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4 | 回復: 5
中研院研發 創世界首例 超級抗生素 可殺死任何細菌 [複製鏈接]
中國時報 2007.11.02
中研院研發 創世界首例 超級抗生素 可殺死任何細菌
朱立群�台北報導
人類濫用抗生素,使得「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產生嚴重抗藥性,幾乎「無藥可醫」。為了研發威力更強的抗生素,中央研究院研究團隊從抗生素類似物中,找出四個活性十足的酵素,利用基因工程再製成足以殺死任何細菌的化合物,創世界首例。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助研究員李宗璘是計畫主持人,研究團隊用「萬古黴素」的類似物「A40926」轉植並純化出四種具研製「超級抗生素」潛力的酵素,其中三個的研究論文去年已刊載在美國化學界的旗艦級期刊《美國化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研究團隊日前發現第四個酵素,相關論文也被該期刊接受,近日刊登。
李宗璘表示,「A40926」內共有卅七個酵素但並非每個都有潛力拿來製作抗生素。經活性測試,發現只有上述四個酵素能夠增進藥性。但其他卅三個酵素並非毫無用處可言,可以輔助四個「主力酵素」,未來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可結合發展成無數個威力強大的抗菌產品。
「這是一個『取之於抗生素、用之於抗生素』的研究。」李宗璘說,萬古黴素雖是現今威力最大的抗生素,但素有「超級細菌」之稱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已對其產生抗藥性,所以研究初期鎖定萬古黴素,「選最好的品種」,希望在既有的威力上發展出威力更強大的抗生素。
新型「超級抗生素」何時可以問世?李宗璘表示,因目前還無藥廠與他接觸,恐怕還得再等幾年。
中國時報 2007.11.02
人與細菌拔河 沒永遠的贏家
朱立群�台北報導
「拔河繩的兩頭,一邊是人類,另一邊是細菌,雖然不是你死我活,但沒有永遠勝利的一方!」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助研究員李宗璘找出未來可製成「超級抗生素」的四個酵素,但他說,人類不可能永遠除掉細菌,後者永遠會「迎頭趕上」,醫生仍應謹慎使用抗生素。
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張上淳曾發表研究指出,分析國內各大醫療院所病人體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發現,一般病房病人體內五八%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抗藥性,門診病房是四二%,加護病房更高達七○%。以萬古黴素治療細菌感染無往不利,但也開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束手無策。
「醫學的進步,始自於不斷有新疾病的產生。」李宗璘表示,若非細菌最後總能贏過藥物,科學家也不會前仆後繼投入抗生素藥物研究。但「抗生素vs.抗藥性」似乎是個永遠無解的二元對立。
發表於 2007-11-3 08:29:33
|
顯示全部樓層
生物總是會自尋出路,教育民眾用藥的相關知識,以及改變其用藥習慣,沒有一種藥物可在一瞬間殺死所有細菌,我們豬農亦是,不可因豬隻症狀改善便停止用藥,若長期如此難保一些細菌產生抗藥性,善待你的豬如同善待你自己,你我都是環境的一部分,環境變差你我都有責任。
發表於 2007-11-4 20:03:54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2007-11-19 21:01:15
|
顯示全部樓層
沒有永遠的強者
現在有超級抗生素,以後也會有超超級細菌的產生
研發趕不上變化,養豬回歸一下"飼養管理 "防疫措施
發表於 2008-1-16 23:37:03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一代抗生素大突破! 中研院開創新技術領先全球
2008/01/16 14:14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抗生素的問世有新突破!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目前率先成功研發出一個完整的技術平台,能快速尋找轉醣梅的抑制劑,作為抗菌新利器,這項新技術不僅領先全球,未來更將造福全人類,新一代的抗生素最快預計3至5年就可望問世。
抗生素濫用嚴重,全世界都在找尋製造抗生素的新方法。過去盤尼西林使用半個多世紀以來,因為抗生素的濫用與誤用,造成嚴重的抗藥性問題,許多細菌變種似乎蓄勢待發,全球多起引起致命的醫院內感染案例時有所聞,醫界也陷入尋找有效抗菌新藥的窘境。
在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領導下,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團隊鄭偉杰、馬徹、鄭婷仁在有機合成、酵素及平台檢測各個環節分工合作下,費時3年之久,已成功研發出有助製造新抗生素的新技術。
過去專家發現從盤尼西林能克服細菌關鍵,在於細菌必須有細胞壁的保護才能存活、繁殖,也就是說,細胞壁的生成要靠一些特定的酵素,如果這些酵素失掉活性,細菌自然會凋零。
而盤尼西林及其衍生物的效用,就是抑制細胞壁合成的過程中「轉胜肽酶」的酵素作用,阻止細菌繼續生長,因為這種酵素只會存在細菌中,人體內並沒有這類酵素,因此,科學家可以繼續尋找其他可以抑制這類酵素的方法,沒有解藥也是毒藥的顧慮。
中研院發現新的酵素作用位置,針對抑制「轉醣酶」的活性進行研發,發現唯一有效的抑制劑富樂黴素(Moenomycin),可阻止細菌生長,由專長於膜蛋白研究的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馬徹博士利用大腸桿菌培養,成功地大量純化出這些轉醣酶膜蛋白。
專長於有機化學的助研究員鄭偉杰博士將這些純化此天然物,經過一連串的化學修飾,得到螢光探針,利用光度的強弱檢測,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小分子,進而開發全新的抗生素。
中研院這項開發抗生素新突破的技術,包括藉由製造大量、有功能、來自不同細菌的轉醣酶膜蛋白,再創造可追蹤訊號的螢光探針,以及建立快速決定活性的方法,最後進行藥物篩選的過程說明,都將於最新的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發表。
發表於 2008-1-17 07:44:57
|
顯示全部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