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3|回復: 2

劉天和打造農漁畜牧產製一貫化體系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98

升級   58.68%

發表於 2009-2-8 22:47: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追求健康飲食 天和不計成本

六年前,天和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天和從科技業跨足有機養殖漁業,「以為二○○八年就可以損益平衡,誰料,去年年初一場嚴重的寒害,竟讓投注的一.八億元資金付諸流水。」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衝擊,他只是笑笑帶過。當工作人員猜測,漁場或許就此關閉的同時,他不只加碼投資漁場,更串起農業與畜牧產業,發展成生物與環境共生循環的產銷體系。

蓋漁場 分享健康漁產

「既然沒因癌症而死,就要做些對天、對地、對良心可以交代的事。」劉天和會這麼想,有很大的原因來自於自己曾在鬼門關前走一遭。而一幅友人致贈的字畫中提到,「積金已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已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冥冥之中積點陰德,遺給子孫,走向康莊大道。」也時時提醒著他,為社會的利益多做點事。

因承接科技大廠半導體無塵室工程,時常得隨著廠商四處蓋廠房的董事長劉天和因做事嚴謹與信用良好,與台灣知名的聯電、聯友光電、友達與群創……等晶圓廠和面板廠,長期以來維持著商業往來的關係。儘管訂單忙到接不完,他仍堅持事必躬親,「常常隔天要與南部的廠商開會,前一天就連夜驅車南下,好趕上對方公司的上班時間。」長期以來,他為了工作,鮮少時間停下腳步,就是趕、趕、趕。

不過,就在劉天和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一場例行性健康檢查不僅改變了他的生活,也讓所屬的企業起了不小的變化。當醫生診斷出他罹患大腸癌,與人工肛門奮戰的痛苦也隨之而來,之後,為便於生意上的往來奔波,還接受主治醫生切小腸接大腸的提議。

同時,為了讓體內的小腸能順利肩負起大腸的功能,劉天和的主治醫生還建議,「多吃魚,才好吸收。」這讓原本就愛吃魚的他,開始對漁產品的要求更高,「可是,市面上的食材不是受到污染,就是過度使用抗生素。」對市售食材充滿疑慮的他,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時,出生在台中縣大安鄉的劉天和,腦海中隨即浮現出,童年時期想吃魚就到溪流抓的美好記憶。居住在臨海鄉鎮,幾條小魚在清澈溪流中優游的景象,是驅使他走向漁產養殖的潛在情感因子。除此之外,兩千年網路的泡沫化,對當時科技業衝擊甚大,再加上知名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在《未來的世界》書中提到,「漁業是下一個得以發展的產業。」則是兩項促成他理性思考的關鍵。在情感與理性的思考下,更讓他一股腦地栽入漁場事業。

於是,劉天和在二○○三年,決定到海域沒有受到工業污染的澎湖,開創養殖漁業的版圖。他自我要求甚高的精神,儘管身處病痛仍努力實踐,他自信說道,「天和漁場從箱網設備、水質、底泥、飼料、還有魚苗,全都通過重金屬檢驗。」身為全國第一家通過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危害分析與重點管制點標準認證的養殖場,剛開始以外銷市場為主。

產學合作 發展生物循環圖

天和鮮物企業行政業務部經理黃麗娟表示,「雖然董事長積極至國外參展,不過,只要工作一結束,他就會回來。」劉天和有多次國外參展的機會,卻從未讓自己藉此放幾天假。而旗下的天和漁場在他嚴格管控下,不僅通過歐盟高標的檢定,也深具國際品牌的潛力,目前漁產共外銷至十一個國家。

在市場穩定需求下,劉天和以為二○○八年將是達到損益平衡的一年,沒想到去年年初的一場寒害,讓他損失慘重。當他搭飛機到澎湖視察災情時,黃麗娟回憶,「許多漁民都以為會就此收手不做,沒想到,一場寒害非但沒將他擊敗,還與哈佛大學醫學研究中心進行產學合作,發展出農、漁與畜牧產業間,生物可互利共生的循環系統。」

