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6|回復: 0

高錕獲諾貝爾物理獎 中研院與有榮焉 台灣學界祝賀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43

升級   42.8%

發表於 2009-10-9 23: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高錕獲諾貝爾物理獎 中研院與有榮焉 台灣學界祝賀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諾貝爾獎物理獎,由號稱「光纖之父」、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錕(Charles Kao)教授,以及發明感光元件(CCD)的美國威里亞德•波伊(Willard S. Boyle)與喬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等3人獲得;對於高錕獲獎,中研院副院長劉兆漢表示,高錕貢獻很大;行政院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指出,高錕是光纖的創始人,「拿諾貝爾獎實至名歸」。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從事光纖光學和半導體研究的高錕、波伊和史密斯,共同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對於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研院院士李羅權、吳茂昆、劉兆漢、陳力俊等人表示非常高興。李羅權表示,高錕是光纖的創始人,此次拿諾貝爾獎是「實至名歸」。吳茂昆表示,當他看到諾貝爾獎名單公布時,「我很高興,也覺得與有榮焉」;他說,「高錕是個很客氣、很了不起、很nice的學者」,相當提攜後進。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6日晚表示,「很高興,與有榮焉」。中研院也發布新聞稿表示,「這項至高學術榮譽佳訊傳來,全院欣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委員李大嵩表示,高錕是光纖領域「教父級」人物,能獲獎,大家都以他為榮。

高錕的潛心研究貢獻良多,寬頻的骨幹是光纖,未來通訊被光纖取代的可能性很高,沒有光纖,也就沒有寬頻多媒體,現在很多有線電視的骨幹也是光纖,影響很大。

中研院表示,高錕在1966年首度提出光導纖維在通訊上應用的基本原理,接著也發明光纖通訊所必需的輔助性系統,使得信號得以每秒億兆位元速度,傳遞到萬米之外。

高錕此項研究,改變人類的通訊模式,促成互聯網演化,研究成果亦獲29項專利,獲20多個國際獎項,包括有電機工程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馬可尼國際獎、英國法拉第獎和日本國際獎等,並獲「光纖之父」的美譽。高錕首創光纖通訊系統,成就非凡。今年2月,根據報導,高錕太太證實,年逾75歲的高錕患上老人癡呆症,正靜心休息養病,定時服藥覆診。

出生於上海的高錕,現年76歲,於英國、中國兩地任教,現為中研院院士,他在1933年生於中國上海金山區,中學就讀於香港聖若瑟書院,之後獲取英國倫敦大學理學學士及哲學博士。

據中研院網站資料,高錕1957年獲得英國倫敦大學理學士、1965年獲哲學博士,1957年至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服務,1970年至1974年為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教授及講座教授,1987年至1996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199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