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18|回復: 1

中國養豬企業三大經營模式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50

升級   100%

發表於 2011-3-23 15:14: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證券時報記者
吳中珞
山水  在雛鷹農牧董事長侯建芳看來,目前國內生豬養殖企業有三種經營模式,分別為傳統的公司與農戶鬆散合作的養殖模式、公司與農戶緊密合作的養殖模式、大規模工業自動化養殖模健?/b>

  第一種模式一般是公司集中加工、農戶分散飼養,公司將飼料、仔豬、藥品出售給農戶,由農戶進行養殖,育肥後根據約定價格進行收購,實現規模養殖。公司對農戶提供統一供苗、統一採購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等服務。這種模式的優勢是易於實現規模擴張,受土地限制程度不大,資金可以漸進投入,但比較容易將疫病風險轉嫁給農戶。其抗風險性雖強,但在食品安全性方面不夠,因為它無法控制農戶怎麼用飼料。此外,在市場行情特別好的時候,這種模式的企業拿不到該部分超額利潤,因為農戶可能不把生豬賣給企業。
  第二種模式即雛鷹模式,由養殖企業與農戶緊密合作,公司為農戶提供場所、飼料、仔豬、藥品等養殖必備物資,農戶發揮自身養殖管理經驗與公司飼養管理相結合,實現規模養殖,農戶根據養殖成果獲取收入。公司通過租賃零星土地建設養殖場,農戶在公司養殖場內進行養殖,實現分散養殖,統一管理
  這種模式的優勢是易於控制生豬品質,易於實施統一飼養管理、易於統一防疫、易於統一處理汙糞;易於實現規模擴張,受土地限制程度較小,資金可以漸進投入;易於保持與農戶的良好合作關係;疫病集中暴發風險得到有效分散;易於發揮農戶養殖責任心,降低養殖成本,因養殖場建設和維護成本較低。其劣勢是規模擴張受人員限制,養殖企業需要根據區域分散程度配備相應數量的管理和技術指導人員。
  “"雛鷹模式"是將農民的積極性與規模養殖結合起來。農民只需交一兩萬元保證金,便可到雛鷹公司的養殖場來養豬,其豬仔、飼料、藥品疫苗以及最後的售豬,全部由雛鷹解決,而這些中間環節恰恰是農民自己養豬的弱勢所在,如果農民在養殖的過程中賠錢了,還會享受雛鷹農牧提供的保底利潤。侯建芳如是介紹該模式的好處。
  據侯建芳介紹,雛鷹農牧是國內唯一一家採用這種模式經營的公司,但國內最少有50家企業試圖複製其經營模式,不過最終都沒有成功,有一半以上是在試行三個月後流產,能堅持半年的估計不到二成,堅持一年的為零。在他看來,這些企業失敗的關鍵是出了一次事故之後就不堅持了,即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夭折了,如果有人願意多堅持嘗試幾年,未來可能會有企業成功複製其經營模式。
  而據一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之生豬產業技術體系課題組成員向記者透露,農業部在生豬產業首要的政策導向是食品安全,並希望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得到良性發展。
  第三種模式則是通過雇用農工飼養員自建現代自動化養殖場所,實行工業化、自動化、一體化的管理方式進行規模養殖,其代表是雙匯和中糧。侯建芳表示,大規模工業自動化養殖模式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其成本會相對高些。
總帖子數排名︰3

升級   65.65%

發表於 2011-3-23 21:13:39 | 顯示全部樓層
據侯建芳介紹,雛鷹農牧是國內唯一一家採用這種模式經營的公司,但國內最少有50家企業試圖複製其經營模式,不過最終都沒有成功,有一半以上是在試行三個月後流產,能堅持半年的估計不到二成,堅持一年的為零。在他看來,這些企業失敗的關鍵是出了一次事故之後就不堅持了,即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夭折了,如果有人願意多堅持嘗試幾年,未來可能會有企業成功複製其經營模式。

我想這些模仿者並沒有一套能控制疾病,甚至良好的飼養管理規範
只是把豬丟給農民.....就指望農民能好好養.......
遇到疾病....束手無策
沒一套完整的"勝利方程式"..........就甭玩了PP5010i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