劉天和連養老金都押下去的雄心壯志,卻也讓他生產好食材的理念,得以落實到漁產之外的農產與畜產。從掛在嘉義縣天和農場的生物循環圖來看,在澎湖天和漁場海域所採集到的褐藻,依比例與飼料混合後,為營養素豐富的畜牧飼料,也因而養成市面上唯一含有DHA與EPA〈皆屬於○mega-3脂肪酸,是一種必需脂肪酸〉的肉品。而吃海藻配方飼料的雞、豬、鵝,所排泄出的有機糞,則成為農場施肥的一員。

從綿密交織的生物循環圖中,不難看見劉天和所需耗費的龐大資金與心力,為了讓漁場通過歐盟高標的檢定,還嚴格要求與天和合作的飼料廠,提供完全沒有受到藥劑污染的飼料。就這樣,他共投資十二億在漁業、農業與畜牧業,逐步展開天和企業的布局。之後,他連續七個多月在澎湖的海洋漁場、台南的有機農場、嘉義的養雞場和綠色農場、雲林的飼料廠及契作鵝場,以及台中縣的養豬場間奔波。

劉天和為提供消費者從生產到銷售完全透明的安全環境,還在台北市開設展售中心,直接銷售農、漁、畜牧等食材。

設展示點 產銷通路透明

由於曾經積極想打進國內的有機市場,卻處處碰壁,讓劉天和決心建立一貫體系的農漁畜牧產銷直營店。他發現,從市面上有機食材通路,多銷售乾貨的現況可以發現,易腐壞的農產品並不多見,更遑論成本較高的漁獲產品,「通路商基於利潤考量的想法,是可以被理解的。」

然而,在好東西要與更多人分享的思維下,劉天和選擇以逆向操作的方式,讓旗下的農、漁、畜牧業,從生產、運送到銷售的過程完全透明化。試營運至今四個月餘,銷售有機農漁畜牧食材的「天和鮮物」還沒有正式開幕,因為凡事要求嚴格的他覺得,「需要改善的空間還很多。」對於一個展售平台,如何讓產品背後的故事被感受到,則是他始終在意的。

劉天和將「好東西交至消費者手上」的執著,不因初踏進有機生物業被龐雜的瑣事嚇跑,取而代之的是以不計成本、追求高品質的傻勁不停投入,友人調侃他,「澎湖漁場的飼料支出,等同於一天丟一輛名車到海裡。」因此被笑憨的他,仍不放棄持續與相關單位再研究,以找出有助於魚隻自然成長的飼養方式。

從一九七五年創業至今,劉天和因半導體無塵室工程起家,又因罹癌而進入有機生物業。問及,如何評估這個意外人生中的得與失?他的微笑在黝黑臉龐上益顯親切,「人在做,天在看。我相信,天公疼憨人。」現在的他,正透過契作努力匯集更多人的力量,共同去推動與實踐「健康、快樂與環保」的理想。

- 節TAIWAN NEWS COVER STORY
總帖子數排名︰1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9-2-9 10:35:01 | 顯示全部樓層

很好的方向

但是賠了快兩億,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看來沒錢也不能灑脫!!

我們山腳下有一塊地被溪流包圍形同護城河般有一座橋可以開車過去。以前就一直有個構想,改成濕地變成一個生態區,因為有山泉水可用,自己吃的魚可以自己養!附近水鳥也很多,看過幾次有大型水鳥跑來吃我豬舍蓄水池的魚!

可惜,地不是我的 ∼∼
總帖子數排名︰98

升級   58.68%

 樓主| 發表於 2009-2-9 11:57:2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2# taiwanp 的帖子

別灰心, 勢(事)在人為!

NOTHING IS IMPOSSIBLE, 方向對比努力重要, 只要下定決心 緊咬目標, 不一定要在你這一代完成, 那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入對行, 才有機會翻身,
跟對人, 才能加速成功,
作對事, 才能百戰百勝!

別只是想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