,令我困惑,因為我甚至不知該問什麼問題,才能做出明智的決定。……要是有人對該計畫做個詳細研究,凡是必需針對敏感的健康問題做決策的人,都可能受益良多。無論豬流感疫苗事件能教我們什麼,我們千萬得學會。
哈佛大學甘乃迪學院教授紐斯塔特(Richard E. Neustadt)與公衛教授芬柏格(Harvey Fineberg)花了一年時間,完成報告。他們認為,豬流感疫苗決策者的最大失誤,在過於擔心「萬一」的後果,而沒有確切評估「萬一成真」的可能性。卡里發諾讀了之後,公開承認當年要是他負責決策,也會做成同樣的決定。他還將這份報告以政府出版品的形式出版。
1981 年,這份報告增訂後由民間出版,書名是《從未出現的流行傳染病:豬流感疫苗決策始末》(The epidemic that never was: policy-making & the Swine Flu Affair)。作者為這一版寫的序,結語是這樣的: 我們發現,中央政府的官員與顧問中,沒有人是壞蛋;我們認為,任何人都可能做出同樣的決定,包括我們在內。但是,我們希望不二過。
(本文原載於《科學人》二○○三年六月號「時光隧道」專欄)
看完以上故事,不知道您還會不會對禽流感如此地懼怕?
大家仔細想想,對抗禽流感的種種方法其實就等於是讓您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的方法!就算沒有禽流感,您也要常常用肥皂洗手!如果摸到鳥屎、雞屎,您還不洗手,那我也真服了You!況且禽流感病毒70%以上是存在於「屎(鳥屎、雞屎)」,所以您只要常洗手、保持乾淨的好習慣,您一定有辦法,可以從禽流感風暴中「屎裡逃生」!
[ 本帖最後由 suvaxyn 於 2006-12-10 16:14 編輯 ] |
|
|
|
|
|
|
|
發表於 2006-12-11 19:47:16
|
顯示全部樓層
失去光環的超級抗體
抗體療法測試將會更嚴格嗎?
撰文╱Charles Q. Choi
翻譯�涂可欣
-----------------------------------------------------------------------------------
德國烏茲堡泰基因羅公司(TeGenero)的藥物開發人員,聲稱他們的發明TGN1412為「超級抗體」,並希望這些抗體能夠活化其他抗體無法活化的免疫細胞,以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和白血病。然而在今年3月13日進行一項例行安全測試時,六名志願接受抗體的健康受試者,卻全都進入了加護病房。
雖然他們現在都已經脫離險境,但是,其中一名病患在施打藥物後,卻昏迷了三個星期,可能還會失去部份手指和腳趾。這次測試的人類用量,比兔子和猴子動物試驗高出500倍以上,一些醫學專家認為,實驗結果顯示這些有著全新作用機制的生技藥物,在估計用量時必須格外謹慎。
動物實驗顯示,TGN1412能活化大部份的調節性T細胞。調節性T細胞不像其他種類的T細胞,它不會殺死感染細胞或分泌發炎性分子(細胞素),反而會減緩免疫反應。科學家希望這些抗體能夠抑制自體免疫疾病,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許還可促使T細胞攻擊白血病。
一般T細胞的活化,除了要有一個特定外來物(抗原)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還需要另一個受體蛋白CD28發出免疫反應的綠燈信號。然而,TGN1412卻不需要抗原的協助,就能夠緊抓住CD28分子上一個靠近細胞膜、沒有其他分子會作用的區域,而啟動T細胞的反應。
根據英國醫藥和保健產品管理委員會(MHRA)的初步調查,這次意外事件不是因為污染或用錯劑量,而是出自TGN1412藥物本身。受訪的科學家表示,他們雖然還沒有檢查過尚未公佈的臨床測試數據,不過他們臆測,TGN1412可能不只活化大部份的調節性T細胞,而是活化了所有的T細胞,這種情況將會導致細胞釋放出大量的免疫分子,引發細胞素風暴,進而造成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
美國賓州大學免疫學家強恩(Carl June)認為,比較人類和猴子不同的實驗結果顯示,TGN1412抗體的Fc區域是頭號嫌疑犯,Fc是Y字形抗體的莖部。在猴子體內,抗體的Fc區域可能並不會黏附在細胞上,或是即使黏附在細胞上也無法啟動免疫反應。在人體內時,卻可能與非目標T細胞或其他沒有CD28的免疫細胞結合,而產生意料之外的結果。最近一項發現也顯示,人類的免疫系統可能缺乏了一個其他靈長類所具備的煞車機制。
強恩說,目前有將近1000個抗體藥劑的研發,可能會因為TGN1412事件而延宕。他指出,基因療法也曾經在臨床試驗時因一件死亡案例,導致研究停擺數年,後來在大幅提高管制門檻後才逐漸復甦,然而,較小的公司幾乎已不可能再參與研發。儘管如此,強恩也預測目前已有17個左右的抗體藥劑取得許可,它們的價值已獲肯定,大型製藥公司已投入抗體的研發,因此抗體療法應該不會就此夭折。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6年8月號】 |
|
|
|
|
|
|
|
發表於 2015-12-17 06:59:18
|
顯示全部樓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