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6|回復: 1

專訪金融時報亞洲專家,預言中國未來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7-3-28 07:52: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才輸出,5年內 全球白領薪資停滯

專訪金融時報亞洲專家,預言中國未來

亞馬遜森林持續遭砍伐改種大豆,輸往大陸,中國搶占並消耗全球石油及其他各式資源,她是世界工廠,也將成為世界垃圾場!

採訪整理●曾如瑩

觀察家預言,到二○四○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道路,最大的障礙將來自何處?親身觀察中國達十八年,《金融時報》前亞洲部主任肯吉認為不是威權政治、貪污、戰爭,他的答案是:缺乏自然資源,環境污染,中國成長可能因此趨緩,「它所釋放的飢渴,連世界上最偏遠的角落都能感受到。」

全球污染最嚴重的二十個城市裡,有十六個在中國,二○○九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指責也會隨之而來,中國震撼國際的將不只是經濟實力,也包含對環境的副作用,以下是專訪紀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有人認為二○四○年,中國會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你認為呢?

中國最快二○三五年成為第一大經濟體 往後要四個地球資源才夠餵養她

肯吉答(以下簡稱答):中國有沒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我的回答是相當可能,以整體經濟來看,中國在二○三五、二○四○或二○五○年,確實可能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但是以人均收入(per capital income)來說,中國永遠不可能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至少你在二十一世紀不會看到。

問:為何你這樣認為?

答:他們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因為美國有三億多人,但是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是美國的三倍多,這意味著假設中國人均所得和美國一樣多,中國的經濟實力會是美國現在的三倍大,我不認為會這樣,因為環境會限制。

真的,中國幾乎將土地、水和空氣,任何你能想像的資源消耗殆盡。(停頓三秒)例如缺水,特別是中國北方。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耗國,最大的影響是,巴西為了種植大豆,加速砍伐亞馬遜雨林,每年都有像比利時一樣大的雨林被砍掉改種大豆,農民種植大豆送往中國。

亞馬遜雨林對於環境相當重要,中國的需求正加速雨林消失。此外,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國,二○○九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這會讓臭氧層消失,加速地球暖化。

我不是說中國不能如歐美國家一樣消耗這些資源,當然他們可以、也有能力,但是客觀來說,世界上就是沒有這麼多資源,讓中國像當初美國成長一樣快速消耗資源,中國自然之友(Friend of Natural)的創辦人梁從誡認為,假設中國像美國過去一樣快速消耗資源,我們需要四個地球餵養中國。不只是一個地球喔!是四個地球!(加重語氣)

問:所以你認為資源的問題,會影響中國成長?

答:必然如此,讓我們談談客觀限制。現在,我站在北京、十五樓高的辦公室裡,北京今天的能見度算好的,但是往窗外一望,我只能看到幾個街區,能見度實在不好,空氣污染糟到令人不敢相信,此時,有三十五萬人因為污染夭折;假設情況不改善,死亡人數會持續增加,這些人最後必須接受醫療,這對中國醫療體系來說負擔很大。

還有,缺乏土地一直是限制中國成長的重要因素,中國有二二%人口住在七%可耕地上,人口的壓力很大,這意味著平均每位農家只有半畝地可以種植。在英國有幾百畝,而美國是幾千畝地,幾百年來,耕地過小是中國成長的最大限制。

耕地過小的問題以後只會更嚴重,因為中國城市成長相當快速,很多耕地都拿來做開發區,開公路、建鐵路,中國脆弱的資源,加上缺乏自然資源,正在影響中國成長。

問:對於中國嚴重破壞環境,是否各國會採取行動因應這個問題?

答:嗯!當二○○九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大家就會開始指責中國。根據美國環保署報告,加州二五%的主要污染是來自於地球另一邊的中國,未來更會逐漸增加,即便責怪中國不是很公平,但事實如此。

貧富差距不會讓中國崩潰 鄉村低廉人力反而是經濟成長動力

問:今年三月,中國實施一項有害物質限制條例,必須在產品上標示有害物質,看來似乎他們開始重視這個問題?

