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9|回復: 3

華人學養豬不知始於何時?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5

升級   0%

發表於 2013-8-29 22:32: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北歐人學養豬 始於6600年前
台灣醒報作者: 邱慕天、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3年8月29日 下午7:50.. .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莊瑞萌綜合報導】德國研究發現,歐洲人大約在西元前4600年就懂得飼養豬隻,由於當時歐洲北部主要以打獵維生,研究者推論,應是以農業為主的南方歐洲人透過文化或貿易交流,讓慣於以弓箭長矛追逐野生動物的獵者,開始搭起豬圈養豬隻。
德國基爾大學研究者表示,距今8千到6千年之間,某些動物與植物在歐洲的分布受到人類文明帶動下擴散,這應是來自於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北歐埃泰博勒人(斯堪第那維亞的漁獵和採集部族),與來自近東的新石器時代(Neolithic)農業部族,產生貿易交流和文化互動的結果。
研究者寇拉斯克亞拉表示,埃泰博勒人雖然早已學會飼養獵犬輔助狩獵,但還不懂得飼養豬、羊或牛等肉畜,也不會種田。不過,大約8千年前埃泰博勒文明發生了重大改變,此時近東的新石器農業部族已經擴散到歐洲,並且在西元前5500年前到前4200年的這段時間,與北歐的漁獵和採集部族生活在一起。
研究團隊在分析了63隻在德國北部發現的豬骨頭及牙齒DNA後,得到了新的結論,證實北歐獵人,大約在西元前4600年,就開始飼養各種體型與顏色的豬。
研究者寇拉斯克亞拉指出,「這是我們找到埃泰博勒文明圈養動物最早的考古證據。」從結果顯示,部分當時被狩獵社會人口飼養的家豬,與當時出現在歐洲中部新石器時代農夫飼養的豬隻一樣。
當時狩獵為主的歐洲人所飼養豬隻來源,是透過交易、交換方式,或是獵捕則不得而知,不過,研究者認為,由於當時狩獵為主的社會與農耕社會地理位置關係,以及豬的式樣、種類,和花色,實在非常多樣和有特色,因此研判透過交易取得的可能性最高。
斯堪第那維亞的「中石器文明」約在西元1萬年前到西元5000年前之間開展,直到農業時代出現才結束。而近東的「中石器文明」大約在西元2萬年前就開始發展,比北歐提早了1萬年,並且在大約西元前10,200年到8,800年之間就轉型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經濟型態,比北歐提前了整整一個階段。因此可以說,兩個族群的互動,是由近東文明帶動了北歐部族的進步。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The 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圖說:研究顯示,歐洲打獵狩獵人,最早在西元前4600年,就開始飼養豬隻。(photo by Vicky TGAW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總帖子數排名︰5

