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9|回復: 0

現代農業與技術的欠陷探討(二)

[複製鏈接]

升級   3.63%

發表於 2009-1-1 12:23: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現代農業經營都迷失在生產量的追求,而大量使用<農藥>化學肥料造成生態破壞,土,酸性化或壞死,以及農作物殘留<農藥>為害人體問題,今後是否應該認真檢討與反省!
     (一)現代農業的盲點:<科學並非萬能>就對于慣行的農法的欠陷舉例說明:首先對於增進地力之正確方法農民就不太清楚.以農業為主業的農民要育成作物的基本常識都未完全具備;
1.對自己要經營的農地土壤之反應(酸鹼性)不清楚.
2.土壤反應對農作物的影響不清楚
3.土壤反應與肥效的關係不清楚
4.依土壤反應該選擇何種植物不清楚
5.依土壤反應該適當矯正也不清楚
6.土壤是否存在有害物質應如何改善也不清楚
7.土壤的狀態也不清楚
8.土壤成應如何使之還原法也不清楚
9.對土壤應適應施肥及適量也不清楚
10.肥料應分期施肥也不清楚
11.施肥時期之弊害也不清楚
12.要素與病虫害的關係也不清楚
13.連作障害的原因與對策也不清楚
14果樹類的隔年結果及異常落果的對策也不清楚,
眾所周知的每年由農地生產物收成後必要補充肥料(養分)但都應對症下肥才能保持地力活力.在十七世紀科學者認為該營養分是在於<水分>的補充則可.有的科學者認為補充<硝石>(硝酸鉀)十八世紀的科學者認為是土中的<水分>十九世紀開始採用化學分析法檢討植物營養分欠乏之成分.如碳素(C)氫(H)氧氣(O)氮(N)磷(P)鉀(K)硫磺(S)石灰(Ca)鎂(Mg)鐵(Fe)等之補給,但,其他的原素就由大地的無機物以及氧,水,來供給,要維持植物的健康成長均需要這些元素存在的土壤加以利用才能充分育成.這些發現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才清楚的,還有十九世紀的科學者又有另一論說<腐敗物是植物之母>的學說,並以化學的內容加以說明.則動植物的遺体如腐敗後構成動植物的各種元素.就會還原土壤重新供給植物,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又稱為<流轉輪迴>元素!
    多數的農民對於努力提升土壤肥沃問題不大重視,而依賴<化肥>與<農藥>的農耕法是在掠奪土壤地力加速衰敗任其惡化是否欠乏認知所致?
<化肥>三要素的長期大量施行的近代農法是對土壤的蓄積成分助長掠奪與流失養分造成耕地老化,病蟲害多發漫延與品質降低及欠收,釀成令人憂慮不已現象!現在對於偏重<化肥三要素>整體理論的舊法或無機元素總體理論加以重新檢討應重視微生物有機肥料的綜合營養學說的認識構成對策促進改善.
但.現實的問題是農作物已失去對害蟲害菌的侵襲無法抵抗,導致每年使用之農藥毒性已足於殺傷人畜程度之強烈劇毒藥劑集團&#20081;用,不但病虫不減抗藥性反而更強.如此年年增加也使農民憂心不已.有時過去未曾發生的原因不明的奇病逐漸台頭無法可治因此農家經濟的負擔是肥料與農藥的膨漲加重對農業經營的經濟是致命的打擊,這些問題是世界的現代農業要面對的深刻問題.
現在的有關技術指導者的指導原則完全偏重<三要素>而對土壤蓄積成分被掠奪的損失或地力衰退弊害的問題不予計算的單純方法,無視對植物生理的<無機元素>及<有機化合物>的關係價值或相乘,觸媒,置換,還原,遷移,轉換,以及<酵素微生物>之關係等等,生理代謝的重要調和都不予重視.如何提升耕種改良,結果報酬不增反減,如此非科學觀念應早修正.期待農業生產的永續繁榮農民與技術指導者先對慣行農法的欠陷發自謙虛的反省建立改善對策.一方面行政當局也該對土地生產力,負高度發揮的指導責任,過去採用<三要素>之偏重反覆長久結果,近代農業的土壤已成為<無機營養失調症>及<微生物有機肥以及酵素>欠乏狀態,這是大欠陷也是現代農業苦惱的的原因與農業技術之欠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