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41 | 回復: 7
魔球 vs 養豬界 vs 師大商圈 [複製鏈接]
本帖最後由 泰宏榮 於 2012-3-4 16:34 編輯
可以利用時間 看看這幾篇文章,以及魔球這部電影
對於當下以及未來養豬業的路線
或許會有些新的想法
養豬界的現況有些像 ˊ師大商圈的問題ㄡ
http://mrjamie.cc/2011/05/14/hack-everything/
Hack, Everything!
Hack 是問題的解法、一個任務,或是修理系統的方法,當這個方法不太完整、有點醜、甚至有點莫名其妙,但卻是有用的時候,就叫做一個 Hack。
也就是說 Hack 是一個不求美觀、不求完整,只求把問題解決的方法。因此,Hack 講求的是速度、實用、達到目的,所以換成動詞使用,就是「快速把問題解決」的意思。但是難就難在這個「快」,因為快速不等於「橫衝直撞」,要快之前,你必須要非常了解事情的每一個環節是如何運作的。要了解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維基百科對 Hacker 的定義:
一個很喜歡探索系統的結構,然後「延展」它的「可能」的人 — 這和「一般使用者」恰恰相反,因為一般的使用者只想知道他們需要知道的,越少越好。
也就是說,身為一個 Hacker,你必須要對這世界每件事情背後的邏輯有極度的好奇心,因此有一天當你需要 Hack 時,你完全清楚要按哪幾個按鈕、拉哪幾條繩子,就能夠快速達到你的目的。所以 Hack 是一種人生態度,要 Hack 就要 Hack everything!
還是太虛幻?沒關係,讓我給你 10 條實作的心法:
1. 問「為什麼不能」,而不是「可不可以」– 這世界上大多的規矩是在不同時空背景下設立的,所以你不應該被它們綁住,而是去了解環境條件是不是早已改變。
2. 問別人「為什麼成功」,而不是「有多麼成功」– 一般人只會專注在誰有多少錢、哪個人又住在帝寶,這些只是結果,你想要知道的是過程。
3. 「為什麼失敗」,而不是「他們太笨」– 我知道你很聰明,但是別人也不笨,重點是他們為什麼失敗,這是你很重要的功課。
4. 「測試」界線,而不「接受」界線 — 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知道它可能會超出界線,但是我非得試試。
5. 「人」也是一種系統 — 人性也是一個系統,深入了解之後你才能 Hack。
6. Hack 自己 — 我發現早一點睡可以睡少一點,一天中的工作效率也比較高,所以開始 11pm 睡,5am 起床。
7. 邀請別人來 Hack 你 — 迫使自己進步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對手看你的漏洞。當你知道他們很快就會找方法來 Hack 你,你非得把它補起來不可。
8. 永無止境的追求效率 — 速度是效率的表現,所以你必須在每個環節都優化 — 回台灣之後,我試了至少 10 種開車上班的路徑,直到我試出最快速的一條。
9. 對任何事情充滿關心、好奇 — 身為一個宅男,我會陪我老婆去逛街 — 事實上,她的很多衣服都是我挑的。我可以跟她時尚圈的同事朋友聊天,即使去她的高中、大學同學聚會我也玩得非常開心。
10. 影響你身邊的人 — 你看,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被我的 Hacker 精神感染了?