升級   0%

 樓主| 發表於 2013-8-29 22:39:5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文詞條】中國養豬史
【外文詞條】history of pig husbandry in China
【作  者】張 仲葛
中國養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中已發現距今約9000年的家豬骨骼。距今7000~6000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 和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中﹐家豬骨骼佔很大比重﹐並有陶豬出土﹐說明家豬的飼養已有較大發展。又遺存豬骨中幼豬骨骼比重較大﹐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水平不高﹐宰殺幼豬還是補充糧食不足的一種手段。河南澠池仰韶村和陝西西安半坡村同屬仰韶文化的遺址中也都發現很多豬骨﹔廣東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貝丘中 發掘出的獸骨﹐也以豬骨為多﹐可見養豬在中原和華南地區早已盛行。此後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下列過程。
先秦時期 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商﹑周時代已有豬的舍飼。以後隨著生產的發展﹐逐漸產生了對不同的豬加以區分的要求。古代文獻中﹐即記載了有關各種豬的不同名稱﹐如牝豬稱﹐牡豬稱豭﹔小豬稱豚﹐生後6個月的稱﹐1歲的稱豵﹐2歲的稱豝﹐3歲的稱特﹐4歲的稱豜﹐老豬稱﹔體黑頭白的稱﹐四蹄皆白的稱豥等。而彘或豬﹐則為其通稱。
商﹑周時代養豬技術上的一大創造是發明了閹豬技術。閹豬稱豶。《周易》說:“豶豕之牙﹐吉”﹐意即閹割了的豬﹐會變得馴順﹐雖有利牙﹐也不足為害。《禮記》載:“豕曰剛鬣﹐豚曰腯肥”﹐意即未閹割的豬皮厚﹑毛粗﹔而閹割後的豬長得膘滿臀圓。在《禮記》之前﹐“腯肥”這個詞在《左傳》中已經提到。可見﹐中國古代對於閹割作用的認識﹐為時甚早。
漢代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養豬已不僅為了食用﹐也為積肥。這一情況促進了養豬方式的變化。漢代以前雖已有舍飼﹐但直至漢代時止﹐放牧仍是主要的養豬方式。而據 對漢墓出土的青瓦豬圈各種類型明器的考證﹐說明漢時在某些地區已出現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方式。西漢以後﹐為了積肥﹐又設計建造了各種形式的豬圈﹐其中有獨 立式的﹑與廁所相聯的和與住房或作坊相聯的﹐式樣各異(見彩圖 河南出土的漢代陶豬圈 )。在豬種選育方面﹐《史記》有“留長孺以相彘立名”的記載。據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識》中的註釋﹐留長孺的相 彘法認為“短項無柔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說明當時在豬種鑑定上已知豬的生理機能與外部形態的關係﹐這對漢代選育優良豬種起了很大作用。從出土文物 看﹐華南地區良種豬的外形為頭短寬﹐耳小而直立。頸短闊﹐背腰寬廣﹐臀部及大腿發育良好﹐四肢短小﹐具有早熟﹑易肥的特性。由於這些優點﹐漢代華南小耳型 豬被大秦國(古羅馬帝國)引入﹐用以改良那裡的本地豬﹐進而育成了羅馬豬(又名拿波利坦豬)。
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逐漸 代替了以放牧為主的飼養方式。隨著養豬業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不斷進步﹐養豬經驗日益豐富。據晉張華所撰《博物誌》記載:“商邱子有《養豬法》﹐卜式有《養 豬羊法》”﹐惜均已佚失。北魏《齊民要術》包括有關的註釋記載有:“圈不厭小﹐圈小則肥疾﹔處不厭穢﹐泥污得避暑。亦須小場﹐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 牧﹐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十月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說明當時已注意到放牧與舍飼兩者密切結合﹐放牧可以節約飼料﹐而把有限的精料﹐使用 於冬春的舍飼期。該書還介紹了冬天嚴寒季節初生仔豬的護理﹑仔豬的補料等方法﹐以及仔豬斷奶後的去勢和催肥等技術措施。
唐宋時期 隋﹑唐時養豬已成為農民增加收益的一種重要手段。唐《朝野僉載》中記載﹐洪州(今南昌)“有人畜豬以致富﹐因號豬為烏金”。那時官辦養豬場規模可達數千 頭。到了宋代﹐養豬業更有較大的發展。豬多價賤的情況﹐也反映在當時的一些詩文﹑筆記之中。有的文章還談及當時四川吃豬肉比吃蔬菜便宜。宋《東京夢華錄》 記述了北宋末年京都(開封)從南燻門趕進豬只時“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數十人驅逐﹐無有亂行者”﹐說明當時城市對豬肉需求的程度和養豬業的盛況。
元明時期 元代在擴大豬飼料來源方面﹐有很多創造。據《王禎農書》記載﹐江南多湖 泊地區已用滋生很快的萍藻一類水生植物來餵豬。山區養豬﹐有的以橡實為飼料。另外還有用發酵飼料餵豬的。大量利用青粗飼料﹑適當搭配精料的飼養方式﹐促進 了養豬業的發展。《馬可‧波羅游記》一書中﹐作者曾提到在浙江衢州旅行時看不到綿羊﹐但豬的數目特別多。
明代中期﹐養豬業曾經遭受嚴重摧殘。正德十四年(1519)﹐因“豬”與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養﹐旬日之間﹐遠近盡殺﹐有的則減價賤售或被埋棄。但禁 豬之事持續時間不長﹐正德以後養豬業又很快獲得發展﹐並在養豬技術如豬品種鑑別和飼養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成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述了當時各地豬種 的形態﹐特別對產於嶺南的廣東豬種給予極高評價。這種華南豬骨骼細緻﹑早熟易肥﹑肉質嫩美﹑繁殖力高﹑抗病力強﹑耐粗好養﹐很早就揚名海外。這和當地飼料 來源豐富﹑多用煮熟番薯﹑番瓜﹑紅莧菜﹑芋苗和米麥糠等飼養﹐有很大關係。
清代及其以後時期 鴉片戰爭以前﹐養豬業仍較發達。全國各府、州、縣的方誌中﹐大都把豬列為「物產」之一﹐對一些特產名貴豬種,記載尤詳。如同治四年(1865)的《榮昌縣 誌》中﹐即把榮昌豬列 為特產。這一時期對於邊遠地區的豬種資源﹐如西藏豬和滇西琵琶豬等也有記述。1770~1780年間﹐中國豬(廣東豬種)被引入英國﹐與當地(約克夏郡和 巴克夏郡)土豬進行雜交﹐育成了世界聞名的大約克夏豬和巴克夏豬。 1816~1817年又被引入美國﹐與當地豬交配而育成了波中豬和徹斯特白豬。在養豬技術方面﹐乾隆年間張宗法著《三農紀》和楊屾著《豳風廣義》中的養豬 部分﹐在選種﹑飼養﹑疾病防治等方面﹐都比前代著作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專門講述豬病治療方法的《豬經大全》﹐共收錄了50種豬病的病狀和處方並附插圖說明。此外﹐清末陳梅坡還曾吸收外國養豬經驗編譯成《養豬法》一書。
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帝國主義侵略﹐內戰頻仍﹐自然災害和疾病流行﹐養豬業遭到嚴重摧殘﹐急劇衰落。據統計﹐宣統二年(1910)收豬肉稅190多萬元 ﹐1915年以後﹐豬﹑牛﹑羊的肉厘總共不過120~130萬元﹐1922年以後更降到50萬元左右。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養豬業才得 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1952年全國養豬總頭數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最高水平。
總帖子數排名︰5

