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3|回復: 0

日本有多少“世界第一”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4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9-5-1 20:36: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GDP(國內生產總值)查閱相關資料:

2004年年末,中國的GDP僅為日本的1�3,2005年12月20日達到了日本的一半。

日本學者說,2005年的“突然”上升是全國經濟普查修正統計方式的結果,也和匯率的變化有關。

當然,中國的增長也是貨真價實的。

據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日本的GDP為5萬億美元,中國約為2.6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了日本的一半。

據說中國的GDP年底要超過德國,名列世界第三,還有預測說2012年中國的GDP將超過日本。

日本東京街頭

中國GDP快速增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自然是可喜可賀之事,作為中國人無疑感到自豪。然而,高興之餘還是要關注到差距,日本在許多數據方面依然領先我們很多,不可漠視。



首先,GDP背後的能源消耗不同。

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的16%,其一次能源消費僅占世界的5.3%﹔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的4%~5%,其一次能源消費占世界的10%強。



鋼鐵產業是耗能大戶,各國生產1噸粗鋼需要使用的煤炭量相差很大:

中國為1.5噸,美國為1噸,而日本僅為0.6噸。



另外,日本每使用1000克油當量的能源,可創造出10.5美元等額價值,為全球之冠,約相當於中國的7倍~10倍。



日本的鋼鐵業在產量方面僅次於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三。

但是在高級鋼材的產量方面超過中國,居世界第一。

在鋼材出口方面也居世界第一。



其次,日本的GDP大量投資於科研。

盡管近年日本綜合競爭力後退,但日本的科技競爭力仍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科技研究幵發投入的經費也僅次於美國,占世界第二位,比德國、英國、法國3國的總和還要多。



1990年以來,日本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的研究人員數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每萬人勞動人口的研究人員數為全球之最。



科技大軍的背後是對教育的重視,這方面日本也有諸多世界第一。

日本初等教育入學率為100%,達到這個水準的國家還有韓國、瑞典、英國、法國、加拿大、阿根廷和義大利。



日本中等教育入學率為99.5%,居世界第一,基礎教育的紮實發展,造就了平均文化素質高的日本國民,成為日本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最寶貴資源。



日本取得這個成績是多年努力的結果,早在1911年,6年義務教育的就學率便達到98%﹔1947年,日本又將義務教育延長至9年。



相比而言,日本的大學教育並非世界領先,但在亞洲名列前茅。

2007年11月,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公佈最新“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有多所高校入圍,但內地高校的排名略有下降。



排名亞洲第一的是日本東京大學,全球排名為第17位。



北京大學由去年的第14位跌至今年的第36位,清華大學由第28位降至第40位。



另據統計,在日本,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8%。



在財富方面,日本也有諸多世界第一。

截至2005年年底,日本持有的凈海外資產總額為180.70萬億日元,連續15年居世界第一,而且遠遠超過位居第二的瑞士(48.85萬億日元)以及位居第三的中國香港(44.23萬億日元)。



日本是全球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至2005年6月底,日本持有6800億美元美國國債,占外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額的34%。



除了科技、經濟,日本還有其他一些世界領先之處。

其中尤其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日本的軟實力─國家形象也是“世界第一”。



2007年4月,美國《時代》週刊公佈一項調查,27個國家不到3萬民眾評估12個主要國家,顯示中國國家形象第5,中國繼續在世界民眾的心目中以適度的正面形象出現。



但日本國家形象卻位居世界第一,高出中國多達12個百分點。

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4%,與1964年的水準相比幾乎沒有變化,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不對國內森林進行商業性採伐,木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與之相對照,中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8%,低於22%的全球平均水準,而且仍在進行商業採伐並出口,其中許多出口到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

2003年,日本女子的平均壽命為85.33歲,男子為78.33歲,均創下全球最高紀錄。



日本男女平均壽命為82歲,已經連續多年名列世界第一,而女子平均壽命從1985年以來一直名列世界第一。



日本還是世界上較為廉潔的國家之一。

2004年3月,“透明國際”發布的《2004年全球反腐敗年度報告》中,日本處于最清廉的前30個國家之列。另外,日本是全世界收入分配最公平的國家之一,基尼系數為0.285。



無需再列舉更多容易讓人頭暈腦漲的數據了。

松下這些公司可以隨口列舉出許多他們佔據的世界第一。

中國人講崛起,日本人講第一。

當日本人瞄準了某個“世界第一”之後,就仔細考慮,制定計劃,然後緊盯著那個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地接近目標,等那個“世界第一”到手之後,才開始說。



對已成為自己“掌中之物”的“世界第一”,日本人說起來一點不客氣,而且底氣十足。



在日本人看來,還沒有成為“世界第一”的時候,不能說。

說了,可能招來更大的競爭風險,萬一不成,還要被人笑話。



其實,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曾佔據更多的世界第一。

1979年,美國學者傅高義出版了《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此書伴隨著日本經濟崛起的背景而使傅高義名聲大震,但就是在“日本模式”甚囂塵上的時候,泡沫經濟、股市和房地產暴跌,日本陷入“停滯的十年”,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此消彼長,東亞終于出現史無前例的兩強並存狀況。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海外炒作中國崛起之風日盛,日本媒體沖鋒在前,不斷誇大中國經濟的增長,不斷誇大日本經濟的停滯,而中國也常常因為以往的成績而沾沾自喜。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島國的心理促使他們居安思危,這些耀眼的數據便是明証,証明他們沒有落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