http://mrjamie.cc/2011/11/14/moneyball/
魔球 (Moneyball):一個 Hack Everything 的棒球故事
電影《魔球 (Moneyball)》終於在台灣上映了,我還沒有去看,不過早上讀了 fOx 的評論,我猜想有些大眾化 — 電影嘛,開心就好。但更重要的是短短 2 個小時,應該沒辦法抓住整個故事的精隨。所以所有創業者,除了去看這部電影,我推薦你們一定要讀讀魔球這本書。這是一本我非常非常喜歡的書,裡面除了有很多棒球「產業」的秘辛,還有滿滿的精實創業精神。
一個老產業 + 一支窮球隊
1997 年,Billy Beane (Brad Pitt 飾) 接手奧克蘭運動家隊時,這是一支落入大連聯盟「人生失敗組」的球隊 — 超級窮、成績也超級爛。當洋基隊每年花 1.2 億美金在球員薪水上,運動家只有 4,000 萬可以花。當洋基隊一年贏 96 場 (勝率 .593),運動家隊一年只贏 65 場 (勝率 .401)。更重要的是,MLB 是個百年老產業,裡面既有的種種遊戲規則、官僚體系、媒體生態,足以壓垮任何一個想要挑戰「創業者」。
勝場數 = 營收
但 Billy Beane 和他的團隊發現,如果要有更多預算好辦事,他們必須要提升球團的營收。提升營收要靠更多觀眾來看球,而觀眾要來看球,重點不是贏得世界冠軍,重點就是「贏球」– 世界冠軍可遇不可求,但勝場數越多的球隊,觀眾出席的比率就越高。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決定 hack 這個產業,當洋基隊花大錢想贏冠軍,他們就反過來專心買「勝場」。
最珍貴的資源: 27 Outs
要贏球,就是要在九局裡面,製造出比對手更多的分數。而要製造分數,首要條件是上場的球員不能出局。因為一場比賽最關鍵的資源就是出局數,每局只有三個,每個球隊最多只有 27 個,全部都用完了,比賽就告結束。
數字 > 天賦
Billy Beane 又發現,大多球探選球員,看的是他們的體格 — 因為天賦異稟的球員,總給人無限的幻想。但棒球這個運動除了鬥體力,其實也鬥心理和智商。很多天才球員雖然有很好的運動天分,但卻無法用對的態度去選球、執行戰術。所以 Billy Beane 決定專注在「上壘率高」(也就是出局率低) 但卻體格不好,沒有被其他球隊注意到的球員上。
第二年
雖然發現了這些 hacks,但 Billy Beane 的 GM (球團總經理) 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他開始重組球隊,但是前兩年的成績並沒有特別的起色,大家也不斷的質疑他的作法 — 辛苦的第二年。但 Beane 咬著牙根堅持下去,到了第三年 (1999),這個新的 business model 終於發揮作用,運動家隊成功「製造」出了 87 場勝利。而一旦有了 traction,這個成長還延續下去,2000 年 91 場、2001 年 102 場,最後在 2002 年達到了 103 場,比聯盟最高薪的洋基隊還多出 2 場。
Hack, Everything!
而以上這些,也只是 Moneyball 故事的開始,更多他們的 Hack Everything 精神,我推薦你們讀讀魔球這本書。創業最終是一種精神,一種不斷找尋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更省成本的做事方法,然後永無止盡去優化的過程。我從 Billy Beane 的故事裡面,看到很多這樣的創業精神,也希望能夠給你們很多啟發。
Update (11/15/2011):XDite 也寫了一篇「魔球,一個搞清楚產業重點的棒球故事」
(Image via keinoguchi, CC License)
樓主
|
發表於 2012-3-4 16:33:20
|
顯示全部樓層
November 12,2011 00:53魔球
http://blog.roodo.com/blue1989/archives/17909253.html
你認為《魔球》是一部棒球電影嗎?嗯,好問題。
《魔球》在定義分類上相當奇怪,到底算哪種類型影片?運動嗎?不像。故事並非著重場上球員們的投打對決。勵志嗎?更不太像,因為這故事主角沒有得到象徵性的勝利。那麼,《魔球》究竟是什麼類型的影片呢?
那麼,先從男主角布萊德彼特看起。
看布萊德彼特挑片是件有意思的事。他不常拍正統商業通俗娛樂影片(少部份會拍片廠期待的票房作品),多半遊走在中規模影片及獨立製片之間。如:《永生樹》、《火線交錯》這類型。瞧他挑上了《魔球》(Money Ball)裡的奧克蘭運動家隊總經理比恩這角色,不免令人好奇他如何詮釋這位被運動家球迷視為救世主的人物。
畢竟比恩在大聯盟開刀闊斧的改革,透過麥可路易斯寫的《魔球》這本小說談論運動家隊的精算模式成功之道後,更使他聲名大噪。他彷彿成為了一個被神化的角色。電影版裡,經由《社群網戰》編劇艾倫索金Aaron Sorkin與《辛德勒的名單》史提夫札里安Steven Zaillian重新塑形,比恩會變成什麼樣的比恩呢?
