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8|回復: 4

豬隻健康回饋表的症狀問題

[複製鏈接]
總帖子數排名︰16

升級   53.95%

發表於 2009-3-19 10:38: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廢棄原因是肝胸腹膜黏著跟心(肺)胸腹膜黏著,請問各位先拜,這個代表我場裡有甚麼問題該改善滴?
總帖子數排名︰3

升級   65.65%

發表於 2009-3-19 11:13:49 | 顯示全部樓層
認識多發性漿膜炎
   依據病理學或豬病學來說,漿膜就是臟器外表的一層薄膜,如腸子的外表,胸腔外層、心臟外層都有這樣一層薄膜。所以,多發性漿膜炎就是很多的漿膜(包括胸膜、肋膜、腹腔、脾、肝、膀胱、腎臟等)發炎了。 


臨床症狀與病變
  在臨床上,多發性漿膜炎沒有很明顯的症狀,只見發育不好,突然發病死亡。解剖時肉眼病變:甚急性者,可以在滲出液中發現很細的纖維素。在胸腔、腹腔或心臟,有大量蛋白質樣透明的分泌物,大部份是稻草色,有時候會有一些血絲。胸腔附近的淋巴結先腫起來,然後腸膜淋巴也跟著腫起來。在組織病理學上,大多數為甚急性的炎症反應。感染多發性漿膜炎的豬常會伴隨著細菌性腦膜炎,有時會有化膿性關節炎。腦蓋骨內腦膜顏色呈現混濁,液體較多,有化膿液體在腦膜表面。有關節炎時,主要是膝關節和肩胛骨下的關節較腫脹,有化膿或是纖維素樣的東西在關節面上。

  根據臨床的觀察,如果是一貫豬場的離乳豬發生了多發性漿膜炎,則通常是在一窩中長得特別好,發育較快,離乳體重較重的豬,且一旦發病,很快就會死亡。 


病原
  豬多發性漿膜炎的病因非常多,最常分離到的病原是鏈球菌(Streptococcus)suis,它是一種專門感染豬隻的鏈球菌。除了鏈球菌以外,我們也分離過大腸桿菌、豬副嗜血桿菌(Hemophilus parasuis)。

  根據國外報告,也曾分離出關節炎型的黴漿菌(Mycoplasma hyorhinis),然而會引起所謂關節炎或多發性漿膜炎最主要的病原還是以鏈球菌為主。它是革蘭氏陽性菌,存在範圍非常廣,在母豬的糞便、分娩舍,甚至空氣中都可以發現。 


預防與治療
  如何預防及控制豬多發性漿膜炎?切記,這裡強調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療。因為多發性漿膜炎及慢性關節炎一旦出現臨床症狀,表示不可逆傷害已產生,這時任何的處理都無法挽回發病豬隻的個體損失。雖然部份初步出現急性腦膜炎的豬隻,若大量注射以Penicllin系為主的抗生素,或許有痊癒的可能。但是這種個別治療的行為若過於頻繁或大量,不但耗時且耗人力,並不是一個經營商業豬場應有的管理思維。

  大部份的病原尤其是鏈球菌侵犯的途徑多是經由傷口,所以仔豬的飼養管理非常重要。小豬生下後應妥善處理臍帶並且消毒,不可流著血水在地上拖行,容易被病原感染。剪尾的時候要儘量無菌操作,或使用有加熱的剪尾器具。剪耳號的動作,也需要塗碘酒消毒。閹豬的年齡要儘量小,傷口復原快且緊迫小,操作的環境更要注重清潔,不要讓病原有機可乘。

  豬舍的地面、欄杆如果有尖銳的地方要趕快修復,以免造成傷口使病菌進入並伺機繁殖。不要讓飼料在飼料槽停留太久而發霉、發酵、發酸,讓病原菌經口而入。新設分娩欄時,最好將小豬與母豬的飲水分開,因為母豬的飲水器有時會掉落一些飼料,藏有很多病原,小豬口渴或奶水喝不夠時,若去母豬飲水器中喝水,容易感染到鏈球菌或是許多腸內細菌,包括傳染性胃腸炎(TGE)等病毒。若是潛伏感染到多發性漿膜炎,一旦發病就會損失慘重,不能不注意。 


多發性漿膜炎之處理實例
  飼養二百頭種豬的一貫豬場,仔豬離乳一週左右,發現豬隻皮毛粗糙、精神較差、不願活動或偎縮在豬舍一隅,沒有其他明顯外觀症狀。有些則側臥呈划水的神經症狀,腹腔積水較多,或有呼吸稍微急促的情形出現。在糞便方面的觀察,沒有下痢或脫水的情況發生。離乳豬的發病率約為十%,若沒有特別注意並即時治療,其中約五○%的豬在三–五天後就會死亡或被淘汰。將這些病豬送檢化驗,則可看到很明顯的肉眼病變,有腹膜炎、胸膜炎及心包炎等,嚴重時呈乳酪樣,這就是所謂的多發性漿膜炎。有時也可以看到關節炎或腦膜炎。 


