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5|回復: 2

一本哲學教科書《正義》 憑什麼大賣?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2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11-11-10 17: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泰宏榮 於 2011-11-10 17:20 編輯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7656

一本哲學教科書《正義》 憑什麼大賣?
•        文 編輯部 文/馬自明






一本暢談亞里士多德、康德的哲學書,竟然在台灣銷售第一週就打破《世界是平的》首賣紀錄,大爆冷門!是什麼原因,讓台灣人走進書店不買輕小說,反而掏錢買這本主講「正義」的教科書?




如果開創「功利主義」的英國哲學大師邊沁復活,他會怎麼評論吵得沸沸揚揚的國光石化?如果被譽為「西方孔子」的德國哲學家康德,看完連續劇《犀利人妻》的結局,他會不會吹鬍子瞪眼睛呢?

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正是教你如何用各大師們的眼光,來看現在發生的時事。他教課的內容,在You-Tube公開後,中國學生瘋狂翻譯轉載;他所寫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不但在日、韓大賣超過六十萬本,台灣今年三月推出中譯本後,首週銷量就打破探討經濟全球化的全球暢銷書《世界是平的》紀錄,還長據博客來網路書店銷售排行榜第一名!

一本大談亞里士多德、邊沁、康德的哲學教科書,照理應該被冷凍在書店的角落,怎麼會讓許多台灣人掏錢埋單,成為上班族熱烈討論的暢銷書?
愛唱卡拉OK的地方 就愈愛談正義!
「《正義》大賣,我也沒料到!」出版《正義》的雅言出版社負責人顏擇雅指出,早在她出版的《世界是平的》第四章,就出現過作者桑德爾的名字,二○○七年一聽到桑德爾要出書,她看過書稿,就決定先搶下版權,不過當時她只是覺得「他把康德分析得真好,一定要出版!」

後來,哈佛大學將這位名教授桑德爾的課程公開上網,在中國蔚為風潮,書又在日、韓兩國大為暢銷,顏擇雅才驚覺《正義》可不能當成一般書來賣,它顯然有暢銷書的潛力。結果這本書還沒出版,就湧進大筆預購單,首週銷售量超越雅言的代表作《世界是平的》,她也不禁大感意外。

顏擇雅說,《正義》成為暢銷書冠軍,是只在亞洲發生的現象,其實這本書在歐、美的銷售排行榜約第十名,歐美書評也僅點到桑德爾是個「教學天才」,反倒是亞洲一面倒的好評,非常捧場。

進一步分析台灣的購書客群,根據博客來、iRead等資料,《正義》打破過去多半女多於男的書市常態,讓男性也願意掏錢買書,而且,買書的顧客年齡層也偏高。顏擇雅觀察,《正義》賣最好的地方是捷運站、大賣場,讀者是上班族、逛賣場購物的父母這群中產階級,而非學生。

為什麼《正義》能獲得亞洲,乃至於台灣中產階級的青睞?「愛唱卡拉OK的地方,也愛正義這話題!」顏擇雅分析,愈愛唱卡拉OK,代表社會愈不公,人民愈鬱悶,大家只好找個地方唱歌來發洩,而《正義》的出版,等於幫這群人找到一個出口,告訴他們,面對不公平、不正義的事,可以怎麼談。

有「宅神」之稱、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中譯計畫主持人朱學恒,正在進行《正義》公開課程的翻譯。朱學恒認為,《正義》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探討議題的方式,他發現以往暢銷書前三名總是考試用書、小說和兒童讀物,哲學書別說前三名,連前十名都排不進去,而《正義》的暢銷,是一種「過激之後的反撲」,台灣人受夠了沒有營養的口水戰,開始追求較深度思辨的公共議題對話。
過激之後的反撲 期待高品質的聲音
朱學恒眼裡,現在許多重大社會議題,都可以運用桑德爾在課堂上逼著哈佛學生思考的方式討論,如廢除死刑、擁核反核、國光石化案等,但現實社會裡,這些議題並未被認真對待,因為認真起來就有難度,而人們太習慣「做簡單的事,而非正確的事」。

「但別以為台灣人只能看簡單、沒有壓力的東西!」朱學恆認為,台灣人不會永遠睡覺,遲早也會建立出理性公共辯論的環境,不像現在各談話節目邀請來的都是相同立場的名嘴,觀眾也各自選擇單一陣營的節目,沒有真正對話。

桑德爾對有線電視淺薄的談話形式也很不滿。他在演講中呼籲,「要擺脫有線電視的叫囂,找回已經失傳的民主辯論技藝」,這句話立刻博得滿堂采;桑德爾指出,他下一個計畫就是想把課堂的道德辯論,搬上電視節目。

台灣人願意花錢買哲學書,背後正意味著對理性辯論的嚮往,也許就是搭上這樣的社會趨勢轉變,顏擇雅不諱言,《正義》這本書賣得很輕鬆,相較以往推出《世界是平的》、《優秀是教出來的》等書,《正義》沒有特別用力地撒廣告,就賣出了好成績。

桑德爾在講課與書中,引用柯林頓性醜聞、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等案例,讓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躍然紙上,更貼近生活,他拋出來的個案雖然不見得有標準答案,卻能刺激我們深度思考背後的道德邏輯。

台灣政治、經濟到社會,案例精采的程度,絕不下於美國發生的時事,我們何不學學桑德爾的方法,腦力激盪一下,做一做思考的冒險呢?