升級   0%

 樓主| 發表於 2013-8-29 22:56:04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養豬事業之演變

黃清松

 

  在台灣整體經濟發展史上,養豬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其從農村副業開始,規模自小而大,營運由虧轉盈,歷經艱難摸索,克服諸多困阻,不斷提昇生產技術,改進管理方式,才能在短短的廿餘年間,一躍超過稻米而居農業產值之首位。省內豬肉不但自給自足,更大量外銷賺取外匯,對平衡貿易逆差、帶動上下游相關事業發展、創造投資環境與就業機會等貢獻至鉅。目前,養豬業正面臨貿易國際化、自由化的嚴苛挑戰,相關農業政策亦大幅修正以資因應,當此瞬息迴變之際,特將數十年間養豬事業之演變述說如後。

經營型態與規模之演變

  早期農家養豬多屬農村副業,係以儲蓄及取得有機肥為主要目的,多採自家下腳食品餵飼豬隻,供自家或近鄰婚喪喜慶之用。民國 41 年,台糖公司首開專業化養豬之先河,成立種畜場、繁殖場及肥豬場,目的即為了有效利用製糖副產物養豬,並生產廄肥以改善蔗園地力;更自民國 55 年起,建立一貫作業養豬場,有系統地自仔豬生產一直飼養至肉豬上市,奠定了企業化大規模養豬之基礎。自此,民間養豬事業開始萌芽茁壯,逐漸轉變為收集下腳食品配合混合飼料之小型專業養豬戶或農漁牧綜合養豬形態,以市集或家畜市場為銷售對象;更進而發展到目前完全以混合飼料飼養之專業大養豬戶及企業化養豬戶,以家畜市場及外銷肉品加工廠為銷售對象。

  近二十餘年來養豬戶數減少 94.5%,民國 82 年之平均每戶飼養頭數則較民國 60 年增加 57.1 倍,經營型態已完全走向商業化的專業飼養模式。飼養規模在 1000 頭以下之養豬戶數逐年遞減,較民國 65 年減少 92.1%;而 1000 頭以上之養豬戶則增加 15.1 倍。由此養豬規模結構變動觀之,中、小規模養豬戶漸因政府注重養豬廢水之處理而致成本增高,在不符經濟規模、獲利較小之衝擊下而漸遭縮減淘汰,而企業化大型養豬場則因長期穩定獲利,已成為目前之生產主力。