答:中國政府確實有做一些事,但是不夠,和問題相比,他們實在做得不多。你知道嗎?在中國,有七成的河川都被污染,全球十六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都在中國。不過在最近人民大會議程裡,中國政府已經更願意談到環境污染的問題,溫家寶談到更多環境的問題。

歐美將製造業往中國移,污染也跟著移動,因此歐美對於中國污染問題也必須負責。我想再過幾年,各國政府應該會認知他們必須對這些污染負責,他們必須花錢清理。

問:過去一直有人認為中國即將崩潰,你認為呢?

答:我不認為中國會崩潰,中國快速累積財富和經濟成長,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利,雖然這不是一個好的統治方式。但是我認為中國不會崩潰。

問:為何你這樣認為?

答:因為讓中國成長的因素相當獨特——超低工資。和一八○○年英國工業大革命相比,中國工人的薪水是當時英國工人的一半。假設你是中國內地的工人,像是在重慶,你的薪資是當時英國工人的一半,是一九八○年代美國芝加哥工人的三分之一。這些工人的薪水驚人的低,他們可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工廠工作啊!他們擁有二十一世紀的工廠設備、技術、建設、財務,拿的卻比以前的英國工人低。這是讓中國成長的主因,是中國最強大的成長動力,動力實在大太,停也停不了。

問:過去貧富差距不斷加大,很多人說這是中國的危機。

答:從經濟的觀點來看,這反而是中國成長的動力;鄉村的人願意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工作。但是貧富的差距也是政治問題,在二○○五年有八萬七千件抗議事件,這是政治事件,但是我不認為這會讓中國崩潰,因為中國公安武警人數相當多,他們可以維持秩序。

問:近來中國工資成長快速,這難道不會影響他的競爭力嗎?

答:中國工資成長快速,在長江三角洲或者珠江三角洲,工資每年上漲約一○%到一五%,最後這對中國競爭力會產生影響。但是未來五年內這影響不是很大,雖然工資成長,但是很多公司在技術上發展更快,用更有效率的方式生產,生產更多附加價值商品,在中國你可以看到,很多附加價值的產品可以彌補工資成長。

問:過去大家都認為中國是低科技的國家,但是你認為中國正以國內市場脅迫國外下放技術,可以談談你的觀察如何?

新富階級讓小孩接受國外教育 中國與印度人將取代歐美、港台白領

答:很多人認為中國是低科技國家,這對、也不對。中國同時是低科技、中科技和高科技國家。中國不像日本,日本自行研發,中國不是去買,就是讓外資引入技術,並且強迫他們做技術轉移。

至於用買的,中國廣大的市場確實是優勢,以非常昂貴的汽車引擎來說,買方必須販售大量汽車以償還銀行貸款,這對中國來說相當有利。我書中也有提到很多例子,關於中國政府如何強迫外資企業,將關鍵技術轉移到中國企業,否則這些外資企業就無法獲得在中國販售產品的合約。

問:書中你提到中國不斷送小孩到最好的國外學校,這會引起一次人才大震撼嗎?

答:最大的影響就是白領階級的薪資,我想五年內白領階級的薪水會停滯或者下降,因為中國或印度的白領可以取代在歐美、香港、台灣的白領階級,這是很重要的影響。

問:在書中你提到義大利有個小城主要生產紡織品,因為中國非法移民湧入,造成當地工人失業,在高階經理人方面,也會因為中國人才湧現而受到衝擊嗎?

答:這必須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藍領,民工從農村到城市去,得到一個工廠工作,他們影響全世界藍領的薪水,替代高階經理人不是這麼容易,高階經理人會受到一些文化的影響,他們必須長期住在國外學會當地語言、當地習慣,但是真正想到那邊住的人比較少,這方面的影響可能比較少。

問:我們也看到很多大陸經理人來台灣,企圖心很強。

答:也許這在台灣才會發生,因為文化差異不大,比起歐洲,中國人到台灣做生意比較簡單,你到歐洲,整個文化和語言都不一樣,你沒有人脈網絡,你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就像是在中國的外國人一樣困難。
總帖子數排名︰2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7-3-28 10:03:47 | 顯示全部樓層

貨暢其流

人盡其才
地盡其利
貨暢其流

只是 人也變成貨
為了盡其材 只能逐水草(工最地點)而居

為了降低時間成本
國際性的公司以總部時間為準
各地的人力配合太陽起床的時間
接棒完成產品

因此越能展現當地化
無法被複製的人材 貨品 風景
或許才有可能立於不敗

[ 本帖最後由 泰宏榮 於 2007-3-28 10:04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