影片用著淺顯易懂的口吻介紹那些關於球場「之外」的事,如:你看不到的球員休息室相處哲學、總經理辦公室裡的交易風雲,以及整個球團背後的運籌帷幄。看起來很無趣嗎?不,相當有意思。因為,那些離開球場之外的景致,上演的瞬息萬變,提供了觀眾無限對照自己人生座標的藍圖。
大聯盟這家百年老店,很可能是人類文明史裡最奇怪的職業項別。因為,他們有著前所未見的低投資報酬率,照球探說法,50位農場培育出來的新秀能有2位上大聯盟就很出色。比例如此之低,卻還是主流選秀價值裡所認可的。
另一方面,大聯盟的正規球員名單與交易作業,導致球員流動率頗高,和許多血汗企業相較之下,更來得有戲劇張力。於是,你很難說,《魔球》只是一部運動片或是勵志片,它更像是當代資本主義的極致顯影。
為了利益或是冠軍獎座,任何道德良心都是不合時宜的溫和保庇。這是制度上觀看《魔球》的奇特角度,有別於其他企業或是職業運動(大聯盟一年一百六十多場比賽,牽動的商業利益實在過於龐大,也導致球員受傷比例增高)。
再者,由於比恩與助手彼得布蘭(Jonah Hill飾,真實世界裡的助手叫Paul DePodesta,由於認為故事角度和他本人相差許多,所以連名字和畢業學校都做調整)認為大聯盟百年來的傳統選秀角度有問題,球探制度文化多半只以主要的攻守能力為參考標準,甚至是直覺式地認定新秀未來命運。
但是比恩與彼得從隱性、另類思維,掌握球員心理素質與潛在能力。如高上壘率、被保送率都是他們在乎的,長打或是打擊率倒不一定是首要優先條件。容易被保送代表選球精準,個性冷靜,不容易揮大棒。
甚至,比恩更痛恨盜壘會斷送得分機會,片中就拍出運動家隊為搶攻可能還執行盜壘戰術反倒被刺殺出局。比恩的想法與傳統球探大相逕庭,這就上演了前衛革新vs.傳統保守的戰局。
從棒球的新舊文化的撞擊,反推到真實世界,領導革命者總被既得利益權貴者譴責撻伐,畢竟哪有人會不從主流價值先思考起,若比恩的選擇最終能與勝利畫上等號,那不就代表,過去大聯盟這座百年老店的核心價值都錯了?
雖然,不能說比恩代表的「新」就是完全的正確,但也無法認同「舊」的態度能夠繼續開創江山。這總是兩方為了鞏固執念信仰而爭論,像極了宗教與科學之間的拔河。比恩不是先知預言者,他也做了許多錯誤決定,只是電影裡沒特別討論。再加上比恩是選秀制度底下的錯誤,使得他更有理由反駁傳統制度裡的種種窠臼。也難怪原本球團裡的首席球探會質問他說,這是為了報當年的仇嗎?
回到布萊德彼特身上,小布這回找到了個特別角色,讓他合宜地展現一個令人尊敬又疼惜的單親爸爸身影。在事業上,他還在尋找合乎自己信念的勝利,在家庭中,他努力扮演疼愛女兒的慈父,導演班尼特米勒刻意用晦暗陰影遮蓋了小布的俊美臉龐,你看到更多低頭或是逆光剪影的畫面,令人思索比恩這個角色並非全然是個無情的黑洞,觀眾能感受出更壓抑的激情。
特別是那段辦公室電話談判交易籌碼情節,爾虞我詐間的心機算盡,令人拍案叫絕。在冷靜與熱情之間,布萊德彼特這次總算走到了距離奧斯卡最近的一回。
《魔球》的魅力在於每個人看都有各自解讀趣味,棒球粉絲看絕對激動萬分,這片也達到就算你完全不懂棒球,你還是能感染片中運動家隊邁向連勝時的喜悅興奮。對棒球一竅不通,也能看出故事裡的人性溫度。
球團裡的保守與前衛抗衡,也是普世經驗,自然降低了影片是「運動題材」的熟悉門檻。這些比喻都容易被觀眾理解,那句「你怎能不愛棒球」(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Baseball?),有如魔咒般地向觀眾催眠。Baseball可以用你人生旅程上任何名詞替換,只因棒球比賽的多變曲折往往令人意想不到而充滿驚喜,比賽結局常常等於「不可思議」,這也是為什麼棒球電影裡比起其他運動類型作品更具有懸疑效果。那種峰迴路轉的高潮迭起,勾動每個人的腎上腺素。
《魔球》是一部非常有膽識的作品,讓影片結局走向反高潮,正當觀眾熱血情緒完全被點燃後,隨之而來的,並沒運動家隊的世界大賽冠軍。相對的,故事回到比恩的個人原點:你如何定義你自己?錢是否可以代表某種程度上的認同想像?如果捨棄錢,你在乎什麼成為你的核心價值?