豬隻品種之改良

  台灣本地種豬來自閩、粵兩省,以桃園、頂雙溪、美濃三豬種最為著稱。在民國 41 至 50 年間,以本地種豬與日據時代所引進之盤克夏與中型約克夏為基礎,進行雜交豬之生產。而後,自民國 49 年起陸續引進國外新品種,如漢布夏、約克夏、杜洛克、藍瑞斯、明尼蘇達二號、大白豬及比利華等,進行各項比較試驗。至民國 57 年,始確認 LYD 為最佳三品種雜交肉豬組合 ( 本省及世界各國現多採用 ),而部份品種亦因性能不佳而漸遭淘汰。

  自三品種雜交制度獲得成功以來,產、官、學界仍不斷聯合致力於豬種改良工作,大力推動人工授精、種豬登錄、公豬性能檢定與拍賣制度、豬場評鑑及建立國家核心豬群等工作。迄今,業界仍多維持以 L、Y 二品種雜交為母系,D 為父系之三品種雜交肉豬生產模式。目前以 75% L×25% Y,即 LYL 亦為業界廣泛採行之母系組合,但最佳肉豬品種組合仍為 LYD。

飼養管理技術之發展

  四十年來,豬隻飼養管理技術之發展實為國內養豬業的最大成就,其不僅造就了台灣養豬事業的快速發展,更帶動全省畜牧及相關產業之蓬勃與繁榮。

  飼料營養方面:早期小農副業時多用餿水、殘肴加甘薯 ( 葉 ) 養豬,當時豬隻生長緩慢,一年餘才達到 70 公斤。自民國 41 年起,台糖公司開始利用製糖副產物 ( 如糖蜜、酵母等 ),配合米糠、甘薯簽及大豆餅混拌養豬;續為謀求飼養效率之改善,漸次改用玉米、豆粉為原料,發展半完全混合飼料;而後,演進為現行之玉米、黃豆、麩皮、礦物質、維生素加微量元素等的完全混合飼料。未來,飼料配方將因應市場需求與喜好性予以機動調整,以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之豬肉產品。

  飼養管理模式方面:從最早之放牧或半放牧方式,發展至目前依豬隻生理及營養需求進行階段式飼養管理,即自待配、懷孕、分娩、保育、生長以至肥育,依序給予不同之管理與營養,此種分段作業模式大幅縮短了飼養時間,提昇產量及改善豬隻品質。未來為繼續因應勞力短缺、環保要求及降低生產成本之要求,飼養模式應朝向豬群批次管理模式以尋求突破。

  飼養設備方面:由早先完全憑藉人力餵養豬隻,進而逐步購置機械器具以節省人工。近年來,由於勞工難覓、薪資高漲及環保要求等衝擊,使大規模之企業化養豬場紛紛增添半自動或全自動化之沖洗、消毒及飼料輸飼設備,並進而朝向電腦化管理系統設備方面發展,以提昇資料管理之效率與品質。

對農村經濟貢獻之演變

  過去數十年間,稻米向來是台灣的首要農產品,在台灣農村經濟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自民國 40 年以來,豬隻一直是僅次於稻米的主要農產品,唯自民國 75 年起,養豬始超越稻米躍居農業產值之首位,至 82 年已佔總農業產值之 25%。

  整體而言,近十二年來養豬事業除有四年呈現虧損外,均大有盈餘,對農村經濟之貢獻至為重大。不但豬肉自給自足,尚可大量外銷,十餘年來在日本市場上屢屢超越美、加、丹麥等國而位居進口列國之首,每年為我國賺取十億美元以上的外匯,且因養豬業亦需自美國進口大量飼料原料,故其對平衡我國對美、對日之貿易收支裨益良多,奠定了台灣經濟奇蹟之基礎。

