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5|回復: 0

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複製鏈接]

升級   11.26%

發表於 2008-10-7 14:57: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長期研究顯示:每個人都有先天的快樂恆定指數。有人容易感受快樂,有人長期抑鬱。一時的悲喜如親人死亡、失業、結婚、生子,也只會造成幾個月的心情起伏,很快又回復先前的穩定狀態,就如同減肥容易復胖。要調整先天體質讓自己更快樂,需要透過後天的努力。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都是常見選項,但「禪修」應是最讓台灣社會接受的方法之一。

不過,禪修似乎不如想像中容易。我曾詢問一位前輩醫師的禪修經驗,他參加寺廟的七日禪修,早睡早起、終日禁語。他說前兩天心都定不下來,後兩天心都跑到山下去了。雖然禪修對身心的益處已得到許多研究證實,但「要把心定下來」,光是這念頭就會讓心情浮躁好久。

最近有部暢銷書「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描述尼泊爾禪師詠給•明就仁波切成長與學習禪修的經驗。在他剛閉關時,前一年可說是人生最悽慘的時刻,所有曾經經歷的精神症狀全部襲來。還好,他在師長的引導下順利克服,連原有的恐慌症狀也一併治好。由於身處現在社會,他有機緣認識許多西方科學家,將禪學與科學結合。後來在腦部的精細檢查中,在他大腦主管快樂的區域,偵測到破世界紀錄的活躍程度。

同樣的研究證實,禪修可增進快樂程度,而長期禪修的人又遠勝於初學者。不過,有些研究者曾發現禪修失控時引發精神症狀的案例(俗稱走火入魔)。雖然有更多研究認為禪修可增厚大腦皮質、延緩大腦老化、緩和身體疼痛、減輕停經婦女的熱潮紅、改善新血管疾病糖尿病••••••但對照前輩醫師與仁波切的經驗,顯然,禪修是一段需要學習、可能會遇到障礙的過程。

翻閱「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時,詠給•明就的西方經驗,讓這本禪修書就像一般科普書一樣易讀。我在教科書上看過關於意識、認知與一些精神病理的概念,在這書裡會以另一種方式巧遇。詠給•明就主張讀者可善用簡易的「關照呼吸」,可多做只維持一兩分鐘的「知覺練習」,認為「只要能隨時察覺正在發生的一切,就是禪修」,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主流意見,但倒是跟精神醫學裡的「放鬆」與「催眠」的技巧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個人對快樂的感應都是獨特的,所需要的禪修或放鬆的方式不會一樣,也不會因為禪修就不需要傳統醫療。但如果你長期鬱鬱不樂,這本熱賣的書還蠻值得翻翻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