總帖子數排名︰21

升級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0 17: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泰宏榮 於 2011-11-10 17:30 編輯

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072&page=1
人人都該開始思考正義問題—專訪雅言出版顏擇雅

這是今年學測國文科的作文考題: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做出第684號解釋,認定大學生如不滿學校的處分,有權可提起訴願和行政訴訟。台灣大學李校長反應,依據《大學法》的規定,學校在法律的範圍內有自治權,學生也有很多申訴管道;大法官做出這項解釋,可能造成學校和學生之間關係的緊張。

學校是教學的地方,學校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應如何維持和諧,避免陷於緊張,而影響教學活動,是學校和學生雙方面都應關心的問題。
請考生對大法官的這項解釋和李校長的反應,以考生在學校的親身體驗或所見所聞,以「學校和學生的關係」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
這是大法官釋憲文首度入題,也是近10年國文作文以純議論文形式出題首例。不少考生與補教老師直呼錯愕。
雅言出版社負責人,出版《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顏擇雅則說:「這個題目非常適合拿來做桑德爾式的正義思辯訓練!只要看過這本書的同學,一定能夠條理明晰的提出桑德爾提及的數種思維方式,作價值觀的討論。」
小自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大自人民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透過一堂三機錄影、修課人數高達一千多人的課程,透過生活化的舉例,與學生討論何謂「正義」。

桑德爾教授說:看一個社會正不正義,就要問它如何分配人民所珍視之事物:所得、財富、權力、機會、職位、榮譽。正義社會的分配一定合乎正道,人人皆得到他應該得的。問題的棘手處卻在「應該得到多少」還有「為什麼」。

在這堂課的內容整理出書之前,早已因網上公開全課程內容而造成轟動—一年前影片上傳YOUTUBE至今,視頻點閱率高達百萬次,這12個鐘頭在網路上被瘋狂轉寄,點閱數持續增加中。顏擇雅在書末的「中文版編者誌」當中詳述公開課程的始末,以及書與網上內容的差異,寫得相當詳盡。
桑德爾教授在東北亞造成的轟動現象,更是前所未見。整個2010年下半年,日本、中國、韓國都在討論「桑德爾熱潮」,成為一大文化現象。他到東京演講,黃牛票竟然要價500美元!在中國,網友自動為畫面加上中文字幕,把上網「淘課」變成新流行,《中國新聞週刊》因此在2010年底將桑德爾選為年度「最有影響力人物」。

為何一堂嚴肅的政治哲學課會風靡東亞,廣受年輕學子的喜愛?顏擇雅認為,除了名校光環之外,西方教育的討論課形式也讓東亞學子傾心孺慕。

顏擇雅說道:「在中國政治課是必修,但是只修馬列史,沒有對話空間,日本則是長期以來填鴨式教學;所以他們看到學生敢起來和老師辯論,深感震撼。我在美國上大學,西方討論課的形式對我來說並不稀奇,蘇格拉底式的討論方式也不特別;但他能夠操作一千多名學生以上的課程,實在很厲害!」

桑德爾教授不僅上課上得好,書也有同樣的魅力:用簡單的概念詮釋複雜的政治哲學觀念。顏擇雅說:「大家認為複雜的康德和羅爾斯哲學,他能舉出適當地例子解釋,這讓我決定要出版這本書!」

如同余英時教授的推薦文所說:「正義是西方道德哲學中一個最複雜難解的中心觀念,自古迄今,論者無數。桑德爾以有限篇幅處理這一難題,對每一重要學派的理論都進行了透闢的分析和闡釋。作者深入淺出,筆下如行雲流水,又「能近取譬」,運用眼前事例說理。他的思辨方式也引人入勝:時而「周道如矢」,直貫而下;時而峰迴路轉,蜿蜒以出。這本書可以大大提升讀者思維和判斷的能力。」

這本談論西方正義思維的書,對於台灣讀者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顏擇雅指出:「正義並不是中國固有的觀念,中國古代哲學並沒有思考分配正義的問題!『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不過孟子的義,指的卻不是正義,「義」這個字到了水滸傳,還成為了兄弟情誼!」

「中國有責任義務觀念,但沒有權力觀念,所以我們會將『正義』和『正義感』混為一談

沒有人會覺得自己沒有正義感,因為正義感是種本能選擇;但正義是一個複雜理性的思考過程。桑德爾所提出的事例中,許多並不是非黑即白;但重點不在怎麼選,而是背後的原則是什麼,在思考的過程中一定有取捨。」

究竟在西方社會,是否能夠明確定義出「正義」?顏擇雅認為,正義沒有正確答案,而是不同價值觀之間的理解與分享。
「這本書的分章是按照不同哲學家的主義,代表每一個不同的價值觀,桑德爾提出適當地事例來分析其兩難之處,但到頭來還是你自己要選。我認為看這本書最好的看法是和他對話,當他提案例時,我們也能想出別的案例。我認為閱讀新聞就是很好的練習,你不一定要服從新聞的觀點,嘗試用多種主義來思辨,訓練自己的正義思考。」