  由於養豬事業持續發達,豬肉消費量自民國 50 年以來逐年增加,且長居各類禽畜產品第一位,供應農村人民充足的蛋白質營養,保存農村勞力,對農村經濟亦有間接幫助。

豬隻疾病之演變

  台灣氣候高溫多濕,豬隻飼養密度又大,病原體極易繁衍傳染,若豬場一旦感染疾病,必對養豬利潤構成巨大之威脅,故此,豬隻疾病已成為養豬業者所公認最可怕的敵人,與養豬事業之成敗攸戚相關。

  多年以來,台灣似已集豬病之大成。由早期單純之細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感染,逐漸發展為多種疾病單一或混合感染及不明疾病潛在感染現象,嚴重影響豬場正常運作,甚不乏已有因疾病而關場休業的例子。目前,大多數豬隻之罹病情形多由病毒性疾病肇始 ( 如藍耳病、假性狂犬病、傳染性胃腸炎等 ),而後併發細菌性疾病 ( 如嗜血桿菌症、沙門氏桿菌症、多發性漿膜炎、大腸桿菌症、巴氏桿菌症等 ),豬隻在多重打擊下,常有死亡率暴增之情形發生,令業者甚為恐慌。

  而早期的疾病防治工作多屬被動之個別對症治療方式,常在疾病發生後才予以緊急處理,此法之治療時程較長且難以避免損失。有鑑於此,逐步加強免疫與治療工作之結合、落實豬隻群體治療之保健觀念、徹底實施「全進全出」式飼養管理制度、及建立豬病防治預警與環境衛生監測制度等,已成為今日疫病防治之主流。但目前豬病防治工作仍面臨諸多困難,包括:

  1.長期以來濫用抗生素,致藥效減低或病原菌產生抗藥性。

  2.多種病原合併感染或二次、多次感染。

  3.受病毒性疾病潛在影響,致藥物防治效果不彰,或因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影響豬隻抗病力。

  4.豬場密集,疾病傳播迅速。

  5.人力短缺、個別對症治療不易。

  因此,各養豬場須依自場狀況訂定妥善的獸醫防治計畫模式,由獸醫專人負責,定期追蹤豬病疫情,檢測母豬體內病毒力價的變化,而機動調變免疫與給藥之措施,並建立豬舍環境衛生品質 ( 如空氣、風速、溫度、濕度、水及飼料等 ) 之數據化評估標準,使豬隻能在健康的環境中健康地生長,發揮出其應有之生長性能。

養豬場環保觀念之演變

  在早期養豬尚屬農村副業或規模尚小時,豬隻均圈養在自家後院或鄰近區域,根本無所謂之環保觀念。但養豬原本即為高污染性產業,隨著養豬業的蓬勃發展,飼養規模逐漸擴大,再加上台灣地狹人稠,養豬密度亦高,污染情形自然益發嚴重,逐漸成為環保抗爭之顯著目標,因此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養豬場污染防治工作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有鑑於此,政府也訂定相關法令政策來積極推動輔導各養豬場進行豬糞尿處理工作。目前,國內規模 2000 頭以上受環保列管之養豬戶已有 83.9%,1000 頭以上者有 97.9%,500 ~ 1000 頭者有 91.7%均已設置糞尿處理設備。

  豬糞尿處理設備及流程設計在發展過程中亦歷經諸多變革,有豬糞尿一級處理 ( 僅固液分離 )、活性污泥法、厭氣發酵法、生物發酵床法、及台糖公司研發之兼曝氣二級處理法等。兼曝氣二級處理法具有投資少、運轉費用低、操作維修容易、處理效果佳、污泥少等優點,處理後水質均能符合政府放流水標準,已全面推廣台糖公司所屬各養豬場使用。

  除將糞尿廢水予以妥善處理外,近來空氣污染防治與生物性廢棄物之處理亦成為眾所矚目之課題。由於豬隻本身及廢污處理場所特有之氣味雖非有害,但深為人所厭惡詬病,所以台糖公司已大力推動豬場公園化,在豬場周邊廣植花木,如桂化、桉樹、樟樹、玉蘭花等芳香性樹種,以吸收過濾臭氣,並噴灑除臭劑、芳香劑,並著手研發環保飼料配方以資因應。