故事留給觀眾些許嘆息聲,但配上片中比恩女兒吟唱的蘭卡(Lenka )的歌曲「The Show」裡寫著「I'm just a little bit caught in the middle .Life is a maze, and love is a riddle」影射著比恩的進退兩難,正當比恩彷彿頓悟了些什麼時,女兒最後幾句改編後的歌詞,絕對能讓觀眾發出會心一笑,使得《魔球》的結尾再次回到溫暖懷抱,如此高竿的設計,被封為今年最出色的電影,《魔球》當之無愧。
樓主
|
發表於 2012-3-4 16:34:44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mrjamie.cc/2012/02/13/jeremy-lin/
Jeremy Lin 老師還教了我們什麼?
February 13th, 2012 by Jamie | 切換為細明體
409Share
趁著這個週末,我好不容易抓到時間把 Jeremy Lin (林書豪) 的訪談都看了一次。從他的故事中,我發現有太多創業者可以學習、借鏡的觀念,而且更棒的是,不只我看到了,Inside 的 Fox 也看到了,還幫我們把其中的九堂課列了出來。
Fox 的那篇文章寫得很棒,我鼓勵大家都去讀讀,我也可以省下很多前因後果。不過除了 Fox 已經聊過的,今天我還想再補充三個我看到的重點,從一個籃球員的角度,也從一個「紐約客」的角度。
保持「比賽體格」,即使你沒在上場
其中一個訪談中,J-Lin 感謝他的助理教練。他說即使他沒在上場,教練們還是持續監督他做重量、心肺訓練,幫助他維持良好的「比賽體格」(stay in “game shape”)。因此一旦他有上場的機會,即使突然開始連打 4 場,每場 30、40 分鐘,他還是能夠維持高產出的表現──不要懷疑,NBA 球員也是人,也會累,昨天賽後 J-Lin 也透露身體已經麻痺,從來沒有這麼疲憊過。
創業中的團隊也是一樣,無論是身體和心理,你都必須要隨時維持備戰的狀態。千萬別以為找到 Product-Market Fit,一切就搞定了。真正的戰鬥,是從那一天才正式開始。在那之前,無論你做什麼,根本沒什麼人要理你。在那之後,轉頭往後一看,一大群追兵正在用最快的速度殺過來。你必須要更用力的向前推進、快速的做決策,而且還不能犯任何重大的錯誤,否則馬上就會把領先的差距通通吐回去。所以即使還沒找到 PMF,就像 J-Lin 一樣,你還是必須隨時保持戰鬥所需要的體力和效率。
Product-Market Fit,不是 Market-Product Fit
其實大家都搞錯了,J-Lin 之前在 Warriors 和 Rockets 不受重用,並不是因為他們眼光太差,而是因為 J-Lin 這個「產品」(後衛),與這些「市場」(球隊) 並不適合。一支籃球隊並不只是 12 個人,還有總教練、進攻教練、防守教練,各自有各自喜歡的球風,所以身為一個菜鳥球員,你怎麼可能寄望整個球團去適應你一個人的能力與喜好。
創業團隊常常夢想能夠「影響市場」、「創造市場」,那或許不是不可能,但發生的機率就跟一支 NBA 球隊為了坐在板凳第 15 人的林書豪先生改變戰術一樣的微小。與其賭在那上面,你還不如不斷的改變你的產品去適應市場的喜好。另外,NBA 球員換球隊不容易,但是你換市場卻非常簡單,這樣,懂了嗎?
