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4|回復: 0

影響豬產仔數與出生重的主要原因(取自食品商務網)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50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9-8-12 10:59: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窩產仔數除與母豬的營養有關係外,還與胎盤形狀有很大的關係。抓好泌乳母豬的飼養管理是實現初生重的重要因素。

一、遺傳的影響

出生體重是影響仔豬品質和存活的一個重要的性狀,平均出生體重和總出生體重等性狀有非常高的遺傳力,分別為0.25和0.15。大多數生產者都知道,仔豬出生重低(<800g)和窩產仔豬不均勻是決定一窩仔豬斷奶前損失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的遺傳力也相當高,分別為0.10和0.07,表明這些性狀有遺傳改善的潛力。單純追求窩產仔數顯然可能導致比較低的出生體重和均勻度下降,因為窩產仔數和仔豬品質性狀呈負相關。這意味著,單純追求其中一種性狀可能會間接促進對其他性狀的反向選擇。總之,遺傳選擇的重點應當在出生時創造出由優質仔豬構成的更大的窩重。

隨著對影響多產性能的基因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雖然養豬業的平均窩產仔數可能還會不斷增加。但是,窩產仔數的遺傳力較低(0.1∼0.15),因此,在群內對窩產仔數進行選育的效果很差。許多遺傳育種學家試圖通過遺傳選育來提高豬的窩產仔數,但只取得了有限的遺傳進展,而且成本很高。

二、環境、營養和管理的影響

環境因素中對窩產仔數影響最大的是溫度,高溫高濕可以降低母豬的窩產仔數、窩產活仔豬數和初生窩重。母豬的營養狀態顯著影響母豬的生理狀態,受精、胚胎著床、胚胎發育等生理過程都離不開良好的營養狀態。這些生理過程又是影響窩產仔數的主要因素。青年母豬應至少在配種前10d開始飼喂高品質日糧,自由採食,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排卵率和窩產仔數。但如果在配種後2∼3d內給青年母豬飼喂過多(超過2.5kg/d),又會降低胚胎存活率。以往的研究發現,豬的胚胎中富含精,妊娠40d時特別明顯,在這個階段,精氨酸對胚胎發育與存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一組科學家發現,在妊娠期的關鍵時期調整日糧精氨酸水準可使活產仔數增加2頭,活產出生窩重可提高24%。在成群飼養的情況下,當豬群的數量過大(多於20頭)時,會降低窩產仔數,尤其是青年母豬。配種選擇在母豬排卵前0—24h(最佳為12h)可得到最多的窩產仔數。

三、配種管理的影響

青年母豬初配時的體重可以明顯影響第1窩的產仔數、仔豬出生重、成活率和斷奶重,這反過來又決定以後的窩產仔數。配種選擇在母豬排卵前 0∼24h(最佳為12h)可得到最多的窩產仔數。為了根據排卵來確定配種時間,應搞清楚母豬和青年母豬的發情持續時間,應在70%發情期進行配種。

在配種的時候,對於青年母豬來說,性成熟(經歷的發情週期數)對窩產仔數的影響比日齡和體重更重要。與首次發情配種相比,在第2個發情期給青年母豬配種可增加0.7個窩產仔數。如果在首次發情時先用結紮輸精管的公豬給青年母豬交配,第2次發情再用正常公豬配種,這樣得到的窩產仔數比第1次發情不配種的情況高0.7。但目前還不清楚這兩個數字之間有沒有加性效應。對青年母豬來說,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相結合比僅做人工授精獲得的窩產仔數更高。

對成年母豬來說,如果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都做得很好的話,二者所得的窩產仔數沒有差別。母豬斷奶7d後發情比例的增加會導致分娩率和窩產仔數降低。至少85%的母豬應在斷奶後第4∼6d返情。

四、胚胎存活率管理的影響

在妊娠的早期階段,是受精卵植入子宮壁的過程,在此期間,胚胎是非常敏感的,任何應激都可能會導致胚胎的損失。因此,至少在妊娠28d前不要轉移母豬,要保持環境安靜,使母豬不受幹擾。在這期間,高溫或低溫加上賊風都可能會導致母豬返情。研究表明,在妊娠的初期至中期放置l頭公豬和提供良好的照明對於胚胎的存活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五、妊娠早期飼養的影響

