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76|回復: 1

羊痘簡介與防疫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83

升級   56.11%

發表於 2010-9-15 00:0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羊痘是由Capripoxvirus引起山羊和綿羊的病毒性傳染病,目前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必須通報的惡性傳染疾病,染病的羊隻主要的特徵是臉和身體其他無毛區域,會出現皮膚痘瘡,嚴重者出現全身性病變,業者對於出現異常症狀的羊隻必須有所警覺,並主動通報動物防疫機關,積極配合防疫措施,以杜絕疫情蔓延。
   今(99)年4月初在雲林縣肉品市場發現羊痘病例以來,在中南部如彰化、雲林等重要畜牧縣市均發生羊痘疫情,造成當地養羊產業相當程度損失。在此簡單介紹羊痘及其防治方法,希望可增進養羊業者對本項疾病的認識,以配合動物防疫機關採行有效之防治措施,預防本疫病再發生。
        關於羊痘
一.病原
   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病原為痘病毒科(poxviridae)之羊痘病毒屬(Capripoxvirus)。山羊及綿羊不分年齡、品種及性別皆具感受性,但以年幼、年老及泌乳羊隻的感染較為嚴重;而羊痘病毒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二.傳播
   羊痘病毒具極高之傳染力,且對乾燥具抵抗力,所以病毒經常經由呼吸道藉由空氣微粒感染鄰近羊隻。病毒可存活於死亡羊隻之口鼻分泌物中達數週,從發病羊隻身上散落之痂皮於常溫下更可保有病毒長達數年之久;此外,病毒也可在羊毛中存活達2個月,在未經消毒之羊舍環境中更可存活長達6個月,因此羊隻很容易經由接觸這些受污染的物質而被感染。病毒的傳播方式很多,羊隻也可經由皮膚傷口、侵入性的醫療行為或昆蟲叮咬而感染。
    羊痘病毒最有可能藉由已被感染之羊隻引入原為清淨之牧場,載運病羊機具或經受污染的動物產品(如羊毛)而散播。
三.症狀:
  羊痘病毒感染潛伏期為1星期至3星期(平均約為12天),發病羊隻全身皮膚及粘膜部位引發痘瘡,並可能造成肺炎及全身性病變而致死。臨床上很容易從病羊皮毛稀疏的區域,如乳頭、乳房、腋下、陰囊與大腿內側等處,觀察到明顯的痘瘡症狀。
  初次感染羊痘的羊群死亡率可高達50%,其中仔羊死亡率更高達100%,致使養羊場無法育成小羊,羊隻即使未死亡,亦會出現產乳量下降或皮肉無法供人食用之情形。
   由於羊痘引起之皮膚丘疹,水皰,膿皰與痂皮等臨床症狀,與「羊接觸傳染性化膿性口炎(Orf)」之臨床症狀相當類似,因此必須仰賴實驗室利用電子顯為鏡鏡檢或血清學診斷技術進行區別診斷。
   羊痘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長達6個月之久,除引起仔羊的高死亡率或泌乳羊產乳量下降之損失外,在養羊場未進行清場停養並徹底清潔、消毒之情形下,仍可能造成場內疫情重覆發生,將造成業者更大的經濟損失。
總帖子數排名︰83

升級   56.11%

 樓主| 發表於 2010-9-15 00:28:11 | 顯示全部樓層
羊痘的防治
  目前針對羊痘之臨床症狀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現階段針對羊痘建議採行之防疫措施如下:
一.羊痘疫苗預防注射
   目前我國為降低羊痘對養羊產業規模及經濟之影響,並維持產業永續經營發展,已實施羊痘疫苗注射作業,有效控制本疫病之高度感染率和致死率。
   養羊場的羊隻進行羊痘疫苗注射必須在執業獸醫師(佐)或在執業獸醫師(佐)監督之下使用;年齡在3個月以下的羊隻,凡注射一劑羊痘疫苗,需在6個月後補強1劑疫苗;而滿3個月齡以上未免疫之健康羊隻,注射1劑羊痘疫苗。完成基礎免疫者,每年補強注射1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