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81|回復: 8

[今週刊] 鮑魚的眼淚(摘)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14-9-10 15:06: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便宜的夜市烤鮑魚,讓貢寮鮑面臨滅絕危機?!
《今周刊》獨家深入貢寮、漳州現場,同步調查聯合國、日本市場進出口資料,揭開政府的ECFA謊言,發掘中國進口鮑魚快讓貢寮滅鎮,台灣鮑魚王國已被中國取代,接著鰻魚、吳郭魚、毛豆也步上後塵,台灣引以為傲的農產品王國,正逐漸消失中……。

現在去高雄六合、輔大花園等夜市,可以看到烤盤上正在烤著吱吱作響的活鮑魚,五顆才賣一百五十元;昔日婚宴上的高檔海鮮食材,竟然成為各大夜市的平民美食。

活鮑魚淪為夜市小吃,「這些都是中國鮑魚,讓整個貢寮區都快要滅鎮了!」貢寮區漁會常務監事、台灣鮑產銷班長吳文益說。

養鮑優勢外流 中國鮑回頭傾銷台灣

吳文益說:「這些鮑魚是搭船來的,這一年來,兩岸直航最大的貨輪中遠之星,船艙上面坐乘客,下面裝鮑魚,從中國賣到台灣來。」

《今周刊》獨家深入福建省現場,找到了曾是漳州市最大鮑魚養殖場的漳州市台商協會副會長陳東和,他卻告訴我們,他已經把鮑魚養殖場賣了。

陳東和回憶起往日美好時光,「是台灣人把鮑魚技術帶到中國,教他們養鮑魚!」他剛到中國時,一顆鮑魚幼苗最好的時候是人民幣5元,一晚生一億多顆鮑魚苗,多好賺啊!所以那時候整個福建沿海都是台灣人的鮑魚養殖場;到現在,一顆鮑魚苗只要人民幣0.02元!台商競爭不過當地人,鮑魚養殖場不斷賣給當地的企業。

技術超越  發明海上掛養 拉開兩岸養殖成本

台灣人領先世界發明鮑魚陸上養殖技術,抽乾淨的海水過濾到陸上養殖池養鮑魚。陳東和說:「福建學了台灣人的陸上養殖,接著還發明了海上掛養技術,用網子包住臉盆倒掛,三尺一串掛在海上養鮑魚!」整個福建沿海能養鮑魚的地方,都充滿了鮑魚海上掛養串。

這大大拉開兩岸鮑魚養殖成本,第一是水電費幾乎全免了,不用再抽海水過濾、打循環,第二是飼料費用大大降低。陳東和說,「以前陸上池養鮑魚,三天要餵鮑魚一次,海上養殖一個月只要養兩次,光鮑魚吃的食物,成本省了五倍!」

出口補貼  賣價可能賠本 但出口越多就能賺越多

另外,中國還大玩「洗鮑魚」賺補貼的遊戲。


習近平禁止官員吃鮑魚,但鮑魚出口照樣補貼。

自○八年開始,福建將水產養殖業列為重點出口輔導產業,出口退稅率從5%提高到13%到15%,用補貼讓福建的水產品具備國際競爭力,於是中國鮑魚的賣價可能是賠本,但因為出口可以補貼,出口越多越賺錢。

台灣還有更多滅鎮危機嗎?

《今周刊》獨家深入中國的台灣農民創業園,發現從○六年開始至今,中國已經設立了29個台灣農民創業園,鼓勵台灣農民帶著最新技術、品種到中國去投資、創業。面積相當於8.6個台灣大,放眼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用這麼大的土地面積對另一國家的農民招商。

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ECFA早收清單,台灣能出口到中國的,中國全部都引進,都在當地生產。舉例來說,列為早收清單的火龍果,在漳浦是紅、黃、白肉全都種植,試問,中國能自產,又何必向台灣進口?

為什麼中國能吸引台灣農民或是商人將台灣最新品種帶到中國去?原來,各省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只要你能引進台灣最新的東西,一是可以領取補助,二是可用廉價的方式拿到土地。當地台灣農民說:「出賣台灣越快越賺錢,有最新品種、技術就要趕快帶來!」

當然,不是每個台灣人都把技術拿過去,最後和鮑魚養殖業者一樣,賣掉養殖場回到台灣。

台灣豬農登陸後,如何成功在區隔化中生存?