用大腦打球
當媒體訪問 J-Lin 的教練 Mike D’Antoni,D’Antoni 不是稱讚 J 的球技、不是稱讚他的換手上籃技巧,D’Antoni 對 J 的評語是他很「敏銳」(sharp),跟他說一件事情,他馬上就能夠執行,甚至還會帶自己的 ideas 來討論。到了 NBA 那種程度,體格、速度、彈性、外線比 J-Lin 好的人太多了,真的要我說,我還覺得陳信安的條件都比林書豪好,但為什麼 J-Lin 可以儼然成為 Knicks 的新領袖,但易建聯卻只能跑跑龍套?因為 J-Lin 打球靠得是大腦。湖人隊那場比賽就是最好的例子,口頭上 Kobe 說不知道 J-Lin 是誰 (相信我,這也是戰術的一部分),但其實他們早就研究好如何對付 J 與 Chandler 的「S1 進攻」。但 J-Lin 更敏銳,他開場先用外線證明自己,接著下半場更放棄運球,改用空手切來出奇制勝,這,就是用頭腦打球。
創業團隊常常陷入「天才」的迷思,以為只要有「神人」在場,靠著無敵的技術,一定可以開發出致勝的產品。其實創業往往遠遠大過於天才、技術、產品,你必須要能夠深入戰場、掌握局勢,然後再針對它來改變進攻的策略。這就是林書豪在做的事情,也是為什麼他能夠獨當一面真正的原因。
以上,希望 J-Lin 故事中的這些 Lessons,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Keep fighting, keep hacking, everyone!
(Photo via NYKnicks)
發表於 2012-3-4 21:00:30
|
顯示全部樓層
3Q, 版大 -
==========================
傑米的部落格裡 -
還有許多值得參考的發表...
知識寶藏,+ / - 挖!
樓主
|
發表於 2012-3-4 21: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 ... 0000033#ItemContent
作者序
我愛上一個逆轉勝的故事──你永遠不會有天文數字的財富,但不代表你一定贏不了
我寫這本書,是因為我愛上了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群被低估的職業棒球選手與經理人,其中有許多人本來被認為根本不適合打大聯盟,但是他們的球隊後來卻成為大聯盟最成功的球隊之一。
而在我愛上這個故事之前,我就有寫這本書的念頭。這個念頭始於一個單純的問題:為什麼全職棒最窮的球隊之一,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thletics),能贏這麼多場比賽?
十幾年來,職業棒球隊的經營者一直宣稱,職棒已經不再是運動的競技,而是金錢的比賽。職棒隊的貧富差距,遠大於其他職業運動,而且差距正在迅速擴大中。二○○二年球季開打時,最富有的紐約洋基隊全隊總薪資高達一億兩千六百萬美元,至於兩支最窮的球隊--運動家隊與坦帕灣魔鬼魚隊(Tampa Bay Devil Rays,編按:二○○八年改名為「坦帕灣光芒」隊),薪資都不到洋基隊的三分之一,只有約四千萬美元。再往前推十年,全隊薪資最高的紐約大都會隊(New York Mets),總薪資是四千四百萬美元之譜,而薪水最低的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Cleveland Indians),總共只花了八百萬美元出頭。
薪資間的差距,意味著:只有富球隊才請得起最好的球員。而窮隊只雇得起老弱殘兵與二流球員,幾乎注定要失敗。至少那些職棒經營者是這麼說的。
我以前也傾向於接受這樣的論點--有最多錢的人,通常是贏家。不過,看看過去幾年發生的情況,你就會開始懷疑這種說法。某些分區墊底的球隊,諸如德州遊騎兵隊(Texas Rangers)、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洛杉磯道奇隊(Los Angeles Dodgers)與大都會隊,都花了大筆鈔票,卻輸得很慘。
另一邊的極端,則是運動家隊。過去幾年間,運動家隊的總薪資不是大聯盟最低,就是倒數第二名,但該隊贏得的例行賽場次,僅次於亞特蘭大勇士隊(Atlanta Braves)。從二○○○年算起,運動家隊連續三年打進季後賽,其中前兩年只差幾個出局數,就能淘汰最有錢的洋基隊。
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畢竟,洋基隊是棒球界「鈔票決定一切」最極端的例子。洋基隊深諳紐約的那套準則:用金錢買成功,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也或許就因為他們不引以為恥,所以比其他任何球隊都善於買到成功。
花最少錢,拿下最多勝利
早在一九九九年,大聯盟職棒總裁塞利格(All H. “Bud” Selig)就喜歡以「反常」,來形容運動家隊的成功。這與其說是一種解釋,還不如說是無法搞清「他們如何辦到的?」的藉口。運動家隊到底有什麼祕訣?這支美國職棒第二窮的球隊,如何克服日益龐大的預算障礙,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超過另外二十八支球隊,於例行賽拿下第二多的勝場數?棒球的成功因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那麼多有錢人砸了大把 銀子,還是買不到好成績?
