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復
樓主: 李仔

2007年倫敦養豬大會其中一篇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40

升級   23.35%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9:53:32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種對體況評分和脂肪沉積的誤解可能會導致錯誤的管理決策,對母豬生產性能和動物福利造成嚴重影響。比方說,第一胎仔豬斷奶之後,年輕母豬的體況評分偏低(例如小於2),這種情況下如果認為該母豬脂肪沉積過少而在妊娠期飼喂低蛋白日糧,就恰恰和母豬的需要相反,此時母豬需要的是增加蛋白攝入量,以便滿足瘦肉生長、肌肉發育的持續需要,這樣在下次分娩時才能達到更好的體況。對於這種肌肉組織已經出現缺乏的母豬,如果飼喂低蛋白日糧,將會進一步喪失體況,喪失針對物理環境的保護,下次泌乳期就容易出現肩部損傷。



圖 9. 育成期飼喂高賴氨酸日糧的母豬

圖 9. 育成期飼喂高賴氨酸日糧的母豬
總帖子數排名︰40

升級   23.35%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9:54:35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採用典型的15分體況評分系統(圖 10),那麼總的來說,分娩時體況評分的目標是3分,斷奶時體況評分會降到2.5分,在接下來的妊娠期根據母豬個體的體況對日糧進行調整,讓所有的母豬下次分娩時仍然處於3分。
總帖子數排名︰40

升級   23.35%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9:56:09 | 顯示全部樓層
肢蹄健壯度
排在繁殖障礙之後,腿病是造成年輕母豬過早淘汰的第二大原因,第一胎和第二胎母豬當中有16%至17%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淘汰的(DagornAumaitre, 1979D'Allaire等人,1987Dijkhuizen等人,1989Stein等人,1990Lucia等人,2000)。一項豬場調查記錄(Boyle等人,1998)顯示,所有第一胎淘汰的母豬當中,有32%是因為運動功能障礙。


由於應激和疼痛可能會對繁殖生理產生影響,腿病還可能是造成一部分年輕母豬不發情的間接原因,這部分母豬會因繁殖障礙而淘汰。授精時,疼痛還會抑制催產素的釋放,催產素的作用是促進子宮收縮,催產素不足會影響精液有效輸送至受精位置。患腿病的母豬不願站立,從而採食量和飲水量都會下降,更進一步導致體況的喪失,還容易造成尿道、生殖道感染,造成繁殖障礙。此外,患腿病的母豬壓死仔豬的風險會顯著增加(環境食品農村事務部,2005),因為有腿病的母豬動作遲緩,不能及時避開有危險的仔豬,壓到仔豬聽到仔豬尖叫後又不能及時把身體挪開。


配種前生長迅速、增重過高、體況評分過高(大於4分)的母豬都容易出現腿病,這大概是因為骨骼發育尚不完善,過多體重造成肢蹄負擔過大。對於這樣的種豬,自然交配會進一步增加腿病的風險,因為交配時母豬的後腿需要承受公豬50%體重的壓力。



不應孤立地看待母豬體重和骨骼成熟度對肢蹄損傷的影響,物理環境也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地板的類型、品質和維護情況。為了對比兩種地板類型的影響,MLC開展了一項研究,發現與稻草墊料地板相比,全漏縫地板上飼養的母豬滑囊炎評分和腿病發病率明顯偏高,因腿病淘汰的母豬高出兩倍。地板類型還和腿病的模式有關;稻草墊料上飼養的母豬蹄趾潰瘍的情況較多,而全漏縫地板上的母豬蹄心和蹄跟潰瘍的比例較多(Scott等人,2006)。生產實踐經驗還顯示,採用濕飼系統的情況下,如果含可溶性非澱粉多聚糖的飼料撒到地板上,會對母豬構成威脅,很容易滑倒造成腿部嚴重損傷。



研究與觀察顯示,從育成期到轉進種豬群的過程中,母豬如果經不同地板飼養過,可能會出現不同類型、不同嚴重程度的腿病,而種豬舍的地板對母豬腿病尤其具有重要的影響。Boyle等人(1998)認為,腿病主要是個動物福利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後備母豬轉入種豬舍之後不能適應地板類型的改變所導致。




達到性成熟
影響後備母豬達到性成熟原因多種多樣,這方面有大量的文章做詳盡論述(例如Gordon, 1997),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之內。和本文內容相關的一個問題是,是否存在一些次要的因素會對繁殖功能的形成產生影響,例如不發情,後備母豬其他方面都很好,就是不發情,因此過早淘汰。


