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1|回復: 0 | 扶植對手 台灣優勢一夕毀 [複製鏈接] |
|
[url=http://tw.rd.yahoo.com/referurl/news/logo/libertytimes//SIG=111deev61/*http://www.libertytimes.com.tw/][/url] 更新日期:2009/06/08 04:09
〔記者王孟倫�專訪〕「我們有必要這樣去扶植對手,來削弱自己國家的競爭優勢嗎?」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劉進興說,在中國正野心勃勃要發展半導體產業之際,馬總統卻宣布要放寬十二吋晶圓廠西進中國的限制,難道要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優勢,就此拱手讓人嗎?
曾任不分區立委,劉進興在二○○二年舉行的八吋晶圓廠登陸大辯論中,擔任反方代表之一。
劉進興表示,半導體產業始於美國,一九八○年代日本開始崛起,九○年代則移到台灣跟韓國,現在是中國野心勃勃準備接手。二○○六年,中國開始「十一五計畫」,要發展○.一三微米以下製程的十二吋晶圓產業,並以二○一○年達到三千億人民幣產值為目標;二○○四年,中國半導體產值已超過人民幣五百億,十萬就業人口。
晶圓代工是我核心產業
「晶圓代工是台灣重要的核心科技產業,必須小心翼翼、防止被取代!」劉進興說,我國的晶圓代工獨霸全球,加上相關的設計、測試、封裝,總產值高達台幣一兆五千億,相關就業人數超過十五萬,是台灣的主力產業。
劉進興指出,中國要達成打造半導體王國的目標捷徑,是吸引文化、語言互通的台灣高科技人才,並整批複製台灣的上中下游晶圓產業聚落。
有人認為,十二吋晶圓廠遲早要開放登陸,為何要限制業者的出路?劉進興說,儘管隨著新技術成熟,舊技術遲早要輸出,但「遲」與「早」之間必須小心拿捏,才能避免我國喪失產業優勢。
日前,馬總統曾表示,美國的英特爾已在大連投資九十奈米製程的十二吋晶圓廠,可見規範高科技輸入共產國家的瓦聖納協定已經容許,而台灣目前僅開放○.一八微米以下製程的八吋晶圓廠登陸,太落伍。
中國欲複製我產業聚落
但劉進興反駁,英特爾在中國投資只是晶片組工廠,台灣卻要開放可以生產各種IC、技術門檻更高的晶圓代工廠;台灣應該考慮的不只是瓦聖納協定,更重要的是,此一產業外移,對台灣經濟與社會的衝擊。
他強調,九十奈米的十二吋晶圓製程,目前仍是產業主流,「馬政府豈能只跟業者協商,必須邀請在野黨及社會各界廣泛討論,更不可急著在今年九月定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