剛開始,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這些問題;而這本書,則試圖找出答案。
答案,要從相當簡單明瞭的一點講起:在職棒圈,你有多少錢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花得有多聰明。
我第一次偶然走進運動家隊球團辦公室時,他們才剛在例行賽拿下驚人的一○二勝,只花了三千四百萬美元。而在前一年,也就是二○○○年球季,他們只花兩千六百萬美元總薪資,就贏了九十一場比賽,並在分區封王。
曼哈頓律師帕帕斯(Doug Pappas)是棒球財經權威,他曾指出,運動家隊和其他球隊在一個量化數據上的差別。一支編制二十五人的大聯盟球隊,總薪資最少是五百萬美元,外加兩百萬美元給傷兵以及四十人擴編名單中的其他球員。如果將棒球賽中球運的吃重角色、大部份大聯盟球員的能力差別相對較小、菜鳥球員可能是拿最低薪資等因素納入考慮,那麼一支花了最低薪資七百萬美元的球隊,在一六二場例行賽中,最少可以拿下約四十九勝。帕帕斯的棒球財經效率衡量指標是:在最低的七百萬美元支出之外,每支球隊拿下第四十九勝後,每勝一場球隊要再花多少錢?每支球隊額外的每一場勝利,要額外花掉多少?
從二○○○年開始的這三年,運動家隊每多贏一場,大約只多花了五十萬美元。另一支每贏一場同樣只多花六位數字的球隊,是明尼蘇達雙城隊(Minnesota Twins):每一勝六十七萬五千美元。最揮霍的有錢球隊(例如金鶯或遊騎兵隊),每多一勝要多花近三百萬美元,是運動家隊的六倍以上。比起其他球隊,運動家隊似乎自成一格。如果這是一般產業,運動家隊可能早已併吞其他球隊,建立霸業。不過這是棒球,所以他們只能在球場上讓其他有錢的球隊難堪,如此而已。
他尋找的,是一種新的知識
運動家隊實驗的基礎,是一種重新思考棒球的意願:棒球該怎麼經營?怎麼打?誰是最適合的球員?以及為什麼?運動家隊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了解,自己永遠不會有洋基隊的天文預算,於是努力尋找棒壇「低效率」之處。本質上,他在尋找的,其實就是新的棒球知識。
運動家隊球團針對棒球,展開一項系統化的科學研究,重新檢驗一切,從球員腳程的市場價值,到大聯盟一般球員與頂尖三A球員之間的天生差異。他們就是這樣,找到物超所值的好買賣。
運動家隊選秀或取得的球員,很多都曾犧牲在棒球界根深柢固的傳統偏見之下,但是運動家隊球團的研發部門將他們從偏見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真正的價值。這個故事談的,是以理性處理人類事務的各種可能性(還有各種局限),而故事的主角,就是一支棒球隊。而且整個棒球界就是個例子,用來說明在面對科學方法時,一個不科學的文化如何回應,或無能回應。
如我所言,我愛上了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職業棒球以及這一行的棒球人。故事中的這位主角,他的人生曾被職業棒球搞得亂七八糟,而神奇的是,他找到了一個方式予以回敬。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人,以及他所激發的革命,我花了幾天時間與多倫多藍鳥隊(Tronto Blue Jays)總經理里奇阿迪(J. P. Ricciardi)相處。里奇阿迪曾與比恩在運動家隊共事,現在他正忙著大顯身手,走上運動家同樣的激進路線,重組改造自己的新球隊。一開始曾飽受各方嘲諷的里奇阿迪,到了我認識他之時,已經贏得包括最難纏的老牌棒球作家的尊敬。二○○二年球季結束前,多倫多最大的恐懼就是里奇阿迪會跑掉,投向一直向他招手的波士頓,出任紅襪隊(Boston Red Sox)總經理。紅襪隊現在口口聲聲說,他們也想循運動家隊模式,進行球隊再造。
在一場與紅襪隊的比賽中,我試著拐里奇阿迪,想套他講出損人利己的話。幾個月之前,他曾頗為堅定地跟我說,比利.賓恩跟其他職棒總經理間的差距之大,令人訝異。當時他盡力高舉一隻手,又盡力壓低另一隻手說,「比利在上頭這裡,其他人都在下頭這裡。」這會兒,我們坐在球場邊,看著紅襪隊輸給改頭換面的新藍鳥隊時,我問里奇阿迪,他是否跟他在奧克蘭的老上司賓恩一樣,善於經營棒球隊這門怪行業。他只是對我大笑。
比恩是這一行最棒的,這點毫無疑問。問題是:為什麼?
