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0|回復: 0 | 解讀"新聞"背後的用意,調整經營策略 [複製鏈接] |
|
把每一次的國際或國內大宗物資價格,政策及產業等的大變動當成磨練經營能力的大好機會而不是一味的咒罵
如果下則新聞引用官員的話屬實,則可以推測農政單位各項施政的重心.這可以作為大家調整經營策略的重要指標.
經營一項事業,政策也是做經營決策的重要參考.配合或協商或透過產業組織自主(產業組織自行設計機制並取得成員之共識,達成產銷平衡之目標)或有其他策略..............
學者批連靠農救失業都不懂 農委會:不符事實
更新日期:2009/02/08 13:12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8日電)學者投書媒體,批評政府「大陸靠農救經濟…我連靠農救失業都不懂?」,農委會回應指出,文中內容對政府施政多所誤解,與事實不符,且農委會目前正在積極搶救失業及經濟。
農委會表示,農村吸收都市失業回流人口雖是一般人習知的農業功能,但是封閉經濟的時代及工業化初期,工商部門的就業人口來自農村,若偶遇經濟不景氣,原有農業技術及農地等生產因素猶存,要回流農村較易,即如台灣60年代及中國大陸目前情況。
農委會說,但是台灣工業化經濟發展已超過40年,都市失業人口已非農村外移的勞動力,不一定擁有農地及農業經營技術,因此農村吸納失業人口的功能大不如前,或有部分擁有農地及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的失業人口返回農村投入農業生產,恐易造成生產過剩、產銷失衡的疑慮。
農委會強調,對照台大農經系教授雷立芬希望藉上述途徑改善失業率,效果將極為有限。
農委會補充目前推動的相關政策說明,為配合行政院推動振興經濟措施,已規劃擴大農業公共建設,辦理農水路改善、治山防災、林道復建、海岸新生、漁業建設等公共建設投資,預估今年可直接增加1萬2000個就業機會。
其次,為增加短期就業機會,將善用休耕農地及辦理農田灌排水路浚渫、造林撫育、林地巡護、產銷資訊收集、污染防治、補貼行政作業、肥料品質查核、農漁村再生基礎資料收集、農場見習、農業科技研發、生態旅遊解說、自然保育等工作,估計可望釋出將近8000個工作機會。
此外,農委會也針對雷立芬提到利用全球與中國資源及提升台灣農業附加價值等做出回應。農委會認為,此提議是長期結構轉型政策,政府已擬訂以「健康、效率與永續經營」為方針的短、中、長期策略與措施。
推動的措施包含農業企業化經營、發展新外銷主力產業、推動「CAS吉園圃」等標章制度、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計畫、推動農村再生、建設台灣為世界級花卉島、亞熱帶水果中心及亞太種畜種苗中心,以發展高價值產業(推動這些所需人力其實可以結合不適任工商部門一線工作者做)。980208
個人看法,這些失業人口中有部份是受過現代管理及經營洗禮的,可協助農業升級.而且人力由商或工業-->服務業或農業(依年齡及競爭力來分群).青壯年俱高度競爭力者由鄉村走向都市,從事工或商業(及相關服務業),中老年其相對競爭力適合農業(鄉村)者由都是迴游鄉村或從事服務業(都市).設計如此的人力規劃也是一種解.
另外,"推動的措施包含農業企業化經營、發展新外銷主力產業、推動「CAS吉園圃」等標章制度、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計畫、推動農村再生、建設台灣為世界級花卉島、亞熱帶水果中心及亞太種畜種苗中心,以發展高價值產業"--快速推動這些工作所需工商"行銷"及"品管"思維的人力,正可由目前工商部門退休或資遣的人力從事(因為稍加訓練即可投入)。生產人品管人及行銷人想事情的方式不同,專業分工才是獲取產業最高獲利率的組合.最大銷售額不等於最高淨收益率喔...........
[ 本帖最後由 蘇少儀 於 2009-2-13 22:55 編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