許多研究顯示,空氣品質會影響後備母豬的性成熟。例如,Malayer等人(1987)發現,氨氣濃度從20ppm降至5ppm之後,後備母豬29周齡性成熟的比例也隨之升高(20%升高到35%)。這看起來是因為氨氣干擾了母豬對公豬嗅覺信號的感受,因為沒有發現母豬的激素分泌模式有什麼變化。接下來的研究(Malayer等人,1988)顯示,
10周齡起氨氣濃度從20ppm降到6ppm後,後備母豬26周齡接觸公豬後710天內達到性成熟的比例升高。性成熟前氨氣對母豬的影響會隨日齡增長而降低,但後備母豬如果在1824周齡期間暴露在高濃度(35ppm)氨氣當中,則達到性成熟時的體重會下降,活產仔數也可能會減少(Diekman等人,1993)。這些結果也給我們提示,有可能其他有害氣體或粉塵也會干擾母豬對公豬嗅覺資訊的感受,從而影響母豬的性成熟。既然這樣,那麼通過策略性地採用補充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糧就可以降低氨氣濃度,從而使母豬提早達到性成熟,並提高授精品質(Portejoie等人,2004Leek等人,2005MLC, 2005a)。不過,採用這種日糧時一定要注意滿足母豬瘦肉增重以及保持後續生產力所需的氨基酸水準。
總帖子數排名︰40

升級   23.35%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9:58:09 | 顯示全部樓層
一般建議
什麼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提高後備母豬生產壽命和生命期繁殖性能也是一樣。下面的建議(表2)旨在協助生產者實現良好的後備母豬飼養管理,目標是讓後備母豬從初配直到第一窩斷奶整個期間達到最佳的體況。要想讓母豬生命期活產仔數達到60頭以上,這裏列出的建議都是非常關鍵的。
結論
繁殖障礙和腿病造成很多年輕母豬過早淘汰,是影響母豬生命期繁殖性能的一大障礙。隨著瘦肉型品系的選育,當前後備母豬營養管理所強調的重點應該從脂肪沉積轉向保持健康體型以及肢蹄健壯度。提高母豬生命期繁殖性能,核心是通過管理避免年輕母豬體況的大幅波動,以及這種波對繁殖和運動功能產生的不良影響。將來,我們必須站在養豬生產和豬肉產品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上,將更新後備母豬看作寶貴的資源,以全局的眼光加以管理。




2. 實現後備母豬最佳體型的建議

階段

建議




育成期(30kg100kg

用標準生長豬(3060kg)日糧和肥育豬(60100kg)日糧進行飼喂,自由採食。應採用品質良好的地板,最好是實心水泥地加墊料,地面空間應該足夠,給母豬留出運動的餘地,發育出健壯的肢蹄。




選拔至初配(100kg135kg左右)

應飼喂肥育豬日糧(0.8%賴氨酸,13.5MJ DE/kg),以便滿足瘦肉和脂肪沉積的持續需求,但採食量應限制在自由採食量的80%至90%,以避免增重過快,降低腿病的風險。管理目標是第2或第3個情期配種時後備母豬的體況評分為3分。應選用優質實心地板,地板上還要提供足夠的墊料,以便提高舒適度,避免肢蹄損傷。飼養空間方面要給母豬留出運動的餘地,以便促進肢蹄的發育。為了改進後備母豬與公豬之間的氣味溝通、儘早達到性成熟、改善授精品質,應對舍內氨氣水準進行控制。加強"後備母豬育成場"的管理,以便保障優質的後備母豬按部就班地供應給種豬群,關於這種措施對豬群胎次分佈方面的好處以及關鍵性能指標,上次倫敦養豬大會上已經討論過(Foxcroft2005)。




第一胎妊娠期

從第一胎妊娠一直到第二胎妊娠,年輕母豬仍然需要沉積瘦肉,這是瘦肉型豬的遺傳所決定的。應飼喂0.7%至0.8%賴氨酸、13.5MJ DE/kg的日糧,並通過調整採食量,將母豬體況評分保持在3分,直到分娩。應避免飼喂過量,因為體況評分高於3.5分的母豬分娩時會遇到困難,泌乳期食欲會受影響並喪失過多體重,從而導致斷奶後返情推遲。同時注意地板的品質,不能影響母豬的運動。




第一胎泌乳期

為了滿足仔豬營養需求、避免母體減重過多以及後續的繁殖問題,關鍵是要實現高採食量。為了滿足蛋白和能量兩方面的需求,應飼喂1.0%賴氨酸、14.5MJ DE/kg的日糧。每天的飼喂量應符合每頭母豬的食欲增長曲線,根據進入泌乳期的天數以及仔豬頭數確定,這一點在《Stotfold母豬飼喂策略》(MLC1998)當中有論述。




斷奶至配種

可繼續飼喂泌乳期日糧,每天34kg左右。






[ 本帖最後由 李仔 於 2009-9-1 19:59 編輯 ]

升級   51.05%

發表於 2010-4-4 21: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權限太低了,我看不到圖  嗚~~~~  ~_~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