  前些日子所爆發之病死豬事件亦造成社會上不小的震撼,使鮮受注目之生物性廢棄物處理之問題再次受到重視,台糖公司自行研發之高壓蒸煮鍋已可將新鮮胎衣、事故豬等廢棄物經加壓蒸煮、徹底消滅病原後,再回收做為良好蛋白質飼料供豬隻食用。

政府養豬政策之變遷

  在民國 52 年以前養豬多屬農村副業,政府並未設立明令政策推動。而後,為加速農村建設,政府開始推動綜合性養豬計劃,並自 57 年起決定 LYD 三品種雜交生產方式,奠定了日後台灣養豬業之發展基礎。

  民國 60 ~ 68 年間可謂為養豬政策之發展階段;政府不但積極籌設養豬專業區,鼓勵增產,更在 64 年開始辦理種豬登錄及種豬性能檢定,並大幅引進洋種豬,推動三品種雜交生產方式及採用商用配合飼料養豬。此時,養豬規模與頭數均逐漸擴大,但因毛豬產銷制度尚未建立,致使 68 年時發生豬源嚴重過剩及豬價暴跌之危機,而後政府動用基金收購毛豬才渡過危機。

  而後,農政單位為穩定豬價,於 69 年 5 月實施「毛豬產銷調節方案」,採「內銷為主,外銷為輔」之原則,並編列毛豬價格安定基金予以機動支應。續推動多項毛豬產銷調節措施,如管制大養豬場頭數及規範其以供應外銷市場為主、實施種母豬淘汰、建立產銷管道及種豬供應體系,並於 73 年設立國家核心種豬場,致力提高飼料營養與飼養管理技術,使產能大幅改善,提增養豬戶之經營利潤,使養豬業投資者趨之若騭,造成另一次的產銷失衡與嚴重的養豬污染問題。

  為有效解決養豬頭數不斷增加及養豬公害的問題,農政單位於 80 年 7 月開始實施「養豬政策調整方案」,為期六年,以「自給自足、逐年減少頭數」為政策,各項養豬輔導措施均以解決養豬污染、建全產銷管道、實施計劃生產與契約供銷、提昇養豬技術及降低毛豬產銷成本為主要目標。

養豬業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未來走向

  在當前環境下,台灣養豬產業欲求生存,必須與農業整體發展、農村規劃、環保生態及國家經濟建設等工作緊密配合。目前養豬業所面臨的問題如次:

  1.生產效率出現衰退跡象,需強化經營管理,致力改善飼養環境與設備,以提昇豬隻性能。

  2.環保意識之高度擴張與抗爭壓力使養豬業者窮於應付,疲於奔命。由於未來本省人口密度仍持續增加,養豬污染與臭味防治的問題將日益受到重視,養豬業必須面臨更嚴苛的考驗。

  3.毛豬產銷管道與調節途徑仍需加強,且目前養豬業過度依賴日本市場,如何合理穩定維持豬價將成為重要之努力目標。

  4.加入 GATT 後,在貿易國際化、自由化之衝擊聲中,本省農業生產將面臨經營效率、生存競爭及生產環境惡化等切身問題,養豬業者為提高產品競爭力,生產高品質且附加價值高之精緻產品,並兼顧生態環境之維護,應將勞力密集的畜牧生產調整為技術密集之科技農業,才能因應未來農業之新潮流。

  本省養豬產業發展迄今,由於主客觀因素之改變,已朝大規模、自動化、企業化之經營型態發展,未來隨著畜牧、環保及建管等相關法令的日趨嚴格管制,再加上土地、人工成本的持續增加及加入 GATT 之衝擊,養豬產業將面臨脫胎換骨之全面轉型與改革。故此,養豬業者應儘速自我調適,在政府輔導下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在不增加飼養頭數的原則下,提高單位產能與產品品質,確保產品安全衛生,降低生產成本,使養豬產業真正成為一個零污染、健康的永續產業。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四冊合訂本
1995年七月號至1995年十二月號
第 27 卷 (95) 第 8 期 ( 61 ~ 66 )
總帖子數排名︰92

升級   75.05%

發表於 2013-8-29 23:27: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有夢最美...@@
零污染??
一個 人的存在就是個污染.XD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