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0|回復: 0

一件小事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2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6-7-22 10:02: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賴香吟  (20060722)

     


    應該充滿希望的明天,卻只能由絕望的今天看過去。

    有些小說寫得雖短,弦外之音卻迴繞不已。  


    魯迅的〈一件小事〉,千字文,就是「我」趕著上班,雇了輛人力車,路上,發生了一件小事,如此而已。
    人力車跑得急,一個老女人過街,衣擺兜著車把,摔倒了:花白頭髮,破爛衣服。

    車夫因而停腳。坐在車上的「我」看女人摔得慢,疑心她裝腔作勢,又趕時間,於是,開口裁判道:「沒有什麼的。走你的罷!」

    偏偏這車夫,放下車,先去扶那女人看有沒有傷,後又攙著她進了附近的巡警分駐所。

    「我」儘管在心底抱怨車夫多事,自討苦吃,但看車夫一連串舉動,有些異樣感覺在內心發生。漸漸他也不再指揮,只是呆坐,等著。直到走出一個巡警來,對他說了句:「你自己雇車罷,他不能拉你了。」

    這句話,我讀來讀去總覺得頗有滋味。這個故事背景,開頭三言兩語也全說盡了:一個文治武力、諸事紛擾的時代,從鄉下跑到京城的「我」,耳聞目睹所謂國家大事,幾年下來,要說影響,大概只是增長了壞脾氣。

    這個「壞脾氣」,參照當下台灣局勢讀來,實在也真傳神了。

    可是,就偏偏出了這麼一件小事,起了作用,將「我從壞脾氣裏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

    這個作用,讀者多半當下領悟,在此說白反倒不值三分錢,即,知識份子的反身自省。一件小事,卻成了「我」的靈魂拷問。原本滿身灰塵的車夫,剎時高大起來,而「我」卻被某種威壓,愈榨愈小;由底層人物反照出來的靈魂的震動。

    這個普世主題,使這篇小說屢屢被選入教科書,並不意外。不過,要說小說家單憑一人一事,便做出結論,帶頭呼籲振作,可能就把事情想簡單了。

    事實上,差不多就是同一個月的事,魯迅寫著另一篇小說:〈明天〉。

    一個孩子,一個小東西,病了。母親只能簡單樂觀地期待,等天明,熱也許會退,氣喘也許\就平了。

    第一個明天,周折求來保嬰活命丸,可惜,孩子還是斷了氣。

    第二個明天,漏夜做小棺,母親看孩子,很難相信就這樣沒了,奢想會不會明天醒來,叫聲媽,一切如常。無奈天大亮,鄰人背著棺材來了,七手八腳拖開母親,蓋上了。下墳。備飯。太陽落山,事情結束了。大家都回了家。

    然後就是夜,一個心愛的東西沒了,靜得不像話。「只有那暗夜為想變成明天,卻仍在這寂靜裏奔波;另有幾條狗,也躲在暗地裏嗚嗚的叫。」

    小說結束的時候,第三個明天還沒有亮開來。只能等待。

    魯迅寫〈明天〉,不同於〈小事〉,還沒辦法生出那樣暖的筆觸,堅強的信心,去寫一個具有同理心的車夫。〈明天〉裡的鄰人,跟魯迅其他小說所出現那些冷漠扭曲的鄉人,面貌依然近似,而守寡母親又逢喪子,也是她一個人的悲劇而已。

    魯迅灰暗的眼睛,不留情地,看著這母親幻滅了兩個明天。

    下一個明天呢?我相信他在這裡一定徘徊了很久。

    應該充滿希望的明天,卻只能由絕望的今天看過去。那麼,還要不要等待明天呢,等著吧,儘管是已經喪失了某些心愛的小東西的明天。

    他押著自己,寫出了〈一件小事〉。

    也算時事雜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