樓主
|
發表於 2012-3-4 21: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 ... 0000033#ItemContent
這本書,撼動了百年傳統
文★陳正益
每一個重要的領域裡,總是都有兩派相互拉扯的勢力;比較多人擁護的那一個勢力,我們就說它是「主流」。
就職業球團的經營來說,一百多年來美國大聯盟有兩種屹立不搖的勢力--有錢的「邪惡帝國」老闆,和戰術紛陳的「天才」總教練。
紐約洋基隊老闆用錢堆砌起來的「帝國大廈」,五年之中奪得四個世界冠軍,一度讓人開始懷疑,棒球已經成為大球團的專利;另一方面,屢屢在球賽中緩步走出休息區,「當機立斷」更換代打或換投的總教練,更讓世人覺得,總教練的智商都超過一八○,是球隊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花錢的都是老闆,指揮作戰的都是總教練,那麼,「總經理」到底是做啥的?
教練成了工人,球探形同虛設
在奧克蘭運動家隊裡,總經理比利.比恩既是老闆(替老闆做決定,為老闆省錢)、教練,甚至也是球探。
不管你是總教練、投手教練、打擊教練、防守教練,只要你上班的公司是「奧克蘭運動家隊」,你就很難忽略總經理的存在。不,這樣說還太客氣,在那幾年的運動家隊裡,根本就是「總經理完全忽視教練的存在」。在比恩的經營哲學裡,總教練的調度功力,根本無關全季的成績,只關乎某個夜晚的勝敗。
不管有多少部球探電影曾經感動過你,讓你相信大聯盟的球探都是伯樂,而千里馬只能依靠他們的「慧眼獨具」才能尋得;那麼,你最好不要把運動家隊套進電影情節裡。在比恩的經營哲學中,世上既沒有光靠直覺就能識人的伯樂,更沒有所謂「潛力尚待開發」的千里馬。
十幾個老球探一致推祟、列入「最優先買進名單」最上層的新秀,比恩可能只看一眼電腦裡的數據,就拿起白板擦隨手抹去;人人都認為正在走下坡的老選手,尤其那些老得快、跑不快的「過氣」球員,反而經常高居比恩「買進」名單的最前三位。
就是他,徹底顛覆大聯盟的美好傳統
「去他的,」也許你會這樣想,「這傢伙十成十沒打過一天棒球,不是老闆娘的外甥,就是老闆的私生子。」你錯了。比恩不但是十成十的棒球員,而且速度過人、身材勻稱,一參加選秀就是球探眼中「潛力無窮的千里馬」。
但是,很早就是運動家第一、第二外野候補人選的比恩(有如前幾年的陳金鋒),二十七歲那年的某一天,忽然走進總經理的辦公室,說他已經不想再打職棒,而想試試球探生涯。二十七歲,正是職棒球員體力、腦力、技力這三力「蒸蒸日上」的年齡,比恩又無病無傷,為什麼忽然不想再打棒球?
