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9|回復: 0

又回到原點!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2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7-4-5 13:39: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又回到原點!

【經濟日報�社論】 2007.04.03 03:00 am

  
數十年來,台灣最惱人的問題,就是碰上每一個重大決策,總有飽學之士各執一詞,以其所是非其所非,鬧得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寶貴的時機一分一秒、一月一年地流失。甚至許多落後遲緩努力學步的旁觀者,從我們的爭論中早已看出端倪、拿定主意、切實踐履,我們的才智之士還在皓首窮辯,毫不退讓,終至數年乃至數十載光陰空耗而一事無成。

最近又死灰復燃的離島地區設置賭場之議,是最新鮮的事例之一;但設不設賭場,到底只關乎一個小區域若干居民的經濟生活而已,另一件爭議不休的決策,影響就更加深遠,因而拖延時日所耗費的成本也更令人咋舌。

人盡皆知,台灣正在陸沉;尤其西海岸為養殖或稻作而長期超抽地下水的地區,地層下陷已經嚴重到不靠築高堤,兩層樓房都要沒入海水之中的地步。儘管年年海水倒灌成災,年年撥巨資加高堤防,地層仍然快速下陷。我們在人類的愚行之中,不論就個人,還是就政府而言,很難找得到出其右者。當地下水又已抽取到數萬年前的積存,導致海水不斷回滲,造成土地愈來愈鹽鹼化,居民生計日蹙,不是遠走他鄉,就是掙扎求存,甚至淪為黑道盜匪,成為號稱已躋身先進國家的台灣最可恥的印記。

但正因為人煙稀少、土地荒廢、地質毀壞、生計難尋,所以在台灣每個地區都遭遇到強大阻力而走投無路的製造業,紛紛向這樣的區域集中。然而重化工業的投入立即碰到讓這個地區走入絕境的同一個惡魔──水源早已深掘俱窮,必須錙銖必較地與其他業者乃至當地的農民養殖戶競逐已經幾乎從地下抽不出來的水資源,甚至會因為已經再也榨不出任何可用的水源而被迫放棄投資計畫、放棄台灣。

更可怕的是,不僅這樣的地區而已,全台灣都是名列榜上的缺水地區;每年只要少來幾個颱風,從南到北,就不知多少家戶深為無水可用而苦。台灣如是,整個地球也不過50步與百步之差。最近地大物博的澳洲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乾旱,而且據估計,這可能不是一年半載的偶發事件,而是一個長期趨勢的開端。去年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預測,18年之內,全球會有50億人欠缺安全飲用水;但最近一年地球暖化的跡象更加明顯,聯合國「氣候變化跨政府小組」預定本周五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地球氣溫每升1度,就會有17億人缺水,在13年內會有17億人缺水。台灣既早處缺水地區,聞之豈不凜然?

但與其他國家比起來,台灣其實並不缺水,因為我們每年平均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即使前述那些地層嚴重下陷的地區亦不例外。我們唯一的問題是地形陡峭、河川短急,留不住絕大部分的雨水,而抱著金飯碗討飯,抽取遠古時代的地下水飲鴆止渴。

問題的關鍵既在於此,解決之道呼之欲出:把雨水留住、讓地上水回饋地下阻止地層繼續下陷,尤以那些陸沉最急的地區為然。因此,近幾年當有人提出在雲林、屏東一帶開挖平地水庫之議,立刻受到重視,並且將雲林、台南、桃園三個人工湖納入新十大建設計畫之中,編列預算準備執行。

然而我們數十年來「敵軍將至、朝議未決」的沉痾,依然沒有放過這個向上天搶雨水的決策。幾位環保人士義正詞嚴地大喝一聲,人工湖的重要意義立刻煙消雲散。負責推動的經濟部水利署也突然跑出來緊急喊停,因為根據計算,每個人工湖每天能提供的原水成本太高,不符經濟效益。但似乎沒有人提醒陳署長:人工湖自然滲入地下水減緩地層下陷的效益;在開挖人工湖時取得的陸砂可救大陸砂石禁運衝擊下的建築與房地產的燃眉之急;人工湖的美麗景觀可以讓原來乾枯瀕死的大地立時重獲生機、身價百倍;以人工湖取代養殖池、水稻田,可以立刻停止其對地下水的濫抽濫用;由於開挖人工湖,重大投資案的相互排擠可以獲得緩和;更重要的是,當全球水資源日漸稀少、日趨珍貴,這些被我們保留下來的雨水,身價會有多麼昂貴。

很高興見到水利署長又朝令夕改,又宣布要在雲林地區利用台糖土地開闢人工湖,只希望不會再因處士橫議讓它再胎死腹中;更希望陳署長拿出大魄力,人工湖的最佳地點絕非台糖用地,若配合六輕地區投資者以水源使用權引導他們共襄盛舉,人工湖應有更大的揮灑空間。

【2007/04/0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