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geyachen 於 2012-5-23 18:46 編輯
附紅血球立克次體病(Swine eperythrozoonsis,簡稱EP)
[size=+1]定義及病因 豬附紅血球立克次體為血液寄生性病原體,屬於立克次氏體目(Order Rickettsiales),邊蟲科(Family Anaplasmataceae)中之附紅血球屬(Genus Eperythrozoon);同族中尚有邊蟲(Anaplasma),副邊蟲(Paraanaplasma)與血巴東體(Haemobartonaella)。豬附紅血球立克次體可分為兩種-E.parvum與E.suis,兩者之型態,病原性與免疫性不盡相同,前者形小,無病原性人工感染豬隻不能發病,而後者則形較大,有病原性,以靜脈、肌肉、腹腔接種豬隻,能引發典型症狀與病變。
臨床症狀 本病可感染各年齡的豬隻,臨床症狀多發生於1~28日齡(91.7%),而其他年齡豬隻與種豬較少發生,一般而言,患畜之臨床症狀以貧血、黃疸、發燒與精神不振為其特徵。
[size=+1]一. | [size=+1]5日齡以內仔豬-症狀最為明顯,皮膚蒼白或變黃(黃疸),衰弱、皮毛粗剛,死亡率10~90%,惟一週後部分(10~60%)豬隻之症狀會自癒。新生仔豬發生本病顯示有胎盤感染之嫌。 | [size=+1]二. | [size=+1]1~4週齡仔豬-以皮膚蒼白、黃疸、衰弱、皮毛粗剛、增重遲緩、發育不良、易併發肺炎與下痢,而導致仔豬死亡損失。貧血與黃疸多發生於18~20日齡仔豬,換言之,豬隻14日齡轉欄後4~6天後就發病。 | [size=+1]三. | [size=+1]保育豬(6~8週齡)與前期肥育豬-保育豬較少發生或因飼料中添加有歐羅肥有關,惟離乳豬轉入肥育豬舍,豬隻混養4~15天後,約10~35%可發生急性症狀,皮膚與黏膜蒼白或輕度黃疸,罹患豬極大部分均見併發肺炎,或下痢等症狀,死亡率視併發病之病原幸而異。 | [size=+1]四. | [size=+1]母豬-分急性與慢性感染兩種,於急性例多發生於產後,部分母豬可見厭食,發燒與奶量減少等症狀,惟第4天後症狀多不治自癒。慢性力則不易發覺。據研究所示受胎率會減低。 | [size=+1]五. | [size=+1]公豬-症狀輕微不易察覺。 |
建議處理方法
- [size=+1]出現疾病症狀時,請獸醫師進行診斷。
- 切斷吸血節肢動物,中間傳染源,尤其撲滅老鼠。
- 細心照顧豬群,注意觀察豬隻活動,排便情形,有可疑黃疸時可作血液檢查。
- 飼料加入四環素及抗砷劑可以預防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