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9|回復: 3 | [國內] 美豬要來 國產豬別怕 [複製鏈接] |
|
國內傳統消費者仍偏好溫體肉,所以即使開放含瘦肉精豬肉進口,國產豬肉仍具優勢。
2015年04月20日18:12
作者:張花冠(嘉義縣長)
報載今年度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原訂於四月份召開,然迄今未見任何消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是否有其他考量,不得而知。然可確定的是,在總統大選前夕,含瘦肉精豬肉是否開放進口勢必又將成為重要的討論議題。
儘管某些消費團體對含瘦肉精豬肉仍抱持堅定反對的態度,但經歷這麼多年的爭議後,許多年輕豬農早就已做好心理準備。而農業界亦普遍認為,開放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進口後,反而能凸顯國產豬肉不含瘦肉精的優越性。此外,國內傳統消費者仍偏好溫體肉,所以即使開放含瘦肉精豬肉進口,國產豬肉仍具優勢。
對於美豬問題,或許無須悲觀。但我們必須追問且深思的是,自2008年起加拿大豬肉早已超越美豬,成為台灣進口豬肉的最大宗。而近來年,進口豬肉來源更為多元,甚至包括波蘭、荷蘭等國,美豬的重要性日漸衰退。以2013年為例,美豬只佔台灣進口豬肉總量的28.3%。歐洲豬肉均未含瘦肉精,而國內進口商亦可要求美國、加拿大賣方提供不含瘦肉精的豬肉。當國外同樣能供應不含瘦肉精、但價格又更具優勢的豬肉時,國產豬肉僅以不含瘦肉精作為販賣訴求,是否過於浪漫?再者,雖說溫體肉迷思仍舊存在於民間,但外食人口持續增加已成事實,許多中產階級家庭幾乎沒在開伙,若持續寄望於傳統的溫體肉市場,是否不切實際?
台灣豬肉產業顯需徹底轉型,才有機會面對日後來勢洶洶的進口豬肉。日後農政單位除應持續協助養豬產業擺脫疫病的陰霾(口蹄疫、藍耳病)、降低生產成本外,養豬業者更應試圖創造符合食安要求且深具特色的豬肉產品。若需符合食安要求,農政單位推廣農產追溯系統(如產銷履歷)的力度應該加強。現行之活豬拍賣機制採用的是採逐隻拍賣,每天的拍賣頭數固定,每頭豬的拍賣時間僅有數十秒,承銷商、肉販只能從毛豬的外觀和體型猜測肉質,但對豬的飼養過程、疫苗施打、藥物施用與飼料使用狀況,卻完全無法掌握。因此,若要打造國產豬肉的安全形象,全面推廣產銷履歷顯為當務之急。
其次,任何商品的品質都需有客觀的判定標準。由於台灣並未建立豬肉的分級系統(grading system),再加上活豬拍賣機制僅能就豬隻的外觀進行判斷,豬肉品質無法反映在拍賣價格上,豬農因此多強調飼料換肉率的改善,鮮少著墨於肉質的提昇。不過,若依照美、加的分級標準,台灣的豬肉品質普遍僅有中級水準,而普通等級的豬肉,未來根本難以與進口豬肉競爭。因此,日後唯有訂定豬肉分級標準,同時建立全新的屠體拍賣機制,鼓勵有想法年輕豬農參與屠體拍賣機制,投入高品質豬肉的生產,藉以提昇國產豬肉的品質,同時讓其反映於售價上。
簡言之,就實際層面而言,美豬對台灣養豬業的衝擊已不太嚴重,我們該思考的反而是,如何透過養豬產業的轉型升級以面對來自包括歐洲與加拿大等國的進口豬肉,同時不再寄望溫體肉或不含瘦肉精等訴求(這兩項訴求事實上並未造成產業的改變與升級)。建立國產豬肉的分級體系,同時打造屠體拍賣制度,顯然才是未來加入TPP後,迎戰進口豬肉的解決之道。
新聞來源
|
|
|
|
|
|
|
|
發表於 2015-4-21 21:55:37
|
顯示全部樓層
要有競爭力在於價格,國內豬肉都有在驗比廋肉精豬安全多了,進口瘦肉精豬那國內ㄝ要不要開放,美國玉米美國人買跟呆灣人買價格差多少?國外地大財粗企業化人力精簡台灣能ㄇ?養豬業都轉行當進口商?飼料業裁員?工具業倒閉?藥商??生產履歷豬能賣ㄧ公斤80我讀資管自己ㄝ會搞,能每隻驗嗎?? |
|
|
|
|
|
|
|
發表於 2015-4-21 21:06:39
|
顯示全部樓層
可見未來有機會成為執政黨,在打預防針準備放棄我們豬農去討好美國 |
|
|
|
|
|
|
|
發表於 2015-4-21 22:03:20
|
顯示全部樓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