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績效管理的重點是要讓公司員工的潛能、能力和生產力,做最大限度的發揮,充分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台積電人力資源副總經理李瑞華一語道破該公司績效管理制度的精神所在。1998年10月開始,台積電的績效管理制度做了多方面的改變,希望藉此落實「把員工當做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的理念,新的制度稱為績效管理與發展(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簡稱為PMD),李瑞華說﹕「過去台積電將績效管理制度的重點放在評估上,現在我們將重點改為發展,強調考核溝通」。
12月16日,所有廠處長級以上主管齊聚一堂,於台積電二廠4樓多功能教室,參加PMD主管工作營(Executive Workshop),董事長張忠謀於會中指出﹕「好像大家都把PMD的重點放在打考績上面,P M D的重點應該是培養人才(Development),這不但是部屬的Development,也是主管的Development。你評估部屬的成績,告訴他們優點和缺點,這個過程不但是在培養部屬,事實上也是對自己的培養,是自己在「培養人才」的能力的一個培養的機會,而培養人才是主管最大的責任之一。」
從台積電的這一波變革活動,我們看到他們對未來強烈的企圖心,而為了配合台積電成為世界級公司的目標,在執行面上,他們為每一個員工訂下超高標準的工作目標及期望,同時清楚地明瞭員工何處應該改革,並配合教育訓練制度,投入資源協助員工改善弱點﹔在獎酬制度上,則依據客觀的績效評估來論功行賞,以調整報酬及薪資,對於不同的工作表現,給予不同的報酬。使績效管理制度和獎酬制度產生連動性,對於有特殊表現的人,須於調薪及分紅中突顯出來,表現不好的人要明顯的比別人不好,不是平頭主義,做和不做一樣,讓跑慢的人得少一點,才能產生激勵,創造動機。
與世界級企業比較
台積電同時也以數據化的指標,來評斷公司經營績效的好壞,他們以每人所產生的營收及淨利等生產力指標,來和InteI、IBM、HP、GE等世界級企業比較,李瑞華表示﹕「一家公司本身營業成績的好壞會受策略、市場、人力資源、競爭者等因素所影響,同時市場也有所謂的週期性波動,以及種種不可抗拒的因素,於進行評估比較時不能只考量單一因素,必須做整體性的考量。」如果指標績效開始走下坡時,台積電便可以針對數據進行因素分析,找出原因、對症下藥、自我加強,以持續不斷地加強全公司的競爭力。
此外,為了減少績效評估結果所可能產生的偏差,李瑞華認為有下而的影響因素值得留意﹕首先每個主管的習性不同,有些主管要求嚴格,員工較吃虧﹔有的主管則認為自己的員工確實比別人優秀,同時每個部門的狀況也不同,很難做到絕對的客觀,因此只能做到相對的客觀、相對的公平。他說﹕「人事的管理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客觀,最後還是需要主管的判斷,我們在制定PMD時,引進了員工自我評估,虛線主管的Joint Review,還有Cross Team Review,盡量把主管個人主觀的判斷降低。以前台積電的員工考績是由直屬主管來打,新的PMD引進了Joint Review,讓虛位主管或其他有關的主管(如專案負責人)參與評核,提供他們對員工表現所做的正式評估,使直屬主管由不同的層面獲得回饋﹔同時新制度也會請處長級主管主持cross Team Review,由各部門主管對各自部門員工的個人考績作報告,並讓其他主管參與意見,最後才由主管及他的上一級主管確定,這有助於加強客觀性,促進部門經理間的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