顏擇雅隨手拈來幾個新聞案例:一對夫妻在電梯中熱烈擁吻,妻子出電梯後被槍手槍擊致死,由於妻子保了高額保險金,保險公司認為這對夫妻已有預謀詐領保險金,告丈夫「蓄意謀殺」。
「若是以自由至上主義觀點來看,人擁有自己的生命,若是你情我願人吃人是可行的,你能說他是『協助自殺』,這和『蓄意謀殺』很不同,在法官判斷判刑的基礎上,就會造成差異。」

而楊淑君在亞運賽遭受不公義對待的事情,為何會造成群情激憤?「書中提到,最讓我們憤怒的正義,關乎榮譽的分配。
楊淑娟的世界排名已是世界第一,和她對賽的是排名遠不及的選手,她最沒有必要作弊,才會激發一連串的抗議反對事件。」
先前熱烈討論的江國慶冤死案,幾年前相關單位就已經遭申誡,但這次會再度爆發,原因是由於在逼供的過成中遭到刑求。
「換個角度想:若今天被刑求者,是真兇許榮洲,是否就是合理的?若是就功利主義者的說法,為求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寧可錯殺不可錯放,兩者都要被求刑;但就康德自由主義的說法,普世人權是重要價值,兩者都不該被求刑,即便無法查出真兇。」
在這樣的思辨過程中,多方各執一詞,公民意識是否能就此凝聚?他個人又是如何看待公民意識?

顏擇雅說:「在書中和課堂上,他都處於一個引導學生思辨的角色,不加以評論,而直到書的最後一章以及課堂最後二十分鐘,
他才表達他的立場:
他認為互相尊重彼此道德價值的對話方式,能讓公民意識更進步。
一個人在社會中不是只有個人美德,而是有共善的成份;
要是將道德議題屏棄在公領域之外,公領域只能談論八卦,並且會造成假尊重,道德是必須要納入討論的。」


桑德爾早年以批判羅爾斯與自由主義聞明。自由主義假設:自我是義務責任的始作俑者,他反對這個說法。人身處在一個族群中,產生情境自我,有些義務責任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思維和東方儒家思想相像。

也因此,桑德爾在政治哲學光譜上是屬於社群主義者,但他不認同自己是「多數說了算」的社群主義者。他認為,每個人都成為一個積極的公民參與討論,重視公民參與,透過互相理解的對話過程,會讓立法更充實。

正義原則,應當在法律之上。顏擇雅說:「我們常聽到的『義正詞嚴』、『依法行事』、『大局為重』這樣的說法,都很容易忽略其中的正義問題。法律應該是依正義原則而訂定,法律會被訴願,一定是有侵犯私人權力之處,但執法者不曾思考。」
「中國文化中沒有公領域的概念,隨著台灣已經進入西方生活,但西式的權力義務思考,還沒進入一般人的思維中,希望《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本書可以帶領大家,享受正義思考的過程。」
總帖子數排名︰5

升級   0%

發表於 2011-11-10 20:23: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蘇少儀 於 2011-11-11 08:41 編輯

1. 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人及事感受不到"正義"二字或生活在缺乏"公義"的社會
2. 喜歡唱KARAOKE的人,基本上是一種宣洩.有首歌就是..............小卒仔也可以成英雄
這種情形在父系(儒家)社會中愈加的明顯
女子三從:從父從夫從子
男子三從:從父從師從君(老闆)
都沒有自我()
所以都在尋求正義,其實是尋求自我,因為社會家庭........對自己不公不義

寫這種書的思想家
其實是藉由書來顛覆東方社會的穩定
若這工具放在握有長遠企圖心的國家手中,其目的只是想掌握主導權
因為東方社會穩定的力量源自家族,宗族
東方企業的競爭力大部份源自家族,宗族
當人群心中固守的思想體系被打破的時候,會急於再找一個思想體系補充
這就是這種書危險的地方

前一段時間和朋友談到高中生唸三民主義好不好
大家一致說不好,是鉗制思想的工具
但若不是這一類的工具長期放在一部份人的心中
臺灣過去的中央文官體系中
是什麼思想體系讓一部份人願意過著清清如水的公務員生活
為國為民規劃執行國家各項建設
個人很喜歡看民視的台灣演義
從台灣演義中,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政府及民間如何努力
讓任何一群人共心協力地付出,那必須是要有很強的駐動能力,才能做得到

現在台灣的社會,很多人得到了想要正義,但付出了什麼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大家可以試著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著這一幕幕歷史的演進
但也別忘了,妳你他她我都在其中............................

另外有一本書雖然沒有大賣
卻也蠻值得看的”誰在操縱我們?:現代社會的商業、文化與政治操控”
"引導"學生思辨要有一個中心邏輯..........................這就可以操控
人不是神,一個人的引導與領導,必有主觀與不足的地方
西方社會"議會"是由群體決策,會議主席是服務成員把會議開好的角色;這是很可取的地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