預防鏈球菌之病害
  鏈球菌感染的多發性漿膜炎主要是因為環境中的病原大量繁殖,或在離乳小豬抵抗力下降的時候,體內少量侵入的病原有機會壯大。要避免病原大量繁殖及侵入仔豬體內潛伏,要先從母豬的管理做起,因為母豬往往是病原的傳遞者。母豬在進分娩舍前先用溫水及刷子把母豬的表皮儘量刷洗乾淨,消毒後等身體乾爽再進入分娩舍,準備分娩。分娩舍最好是採統進統出,若無法統進統出時,在母豬趕走及小豬離乳後,這個分娩架須要徹底地清理消毒;分娩架、圍牆、豬欄間的隔離空間都要徹底的刷乾淨,空的欄架可以用三%的鹼水先浸濕二個小時後再用水沖掉,接著再用消毒水消毒,消毒後最好至少能空置二–三天。這樣會把分娩舍裡面的病原降至最低,小豬在分娩舍內感染病原的機率會少一點。另外,母豬的糞便內會有很多病原,分娩舍的溫度又高,最適合病原快速繁殖,所以母豬每天排的糞便要儘量清掉,並保持分娩舍的乾燥舒適。通常我們會在母豬後期飼料中添加適當的藥品以降低母豬的排菌量。 


飼養管理重點
  降低離乳緊迫可以減少多發性漿膜炎發生的機率,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教槽的工作。若在四週時離乳,大概十天的時候就要開始教槽,讓小豬早一點適應固體食物,減少離乳時的退料量及適應時間,健康良好、抵抗力強較不會感染病原。離乳併欄時每欄不要超過廿頭豬,以減少建立社會秩序的緊迫。最好統進統出,但如果沒有辦法整棟統進統出,至少要做到半棟豬舍統進統出,使仔豬離乳後能進入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

  保育舍階段,每棟豬舍最好不要超過二百頭,如果做不到的話,儘量把豬隻的年齡拉近,不要超過一週的差距。很多病原包括鏈球菌都是由耐過疾病的帶原豬,將病原傳給剛離乳的小豬,此階段的小豬移行抗體降低,抵抗力不好就會出現症狀,嚴重者甚至死亡。以經濟效益而言,這些耐過疾病的病豬通常生長性能不佳,又會傳播病原,實在不宜長住場中。通常在哺乳料(保育期)內添加有效的預防用藥會降低此階段誘發多發性漿膜炎的因素,而顯著降低此疾病的發生。

  溫度是很重要的疾病誘發因素,尤其是保育舍的溫度,最好維持在廿八℃。剛離乳的豬隻與即將離開保育舍的豬隻對溫度的要求當然會有所不同,如何在同一房舍內做到適當的溫度控制,其要訣在用心、愛心及耐心。冬天防賊風但也要注意豬舍的空氣流通,減少氨氣對豬呼吸道的傷害,自然豬就會比較好養些。 


公共衛生
  鏈球菌所引發的多發性腦膜炎是一種人畜共同傳染病,也有可能傳染人類,所以工作人員要特別小心,一旦有發燒、身體不舒服的情況發生,還是應該去看醫生,並讓醫生知道你在豬場工作,以利醫師診斷。 


鑑別診斷
    豬假性狂犬病是一種泡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小豬感染此病毒時也會出現側臥、划水的神經症狀,此時需要配合組織病理檢查、微生物分離、病毒分離等實驗室診斷工作,與鏈球菌所引發的腦膜炎做鑑別診斷。台灣地區的診斷報告顯示,嗜血桿菌所引起的漿膜炎或是多發性漿膜炎大概一百個病例中只佔一–二個病例,引起多發性漿膜炎的病原還是以鏈球菌為主,其他的病原如大腸桿菌、關節炎黴漿菌,還有沙門氏桿菌等都相當罕見。

 
總帖子數排名︰16

升級   53.95%

 樓主| 發表於 2009-3-19 20:39: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2# 貴哥 的帖子

感恩唷!!裡面有很棒的管理觀念~

升級   37.32%

發表於 2009-3-19 23: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剛剛也了一下
有子宮妊娠
    心炎症反應
總帖子數排名︰5

升級   0%

發表於 2009-3-24 21:15:24 | 顯示全部樓層
只發生在胸腔(多為細菌性肺炎擴散)或腹腔(多種成因)或統統都有(多發性漿膜炎--注意溫差變化).

[ 本帖最後由 蘇少儀 於 2009-3-24 21:17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