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4|回復: 0

蕭條時期九個振奮的故事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98

升級   58.68%

發表於 2009-4-14 22:31: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美國CNN的理財部(Money)發表了一系列經濟蕭條時期鼓勵大家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提供九位普通人士在這個恐慌時期怡然自處的態度,頗值玩味。在此將之延伸討論,並與大家分享:

1. 重新專注在真正重要的簡單事物上就好

到今天為止,我們是否耗費太多精力與心神在我們無法掌控的外界變化?如果你的心情在受到每天經濟與市場報導的左右,那麼你的人生可能真的會越來越辛苦緊張。咱們是否可以重新回到基本, 回到專注於真正我們值得關心而重要的事物?或許多想想如何於家人多聚聚,從奢侈暫時回到基本知足,從追求偉大暫時回到根本充實。

CNN報導舉例的第一位普通人, 他發現以前自己不大讀書,但是因為時機不好荷包緊縮,忽然間他發現雖然自己沒有錢做多的娛樂, 但是卻因禍得福開始非常享受讀書的樂趣!

你如果每天耗費五個小時在擔憂經濟,可否嘗試拿出兩個小時專注到身邊可以掌握的人與事?夫妻或家人出去走一走,聊聊彼此心事?看看父母?探望老友,因為老友也在承受經濟之難?其實不必聽CNN,華人的論述裏,包括佛家學說,幾千年來早就都在教我們不要一天到晚為了自己的缺乏損失而難過,請轉為檢視自己現在的擁有,看到自己其實是多麼的豐富廣寬!

2. 用這次經濟危機來開創乾凈再起的契機

CNN的第二位普通人是一位先生剛剛被解雇的太太。她自己不上班, 還要撫養兩個小孩。她認知現在家中經濟真是很苦,但是也因為這次生活蕭條而體會,自己並不需要有太多的費用,也不至於有想想中那麼樣天塌下來。她的先生乾脆利用這一兩年會學校修讀學位,為自己的將來做一個斬釘截鐵更乾凈良好的新開始。她覺得未來當然有很多挑戰於困難, 但是至少她為全家找到了長期方向,可以勇敢的向前!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 所以這位太太的處理不見得可以使用於其他人,但是她的精神是完全正確的!宗教力也常說, 一扇門的關起,不過代表這另一扇門的開啟。或許我們不需坐以待斃或坐吃山空, 我們可以勇敢的向前看,向前走!

3. 做你喜歡做的,喜歡你正在做的

我看這個態度不見得只適用於蕭條時期,而可以隨時隨地應用。

CNN的這位女孩,本來就充滿創業精神。她說, 她對於滿街那種怨天尤人的負面言論早就已經厭煩,她樂觀的認為,這個時機,因為大家都在找生意作,創業家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來取得各種需求, 所以是最好的創業時機。這一點我個人完全贊同, 因為我最近也正在協助一位好友創立他新的太陽能公司。雖然市場暫時縮小,但是因為內容好計劃好,他就勇敢的在這個時刻創業。他可以用過去一半的成本取得辦公室租約,用一半價錢取得各種服務,聘雇人手更是可以很快的得到一大堆有興趣的人才。

我永遠記得世界第一大半導體設計輔佐軟件公司“Cadence”創辦人黃炎松博士的經歷。當年他在公司領導的計劃案被取消了,他與團隊被原公司通通解聘了。當大家走投無路,他們也可以抱怨互憐,但是他們選擇勇敢的乾脆一起開公司。沒有幾年,變成了世界最大的設計輔佐軟件公司!Lay off 可不可怕,固然對每個人有不同的實際面需要應付,但是你的態度絕對可以協助你創造新機!態度錯了,對於目前的危機只會雪上加霜。態度調整了,絕對可以幫助自己多看到一些過去朦朧掩蔽的機會!

前文說到, 不必等CNN用九個普通人來做例子,鼓勵大家在經濟蕭條時期也可以憑藉態度的調整來為自己找到新立足點。我們接下來繼續延伸CNN所舉的例證:

4.開始減低或去除自己的負債

CNN的第四個例子是一對夫婦,先生剛從會計事務所被解雇,太太只在一家小公司作半天功。那家小公司的情況也不穩,甚至經常有薪水支票跳票的情形。

但是他們早在一年前經濟景氣出現預警的時候, 就決定將累積的一些負債全部還掉。對事業家來說, 也許已經忘記他們自己以前或一般人的負債。房子是最大樁當然不用說了,其他小到像學費貸款,信用卡累積未付款,車子貸款,還有一些平常不注意不經意而存留在身上的負擔。咱們平常也許懵懵懂懂地不知自己有多少欠多少,但是一旦少了一份薪水,它的衝擊就會像一記猛烈的右勾拳直接痛打到你的臉上,使你立刻昏頭轉向,不知如何是好。

聽了這個故事,我反省自己。現在也因為有很多資產卡住套牢不方便,但是如果市場或經濟情況在兩年左右能夠恢復,我發愿自己第一件要處理的就是吧所有房貸都清楚掉!再也不要一心追趕新投資或新花樣,而要先回來固本,清掉負債。

5.能賺多少不是重點,能留存多少才重要

最近看到美國房地產大亨唐納川普的賭場宣告破產,記得好像這是他第三次如此宣告負債大於資產。這位老兄很會搞公關名氣,其實他的骨子裏是以債養債的成分居多。其實這一陣子, 不只是像川普這樣的名人, 許多很會賺錢的人都比普通人陷入更艱苦的困境。