人們普遍建議,在妊娠的前21∼28d飼喂低水準的飼料,因為認為這可以取得最大化的胚胎存活率。但是,最近的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對於現今的瘦肉型和高產母豬,這種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窩產仔數和產仔率降低。青年母豬的採食量在2.4-2.6kg,成年母豬的採食量在2.6-2.8kg可能是最大限度提高產仔數最好的對策,儘管對這種做法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評價。

六、哺乳期時間長短的影響

哺乳期時間的長短對窩產仔數有顯著的影響。哺乳期低於21d,母豬排卵數少,甚至不排卵,子宮內環境未完全恢復,此時斷奶配種的母豬窩平活產仔數將會降低10%--20%。哺乳期大於21d對窩產仔數有顯著影響,母豬哺乳21—28d斷奶為最佳。

七、斷奶到配種間隔的影響

斷奶到配種的間隔可能是影響以後生產力特別是窩產仔數最重要的指標。斷奶到配種的間隔平均為4-6d,將可以取得最大的窩產仔數。

在影響這方面的許多因素中,哺乳期採食量是最重要的因素。使用賴氨酸含量比較高的飼料(1.2%∼l.3%總賴氨酸),或在可能的情況下,在哺乳期的最後7d集中修正為最高飼喂,增加0.5kg/d,直到配種,將有助於減少體重損失並促進開始發情。

在斷奶到配種之間高採食量對於最大窩產仔數也是必須的。每天飼喂4次或自由採食,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和衛生良好的飼槽都將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已經證實,與單欄飼養的母豬比較,斷奶後成群飼養的母豬其斷奶到發情間隔短。提供適當的照明,至少100Ix,最好是l50Ix,每天14--16h,將有助於刺激母豬迅速發情。良好的公豬接觸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特別是在預計發情的前2--3d。

八、胎次分佈的影響

胎次可以影響窩產仔數。母豬第l胎窩產仔數通常最少,之後逐漸增多。在第3~5胎時達到最多,此後保持穩定並隨著母豬胎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此外,死產仔豬數隨母豬胎齡的增加而增加,出生重也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因此,為了實現一致的窩產仔數和有最高品質的仔豬,豬群胎次結構應保持均衡穩定。這就需要青年母豬有規律的進入豬群,大部分的母豬最多生產3-6個胎次,並在生產7∼8個胎次後進行嚴格的淘汰。反之,不規則的引進青年母豬、青年母豬的退出率高或不當的淘汰等引起不平衡的胎次結構,從而造成平均窩產仔數和出生重發生不必要的變化,這將對從斷奶到上市豬的增長和效率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

九、提高仔豬出生重的影響

仔豬出生重是決定斷奶重的重要因素,是斷奶能力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雖然難以影響仔豬的出生重,但是,可以採取一些做法來提高仔豬的出生重。最廣泛採用的做法是,在妊娠的最後21∼28d時增加母豬的飼料水準,一般是青年母豬增加到2.6∼2.8kg,成年母豬增加到2.8--3.0kg。法國最近進行的研究表明,向日糧中添加油脂(總量5%的油脂)可以減少仔豬死產,提高比較小仔豬的存活和比較高的斷奶重。在整個繁殖週期提供正確的飼料水準和注意母豬的健康也將有助於提高出生重。

十、繁殖障礙性疾病的影響

隨著國內外集約化養豬的發展,大規模養豬場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繁殖降礙性疾病,成為危害養豬業經濟效益與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其罪魁禍首通常是細小病毒病(PPV)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這些疾病的病原可穿過胎盤感染胚胎,造成胚胎死亡。其他疾病如腸病毒感染症、鉤端螺旋體病、布氏桿菌病、偽狂犬病、乙型腦炎等都可以引起繁殖障礙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流產、死產、木乃伊的比例會升高,窩產仔數會減少。

影響窩產仔數與斷奶重的因素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即遺傳角度,管理角度,營養角度。在這三個因素中,遺傳對窩產仔數與初生重的作用是有限的,營養一般都可以按照不同階段豬的需求去滿足,而管理,卻是許多豬場需要改進和加強的地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