在漳浦我們見到了台灣來的豬農曾金雨,台灣養豬業一直無法擺脫口蹄疫疫區的困境,於是決定到中國漳州漳浦,但他知道在中國不可能跟普通的養豬戶拚養豬,於是改走專業育種的路線,專門培育優良種豬,生小豬賣給養豬場,自從開場以來年年賺錢。

對曾金雨來說,台灣一直無法從口蹄疫區除名,「還好有來中國養豬!」。他是我們在福建碰到少數正在賺錢的台灣農民,他的成功最重要是認清中國市場,與中國當地業者做區隔,養小豬不養大豬,而且規模不能大,保持彈性,隨時反映中國市場的變化。

台灣真正該做的是,勇敢面對真相,不要欺騙人民說中國農產品不會來台灣、不會傷害台灣,真相是台灣已有兩千種農產品被中國吸收,中國與台灣正在國際市場上演一場激烈的貿易大戰,貢寮正在面臨滅鎮危機,台灣必須盡快正面迎戰,否則下一個消滅的將是台南的蘭花、摩天嶺的甜柿,甚至玉井的芒果,台灣第一將逐漸消失殆盡。

[商週]另一篇探討 ...

貢寮幾乎被中國鮑魚「滅鎮」》一個「農民」的心聲:台灣越保護,越落後


文章出處

總帖子數排名︰1

升級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06:42:21 | 顯示全部樓層
蘇少儀 發表於 2014-9-10 21:50
曾金雨先生的這種模式就像是金庸小說中對抗吸星大法的模式,愈使勁想掙脫,除了徒勞無功外,散功得更快
意 ...

大概只有台東的釋迦不會消失 .... 中國引進釋迦栽種 ... 也都失敗 ....
釋迦具有強烈的地域性 .... 即使是台東 ... 其實也只有「卑南鄉」這一個區域種出來的品質最好 ... 往南最遠到太麻里 ... 往北最遠到鹿野 ... 越離開卑南鄉 ... 品質越差 ..

這是一個令人無法理解的事 ....

只能說 ... 這是大自然對卑南鄉農民的厚愛!!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總帖子數排名︰30

升級   69.25%

發表於 2014-9-10 20:58:30 | 顯示全部樓層
太生氣了,無法HOLD啦 >_<......
總帖子數排名︰5

升級   0%

發表於 2014-9-10 21:50: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蘇少儀 於 2014-9-10 15:00 編輯

曾金雨先生的這種模式就像是金庸小說中對抗吸星大法的模式,愈使勁想掙脫,除了徒勞無功外,散功得更快
意思是;當地人就是用低價把低技術生產的產品佔滿。你愈想區隔化,用的功夫愈多,週遭的人學得愈快,你終就有技窮的時候
其實在地,就模仿在地的生產方式生產,行就做,不行就設法................
2000年看破這一點就告病回鄉..........................

台灣豬農登陸後,如何成功在區隔化中生存?
在漳浦我們見到了台灣來的豬農曾金雨,台灣養豬業一直無法擺脫口蹄疫疫區的困境,於是決定到中國漳州漳浦,但他知道在中國不可能跟普通的養豬戶拚養豬,於是改走專業育種的路線,專門培育優良種豬,生小豬賣給養豬場,自從開場以來年年賺錢。
對曾金雨來說,台灣一直無法從口蹄疫區除名,「還好有來中國養豬!」。他是我們在福建碰到少數正在賺錢的台灣農民,他的成功最重要是認清中國市場,與中國當地業者做區隔,養小豬不養大豬,而且規模不能大,保持彈性,隨時反映中國市場的變化。
台灣真正該做的是,勇敢面對真相,不要欺騙人民說中國農產品不會來台灣、不會傷害台灣,真相是台灣已有兩千種農產品被中國吸收,中國與台灣正在國際市場上演一場激烈的貿易大戰,貢寮正在面臨滅鎮危機,台灣必須盡快正面迎戰,否則下一個消滅的將是台南的蘭花、摩天嶺的甜柿,甚至玉井的芒果,台灣第一將逐漸消失殆盡。

點評

大概只有台東的釋迦不會消失 .... 中國引進釋迦栽種 ... 也都失敗 .... 釋迦具有強烈的地域性 .... 即使是台東 ... 其實也只有「卑南鄉」這一個區域種出來的品質最好 ... 往南最遠到太麻里 ... 往北最遠到鹿野 ...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4-9-11 06:42
總帖子數排名︰5

升級   0%

發表於 2014-9-11 06:58:44 | 顯示全部樓層
沒有可能的事
卑南的釋迦,大多不是原生種
原生種是從哪兒引進的

法國紅酒原是法國人的驕傲
西班牙,義大利,澳洲,美國加州,阿根廷.............都入列以後
紅酒價格大跌
只看生產的東西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價值
如果有,世界大概沒有弧行獨市的產品

點評

這話好像對也有不對的地方 ... 孟山都的種子賣到巴西印度南非去 ... 可是 ... 種出來的賣相和性狀就不一樣了 ... 吃了豬都會告訴你 ... 就好像一樣的人種各自移居到不同的環境後 ... 幾千幾萬年後的差異就越來越大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4-9-11 11:58
總帖子數排名︰1

升級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1:58:15 | 顯示全部樓層
蘇少儀 發表於 2014-9-11 06:58
沒有可能的事
卑南的釋迦,大多不是原生種
原生種是從哪兒引進的

這話好像對也有不對的地方 ...
孟山都的種子賣到巴西印度南非去 ... 可是 ... 種出來的賣相和性狀就不一樣了 ...

