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9|回復: 0 | 產生記憶細胞 為疫苗保護機制 [複製鏈接] |
|
中國時報 B4/科學周報 2008/08/17
產生記憶細胞 為疫苗保護機制
【張翠芬�專題報導】
腸病毒今年進入10年的流行高峰期,重症案例累積超過300人,9月開學,恐又有一波疫情飆高,政府單位卻只能消極防範。國內10年研發不出腸病毒疫苗,被中研院何曼德院士重批「羞恥」。疫苗研發無法突破瓶頸,問題究竟卡在那裡?
自從18世紀末科學家利用牛痘預防天花以來,疫苗就成為最符合經濟效益的疾病預防方法。病理科醫師賴嘉君指出,疫苗最主要的目的是刺激免疫系統產生「記憶細胞」,讓人體遭遇病原體時,能產生免疫反應,因此疫苗必須在正確的生理部位引發有效的免疫反應,本身副作用應降至最低。
疫苗研發3階段 缺一不可
面對國人對預防醫學的要求,國衛院臨床研究組主任蘇益仁指出,國衛院已找到腸病毒71型的病毒株,並完成小型動物如小白鼠實驗,大型動物身上因缺少71型腸病毒,因此無法進行試驗。
最後一個階段-人體實驗則有施行上的困難,由於試驗對象需要2 歲以下、沒有受到病毒感染的幼兒,實驗期間需數次抽血,每隔1至 2個月檢驗抗體是否有效,台灣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小孩實驗,因此研究停滯不前。
通常疫苗研究分為3大區塊,第1是透過分子實驗,大量培養病毒,挑選出病毒株,再進行免疫中和試驗,測試做出來的抗體,是否能保護其他的病毒,即能否消除其他的小病毒。
人體試驗測安全性 至少5000人
第2是開始進行動物實驗,將抗體打入未受病毒感染的動物如小白鼠體內,經過2到4周後,抽血檢驗是否產生抗體,接著將病毒注入動物體內,觀察是否感染發病。
第3就是人體試驗,即臨床實驗,又分為3期。a期為毒性試驗,做免疫反應測試,了解疫苗對人體是否安全,人體接種疫苗後是否會產生免疫力,不會發病。b期以50到100人為實驗對象,注入抗體後觀察反應;以腸病毒疫苗為例,b期以2所托兒所為對象,1所施打疫苗, 1所沒有,等到腸病毒疫情來時,觀察幼兒發病人數比例,做為判斷疫苗是否有效的基準。
第3期就是進行大規模人體疫苗測試,人數約1500到5000人,甚至更多,根據實驗結果及數據,判斷疫苗是否有效,通過測試完成後才製成疫苗施打。若上述階段,中途有數據或資料顯示疫苗安全性及效果出現問題,就可能退回到原點,重頭開始研究。
蘇益仁認為,最後階段最難完成。由於注射疫苗後,需要有疫情流行,才能知道防疫結果。台灣在1998年曾爆發腸病毒大流行,經過1 0年,今年才有一波流行,再下一次不曉得什麼時候,時間很難掌控,也不可能將病毒注射到幼兒身上做實驗,冒的風險太大,一定會引起批評。
研發經費以10億計 負擔沈重
經費也是一個問題。根據國外資料,一個疫苗的研發大約平均要1 0年及大於1億美金的研發經費。例如,抗肺炎雙球菌疫苗花了14年,感冒疫苗光是在臨床試驗第3期就花了6年及4億美金,才得以上市。
以腸病毒疫苗來說,1個人包含抽血、檢驗、付給小孩的費用、護士照顧,觀察反應等等,這些費用加起來大約要20萬元。以第3期平均數3000人計算,加起來就要6億元,加上第1期、第2期約4億,保守估計至少需要10到20億元經費才夠。
腸病毒變異大 應由政府主導
蘇益仁說,即使疫苗研發成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如疫苗施打劑量要多少?是1劑或2劑,價格訂多少等,都需要再評估。目前也沒有藥廠表達意願接手腸病毒疫苗研發。
他強調,腸病毒變異很大,這是疫苗研發最困難的地方。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的腸病毒疫苗,是針對較嚴重的71型病毒,希望減少幼兒重症及死亡率,但無法預防其他類型腸病毒。
曾任衛生署疫苗審查委員的陽明大學新藥研究中心主任吳榮燦則表示,研發疫苗不能從經濟、商業成本的眼光來考量,政府必須有「主導性」,以跨部會合作,技術絕不是問題,只要政策支持,一定辦得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