他的理由很簡單:「花了十年功夫,我才終於明白十七歲時就已經明白的事--我不喜歡打棒球。」
當比恩終於如願升到總經理這個位置時,他更決定徹底顛覆大聯盟的美好傳統,剷除所有「人治」的部分。人治,對比恩來說,就代表「不客觀」。這個新時代的職棒總經理只看一種客觀的東西--數據,尤其是長期累積、經過精算的正確數據。
「看漲」就賣,「看跌」才買
比恩不相信所謂的「潛質」,在他的棒球哲學裡,如果打過四年大學棒球還只能讓球探說「很有打職棒的潛力」,那就一定「很沒買進的價值」。比恩也不在乎球員有缺陷,相反地,他整天都在尋找「有明顯缺陷」的好球員。
結合了這兩個反傳統的觀念,比恩發現,他想賣掉的球員都能高價賣出、想買的球員都能低價買進--套用股市的術語,他專買「看跌」的股票,專賣「看漲」的股票,也就是「反市場操作」。
從實際的戰績來看,他也是個贏家。在紐約洋基隊動輒以千萬年薪「逢高買進」明星球員的那些年,總薪資只有洋基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運動家隊,幾乎年年都帶給洋基隊完全不等比例的強大威脅。
當初他「逢低買進」,以隊上明星球員換來「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小聯盟球員,合約到期之前又有一副明星相,讓他可以「逢高調節」,在他們即將成為自由球員之前交換新一批「俗擱大碗」的好球員。
「運動家操作哲學」下的好球員,不是一般傳統觀念底下的好球員。
比恩從不相信「防守是最好的攻擊」,也不迷信全壘打和打擊率、打點這三項長期以來最被看重的「攻擊數據」。他幾乎只看兩樣東西:長打率和上壘率。尤其是上壘率。
有趣的是,在球迷、球評、媒體甚至教練看球的「印象」中,長打率(二壘安打以上出現的機率)當然比上壘率突出得多。沒有人愛看打者被四壞保送(大多數打者自己也不愛),除非滿壘,保送也不會有打點,更不會增加個人的打擊率、長打率(所以不大有「賣相」)。這個「錯誤觀念」,給了比恩「年年都撿得到便宜貨」的好機會。
透過長年對棒球數據的研究和軟體的精算,這些年來的運動家隊,總能在球員交易截止日還很遙遠之前,就以既有陣容得出「這個陣容可以拿到幾勝」的結論。
別懷疑,他們預測的勝場數,那幾年誤差都在五場之內;正因為如此,如果季前電腦說今年運動家隊的陣容已有八十五至九十勝,比恩就會在開賽前「補進五勝」(多花「一點點錢」替換陣中的一、兩位球員),以盡量確保球隊可以進入季後賽(如果能在一六二場比賽中贏到九十五勝,幾乎就可以保證進入季後賽)。
你不必是棒球迷,更不用是電腦迷
誰是奇才?電腦嗎?電腦只是一種可靠的工具。比恩的交易手腕和尋找買家(或賣家)的本事,才是讓他獲勝的大功臣。
《魔球》(Moneyball)這本撼動百年傳統的好書,說的就是比恩和他的團隊、他的球員,以及美國職棒為什麼會誕生「數據勢力」的故事。
正有如尼葛洛.龐帝劃時代的巨著《數位革命》,在無數電腦數據的說服力下,本書更呈現了「人腦」的真價值;你不必是棒球迷,更不必是電腦迷,都能從中擷取比恩的成功經驗。
一個人人認定要「把握顛峰時期開創職棒生涯」的年輕人,因為相信自己內心的聲音,在職業生涯最關鍵的時刻毅然放棄本業,離開球場而努力成為一個經理人,更以最精確的數據,成功管理一支理論上戰績應該「不可預測」的球隊,年年贏得市場的驚嘆……比恩和「數據革命」、運動家隊的故事,值得棒球迷仔細一讀。
其他人的精彩故事,例如,開創職業棒球數據新視野的比爾.詹姆斯、已經不能傳球卻得到比恩慧眼的老捕手哈特柏格等,就不用我再多說,您自個兒慢慢欣賞吧!(本文作者為知名棒球作家)
發表於 2012-3-5 04:31:15
|
顯示全部樓層
合作伙伴當來要經過篩選(強強,強中,中弱...........很多種組合)
合作關係是一步一步來的(經常檢討合作事項,並依可行性及共識排定優先順序........................)
不是要你今天談談,大家就把設備資金............結一結就開始.............
做什麼公眾事務要從簡單的做起
一開始就從高難度的著手,通常................
不一定是大企業才做得起來
有時候大企業若不是為了飼料本業有經濟規模及市場佔有率,才不願意碰這種業務
另外,飼料原物料上漲是任何一個產業所必須面對的
即便在美國的玉米生產者,如果玉米市場價格比拿去養豬賺得還多,他們不會拿去養豬(比較利益)
別想岔了
養殖業者的動機可不一樣,為了提升競爭力(面對進口產品)
不見得進口玉米就輸人(因為是國際盤)
養殖業者可以將一部份的玉米需求交給臺糖
這樣臺糖不但不是與民爭利,而且還是為民謀利(善用國營事業資源),當臺糖的採購量到達更高的經濟規模的時候
大家的貨源更穩定及價格會更有競爭力
臺糖的玉米或豆粉的價格可能比較沒有彈性一些,但是品質也一樣比較沒有彈性(品質穩定而且東西實在)
等於是大家用國營企業來槓桿自己的優勢
發表於 2012-3-5 12:57:05
|
顯示全部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