吃了豬都會告訴你 ...

就好像一樣的人種各自移居到不同的環境後 ... 幾千幾萬年後的差異就越來越大了 ....


點評

如果您的邏輯是對的 那臺灣的農業及養殖業還擔心什麼 您提的例子,不熟悉,無法回應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4-9-11 22:22
總帖子數排名︰5

升級   0%

發表於 2014-9-11 22: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蘇少儀 於 2014-9-11 06:35 編輯
taiwanp 發表於 2014-9-10 19:58
這話好像對也有不對的地方 ...
孟山都的種子賣到巴西印度南非去 ... 可是 ... 種出來的賣相和性狀就不一 ...

如果您的邏輯是對的
那臺灣的農業及養殖業還擔心什麼

您提的例子,不熟悉,無法回應
孟山都到了上述這些國家,應該沒有辦法像在美國般那麼強勢,而且無法控制花粉的散佈
那不同種子間交配產生的基因型交雜,產生的後代就無法預估了...................

地域性風土的差異造成的差異表現,育種上稱為表現型(Phenotype)
經過選育就可以選出適合當地風土的品系

養過豬的都知道
丹麥系藍瑞斯的多產基因,到臺灣也許有些環境上適應性的問題,但就是多產
總帖子數排名︰1

升級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19:46:25 | 顯示全部樓層

ECFA 不只是鮑魚眼淚

2014年09月13日19:17   
作者:杜宇(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國內有雜誌大篇幅報導兩岸農業不平等競爭並以鮑魚的眼淚為封面引發很大的回響,政府部門也做出回應。兩岸簽定ECFA後對台灣產業影響各方解讀不同,表面上對台灣農產品總體出口到中國有幫助(2013年台灣農產品在兩岸貿易中享有1,780萬美元的順差),但是對於部分農漁產品兩岸確實存在競爭關係且台灣優勢漸失,台灣政府應該勇敢面對真相,不能只報喜不報憂,甚至故意誤導輿論。台灣對於中國廣大消費能力不應排斥但是如何在兩岸交流過程緊握核心能力來維持競爭優勢並分散市場風險,恐怕是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以政府引為ECFA樣板的石斑魚為例,石斑魚屬高經濟魚種市場接受度高,過去並未受政府青睞無法列入旗艦產業,全靠業者慘淡經營。在納入ECFA早收清單項目後,在政府全力推動下國內養殖石斑魚面積及產量快速增加,但是出口市場幾乎全集中在中國與香港,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8月台灣養殖石斑魚出口到中國(含香港)的數量達10964公噸佔總出口量11000公噸的99.67﹪,出口到日本只有18公噸,美國掛零,還是沒能分散風險。近來受到中國官方禁奢令以及中國本地養殖石斑魚數量增加影響,台灣石斑魚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已出現減少現象值得重視,為石斑魚產業長遠發展考量,漁政機關應該將產業輔導重點放在積極開發國內以及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而不是寄希望於中國單一市場。

另一個廣為兩岸政府宣傳的養殖虱目魚,在台灣屬於傳統平價美食,也被納入ECFA早收清單項目,和學甲契作風光一時,但是由於多刺、含臭土味、不懂烹飪、知名度低等因素,中國當地居民的接受度不高,銷售一直不理想,兩岸政府卻都不願認真面對,找出問題癥結所在。根據官方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8月台灣養殖虱目魚出口到中國的數量竟然只有1公噸,較去年同期出口數量183公噸還低,對此我國政府部門有必要對外說清楚,不能迴避。

國內養殖鰻魚、台灣鯛和台灣鮑魚(九孔)產業雖然不是因簽定ECFA後才失去原有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但是不容否認,該三項台灣原本引以為傲的養殖魚種,係由於台商和科技人員將國內辛苦研發的生產、加工、管理模式等技術和設備整場引進中國並結合當地低土地、勞工、魚苗等優勢很快超越台灣現有規模,成功搶占台灣鰻魚在日本市占率(2014年上半年日本進口中國活鰻與烤鳗分別占總進口量的82.0%及98.0%)以及台灣鯛在美國原有的市占率(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吳郭魚進口國,其中2/3以上來自中國),中國產羅非魚(即吳郭魚)還順利打進檢疫檢驗規定嚴格的歐盟市場(2013年輸出羅非魚冷凍魚片數量為16014公噸),不僅如此,中國產鮑魚更以低價搶攻台灣市場,台灣只能靠品質來固守少部分市場。

這些實際發生的例子一再提醒台灣政府與民眾在與中國交流過程要有「保密防諜」的意識,而不是任意讓台灣農業僅剩的少數核心專長以國際化為名徹底被掏空,台灣農漁業確實存在生存危機,農漁民應該站出來發聲,別讓ECFA最終成為農漁民傷心的眼淚!

新聞來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