想起來這樣的現象也不稀奇。所謂有錢人或成功的人,他們常因為過去的成功而養成某種思維於行為模式, 所以景氣好的時候,一切水漲船高,他們可以打順風球。但是像這一次經濟如此蕭條,他們的消費習慣或過度擴張的投資習慣就是他們受到嚴重的打擊。

接受CNN訪問, 作為第五個在蕭條時期仍然能夠快樂生活的例子的夫婦就對美國人說,我們每個人過去都沉迷在以一塊錢的能力在過兩塊錢花費的生活文化,現在要改變為精打細算努力存錢的文化。我想華人們比較不缺乏這種儲蓄的文化吧!

6.讓變化帶來新機會

CNN的第六個例子是一位在科羅拉多經營有機食物為生的年輕人。他的食品店因為資金補足,導致必須解雇他。之後他只剩下一棟小房子,每個月要付美金1,500元。他除了社會救濟金以外,沒有任何收入。如此茍延殘喘了幾個月以後,他決定不能如此拖下去,他一定要改變。

經過幾個月的研究以後,他毅然決然的搬到還有成長的亞特蘭大,從頭來起建立配送有機食品的生意。從小到大,他每天增加三個新客戶,很快地他就恢復了賺錢而舒適的生活。

這位年輕人就說,蕭條時期帶來許多改變,也就會有重新洗牌的機會。他認為,自己的經驗證明經濟情況不好的時候,一無所有的人人反而可以得到新的機會。

我也贊同這個看法。沒有錯,市場狂飆的時候,很多人可以搭乘巨浪瘋狂賺錢。但是同樣地, 在那種一切都欣欣向榮的時間裏,阿貓阿狗都知道要趕快湊熱鬧來搶生意,所以其實營運反而比較困難。像我的朋友,選在經濟最差的時候建立行銷渠道,發現到處的經銷商都在找新機會與新商機,便特別愿意接受新的廠商。如此一來,他反而趁著大家蕭條的時候建立了遍布全國的數百家銷售商網路。

誰說蕭條時期就必須坐以待斃?

7. 加強減低你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性

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在推動許多振興經濟的方案,其中他特別認知美國整體過去數百年養成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性,所以他的振興方案裏有非常大的資金要用來開更加提倡新能源的使用於舊能源的節省。

也許美國政府的措施在其他亞洲地區使用不上,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卻是放諸四海皆準。你知道在奧巴馬總統的新計劃裏,每個人都有許多種取得新能源,減少就能源使用, 降低自己的開銷的方法。上兆元的資助,你此時不去使用,還要等到何時?

CNN訪問這位第七位在蕭條時期怡然自處的中年人,他的薪水減半,來幾多年的公司儲蓄投資更是縮水到三分之一。但是他侃侃而談地說,越是在這個時候,他越要加強投資,而且是利用政府的資助來投資自家的新能源。他說如果再加上一些太陽能, 他這一生就永遠不必再受到任何一張電力賬單了。如此節省雖然不多, 但是凡事積少成多。這是在蕭條時期最好的投資了!

8. 謙遜生活Live Small,不斷投資

CNN訪問第八位在蕭條時期輕鬆生活的年輕人,他建議大家不要過度擴張,而儘量維持謙遜的生活模式,就能安然躲過這段時間。

舉例來說。豪宅是大家羨慕的對象,住豪宅的人,有不少是實至名歸的,但也有不少在高級區裏高居華廈的人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景氣一垮,這樣的朋友首當其沖,叫苦連天!

這位年輕人以自己為例, 雖然他的投資在過去一年半裏腰斬一半以上,但是他并不擔心。因為他在景氣好的時候,並沒有一窩蜂的膨脹自己,更沒有增加自己的負擔。所以現在收入與凈資產減少,他知道這些投資的價值遲早會回來,只要他的七夠長, 就不會有問題。

我想,所謂“謙遜生活”的重點,因該就是要讓自己維持氣長吧!

9. 尋求與接受安穩與特別的職業技能

CNN的最後一位受訪者建議,每個受到經濟蕭條打擊的人都應該盡早尋找或接受新的職業技能訓練,而且最好是找安穩而特別的技能。

他說, 他的工作是會計稽核人員。平日他就經常接到各地邀請他跳槽的電話邀請,現在景氣不好,他的公司卻還知道像他這樣有經驗的稽核人員是很難找的,所以雖然他的公司已經進行過兩次layoff, 他仍然完全不擔心。

這個建議是很好的。我們不能作一支將頭埋在沙堆裏的鴕鳥,我們必須面對就業市場與世界經濟不斷的變化,采取行動應變。如果自己過去的技能已經不很管用,就算現在還能勉強維持抓住工作, 但心中清楚遲早是要被取代或淘汰的, 或許現在就是利用蕭條時期來求取新技能的好時刻。其實現在全世界有幾股新風潮,在蕭條時期以及未來經濟還暖是,都會十分管用的。譬如健康照顧與替代能源,就是兩大塊市場,它們也有一點受到經濟起伏或周期的影響,但大體上是公認的最佳新商機!

受到經濟蕭條影響的讀友們,您們對以上九位在經濟蕭條期仍然怡然自得的普通人,看法如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